
基本信息编辑
中文名
觐
释义
朝见君主或朝拜圣地
拼音
jìn
同音字
劲、近
组词
觐接、觐见
偏旁部首
见
笔画顺序
横、竖、竖、横、竖、横折、横、横 、横、竖、提、竖、横折、撇、竖弯钩
笔画数
15笔
结构
左右结构
觐编辑
汉语汉字
“觐”,现代汉语规范二级字,普通话读音为jìn,最早见于金文中,在六书中属于形声字。“觐”的基本含义为朝见君主或朝拜圣地,如觐见、朝觐。引申含义为谒见身份地位较高者以接近之,如觐接[1]。
目录
1字源演变2详细释义3古籍释义
康熙字典说文解字4字形书法
字形对比书写演示书法欣赏
5音韵汇集韵书集成中古音系
字源演变
编辑
“觐”,初见于金文中,后来又在《说文》中发现,“觐”字简体版的楷书从秦朝小篆演变而来。“觐”的字源演变图如下[1]:

觐的字源演变图
详细释义
编辑
拼音 |
词性 |
释义 |
英文 |
例词 |
例句 |
jìn |
动词 |
朝见 |
go to court;present oneself before(a monarch) |
觐见三宫、觐饷 |
扶病觐。——清·梁启超《谭嗣同传》 |
进见,访谒 |
meet with |
觐接、觐省 |
宣子私觐于子产。——《左传·昭公十六年》 |
||
参考资料[1] |
古籍释义
编辑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未收录“觐”字头,请参考“觐”字。)
【唐韵】【集韵】【韵会】渠吝切【正韵】具吝切,音仅。【尔雅·释诂】觐,见也。【疏】下见上也。【书·舜典】乃日觐四岳羣牧。【礼·曲礼】天子当依而立,诸侯北面而见天子曰觐。【注】春见曰朝,秋见曰觐。【周礼·春官·大宗伯注】觐之言勤也,欲其勤王之事。
又【韵会】通作殣。【前汉·礼乐志·郊祀歌】殣冀亲以肆章。【注】殣,音觐,见也。
又叶渠巾切,音㨷。【蔡邕·笔赋】纪三皇之功伐兮,表八百之肆觐。传六经而缀百代兮,建皇极而叙彝伦[1]。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未收录“觐”字头,请参考“觐”字)
诸矦秋朝曰觐,劳王事。从见堇声。渠吝切[1]。
说文解字注
(觐)诸矦秋朝曰觐,勤劳王事也。勤也二字旧夺,今补。大宗伯:以宾礼亲邦国。春见曰朝,秋见曰觐。郑曰:觐之言勤也。欲其勤王之事。按郑与许合。㬪韵爲训。异义:朝名。公羊说:诸矦四时见天子及相聘皆曰朝,以朝时行礼卒而相逢于路曰遇。古周礼说:春曰朝,夏曰宗,秋曰觐,冬曰遇。谨案:礼有觐经。诗曰:韩矦入觐。书曰:江汉朝宗于海。知其朝觐宗遇之礼,从周礼说。郑驳曰:此皆有似不爲古昔觐礼。诸矦前朝皆受舍于朝,朝通名也。秋之言觐,据时所用。按此条许郑本无异,不得云驳也。郑目录云:朝宗礼僃。觐遇礼省。是以享献不见焉。是郑谓周礼四者,名殊礼异也。从见堇声。渠吝切。十三部[1]。
字形书法
编辑
字形对比
![]() 中国大陆 |
![]() 中国香港 |
![]() 中国台湾 |
参考资料[1] |
书写演示
![]() 1 |
![]() 2 |
![]() 3 |
![]() 4 |
![]() 5 |
![]() 6 |
![]() 7 |
![]() 8 |
![]() 9 |
![]() 10 |
![]() 11 |
![]() 12 |
![]() 13 |
![]() 14 |
![]() 15 |
|
|
|
参考资料[2] |
书法欣赏
![]() 草书-文征明-《祥光浮动》 |
![]() 行书-赵之谦-《赵之谦书法字典》 |
![]() 楷书-颜真卿-《颜真卿书法字典》 |
![]() 隶书-黄易-《书法大字典》 |
![]() 篆书-《常用金文书法字典》 |
参考资料[3] |
音韵汇集
编辑
韵书集成
字形 |
韵书 |
摄 |
声调 |
韵目 |
字母 |
声类 |
开合 |
等第 |
清浊 |
反切 |
拟音 |
释义 |
索引 |
觐 |
广韵 |
臻 |
去 |
震 |
羣 |
|
开 |
三 |
全浊 |
渠遴切 |
ɡʰjĕn |
|
394.01 |
集韵 |
臻 |
去 |
稕(震) |
|
群 |
开 |
三 |
全浊 |
渠吝切 |
ɡien |
|
543.9.5 |
|
韵略 |
|
去 |
震 |
|
|
|
|
|
渠吝切 |
|
|
15.2 |
|
增韵 |
|
去 |
震 |
|
|
|
|
|
渠吝切 |
|
|
16.4 |
|
中原 |
|
去声 |
真文 |
见 |
|
|
|
全清 |
|
kiən |
|
10.2 |
|
中州 |
|
去声 |
真文 |
|
|
|
|
|
其印切 |
|
|
13.1 |
|
洪武 |
|
去 |
震 |
群 |
渠 |
|
|
全浊 |
具吝切 |
g‘iən |
|
30.7 |
|
参考资料[4] |
中古音系
时代 |
声韵系统名称 |
韵部 |
声调 |
声母 |
韵母 |
备注 |
隋唐 |
拟音/高本汉系统 |
|
|
ɡʰ |
i̯ĕn |
|
拟音/王力系统 |
|
|
g |
ǐěn |
|
|
拟音/董同龢系统 |
|
|
ɡʰ |
jĕn |
|
|
拟音/周法高系统 |
|
|
ɡ |
ien |
|
|
拟音/李方桂系统 |
|
|
g |
jĕn |
|
|
拟音/陈新雄系统 |
|
|
ɡʰ |
ǐe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