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éng
nài
nái
tái
部首厶
繁体能
造字象形
笔画10
结构左右
五行火
néng
nài
nái
tái
常用释义
1.
名能力;才干。
例词
智能
才能
例句
他在工作中展现出了卓越的团队合作能力。
2.
名物理学上指能量。
例词
热能
电能
原子能
机械能
3.
形有能力的。
例词
能工巧匠
能人
能手
例句
这位技术能人为公司创下了辉煌的业绩。
4.
名有才能的人。
例词
选贤与能
5.
动助动词。能够。
近义
会
6.
名用途、功用。
例词
功能
7.
动擅长。
例词
能言善道
能歌善舞
详细释义
简
繁
1.
传说中的一种兽。
今梦黄能入于寝门,不知人杀乎,抑厉鬼邪?注
《国语·晋语八》
愿身变者,冀(若)牛哀之为虎,鲧之为能乎?
汉·王充·《论衡·无形》
尧使鲧治洪水,不胜其任,遂诛鲧于羽山,化为黄熊,入于羽泉。今会稽祭禹庙,不用熊,曰黄能,即黄熊也。陆居曰熊,水居曰能。
南朝 梁·任昉·《述异记》卷上
近者三奸悉破碎,羽窟无底幽黄能。
唐·韩愈·《忆昨行和张十一》
2.
才能;能力。
1又如:逞能;各尽其能。
汝惟不矜,天下莫与汝争能。
《书·大禹谟》
故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
《墨子·尚贤上》
吾非敢自爱,恐能薄,不能完父兄子弟。
《汉书·高帝纪上》
3.
在某方面见长;有才能;有本领。
1亦指有才能的人。
乾知大始,坤作成物;乾以易知,坤以简能。注
《易·系辞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
三国 蜀·诸葛亮·《前出师表》
既有佳客,宜赋新词,此子颇能,正可请教。
《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二
你呀!你太能了!
柳青·《创业史》第一部第七章
先王之立功名,有似于此,使众能与众贤,功名大立于世。
《吕氏春秋·分职》
4.
胜任;能做到。
东阳少年杀其令,相聚数千人,欲置长,无适用,乃请陈婴,婴谢不能。
《史记·项羽本纪》
〔李德〕洪武三年以明经荐授洛阳典史,历南阳西安二府幕官,并能其职。
《明史·文苑传一·李德》
吾于古曲之中,取其全本不懈,多瑜鲜瑕者,惟《西厢》能之。
清·李渔·《闲情偶寄·词曲上·词采》
5.
能够。
乃罪多参在上,乃能责命于天?
《书·西伯戡黎》
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袴下。
《史记·淮阴侯列传》
妇人能蚕桑,家道当不穷。
元·赵孟𫖯·《题耕织图》诗之十八
我们能创造文化,故能重视文化,保卫文化。
郭沫若·《世界反侵略秩序的建设》
6.
亲善;和睦。
亦惟君惟长,不能厥家人。注
《书·康诰》
何素不与曹参相能。
《史记·萧相国世家》
翰林学士吴通玄,故与贽同职,奸巧佻薄,与贽不相能。
唐·韩愈·《顺宗实录四》
二子未娶,俱执父业,而兄弟不相能。
清·俞樾·《右台仙馆笔记》卷二
其实举人老爷和赵秀才素不相能,在理本不能有“共患难”的情谊。
鲁迅·《呐喊·阿Q正传》
7.
及;到。
吾友张也,为难能也,然而未仁。注
《论语·子张》
于是不能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
《战国策·燕策一》
丘之小不能一亩,可以笼而有之。
唐·柳宗元·《钴𬭁潭西小丘记》
实则任战之船不能十艘,余多木质小船,猥以充数。
清·姚锡光·《东方兵事纪略·海军》
8.
乃;就是;于是。
中美能黄,上美为元,下美则裳,参成可筮。
《左传·昭公十二年》
审其所好恶,则其长短可知也;观其交游,则其贤不肖可察也。二者不失,则民能可得而官也。
《管子·权修》
故敌佚能劳之,饱能饥之,安能动之。
《孙子·虚实》
能,犹乃也;亦声相近也。
王引之·《经传释词》卷六
9.
犹而,表示转折。
今有人于此,能少尝之甘谓甘,多尝为苦。必曰:“吾口乱,不知其甘苦之味。”
《墨子·天志下》
是以圣王觉悟,捐子之之心,能不说田常之贤良。注
汉·邹阳·《于狱中上书自明》
或有忠能被害,或有孝而见残。
汉·崔骃·《大理箴》
10.
犹得,表示必要。
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
唐·李白·《上李邕》诗
浑身酸削懒能出,莫怪与公还往稀。
宋·梅尧臣·《和刘原甫复雨寄永叔》
能,得也。凡言能乎者,犹云岂可得乎,省文也。
刘淇·《助字辨略》卷二
11.
如许;这样。
1《助字辨略》卷二。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
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春梦人间须断,但怪得,当年梦缘能短。
宋·吴文英·《三姝媚·过都城旧居有感》词
疏眉更目秀,鼻直齿能粗。
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二
你道是可惜他落风尘系红裙,端的个十分体态能聪俊。
元·吴昌龄·《东坡梦》第一折
12.
宁;宁可。
出山定被江湖汙,能为山僧更少留。
宋·苏轼·《六和寺冲师闸山溪为水轩》诗
休将军国咨臣下,能把文章教尔曹。
元·郑光祖·《周公摄政》第二折
13.
方言。犹谓像某件东西或某个动作的样子。
1又如:你演什么就能什么。
学仁越骂心越气,巴掌拳头雨点能。
《天雨花》第二回
14.
佛教语。指认识的主体。与“所”相对。
1参见“能所”。
能随境灭,境逐能沉。境由能境,能由境能。
隋·僧璨·《信心铭》
15.
能量的简称。参见“能量”。
源:上海辞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