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信息编辑
中文名
庶
释义
众多;平民,百姓;宗法制度下家庭的旁支,与“嫡”相对;表示希望发生或出现某事,进行推测
拼音
shù
同音字
树
组词
庶出
偏旁部首
广
笔画顺序
点、横、撇、横、竖、竖、横、点、点、点、点
笔画数
11笔
结构
半包围结构
庶编辑
汉语汉字
庶,现代汉语规范一级字(常用字),普通话读音为shù,最早见于商朝甲骨文时代,在六书中属于会意字。“庶”的基本含义为众多,如:庶务;引申含义为平民,百姓,如:庶民。[1]
在现代汉语使用中,“庶”的用法常作形容词几乎,将近,差不多,如:庶可(差不多可以)。[1]
目录
1字源演变2详细释义3古籍释义康熙字典
说文解字4字形书法字形对比书写演示
书法欣赏5音韵汇集方言集汇韵书集成
6用法搭配相关组词相关成语
字源演变
编辑
庶字最早见于商朝甲骨文,形声字。本从火,石声。甲骨文中或从“宀”。像火形的部分在甲骨文与山相似,西周金文中逐渐线条化,约在春秋时期火形下部变得侈张,已经与楷书中火字的写法相同。到了隶楷阶段,火字变作四点,或变作“从”,已全然看不出火的形状。后经说文、秦系简帛演变至现在的楷书“庶”。[3][1]其字源演变图如下:
![]() 庶的字源演变图 |
![]() 庶的字源演变图 |
详细释义
编辑
拼音 |
词性 |
释义 |
英译 |
例词 |
例句 |
shù |
形容词 |
众多 |
numerous |
庶官(百官,众官) |
庶,屋下众也。——《说文》 |
各种 |
various |
庶羞(各种佳肴) |
以清酌庶羞之奠,致祭于亡友曼卿之墓下。—— 欧阳修《祭石曼卿文》 |
||
几乎,将近,差不多 |
almost |
庶可(差不多可以) |
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孟子·梁惠王下》 |
||
名词 |
百姓;平民 |
the common people |
庶女(平民的女儿) |
将军魏武之子孙,于今为庶为清门。—— 唐· 杜甫《丹青引》 |
|
庶子,非嫡配所生的孩子;宗族的旁支 |
of or by the concubine |
庶弟(庶出之弟) |
天乎,仲为不道,杀嫡立庶。——《左传·文公十八年》 |
||
姓 |
|||||
副词 |
也许;或许 |
perhaps |
庶或(也许;或许) |
而今而后,庶几无愧。——《宋史·文天祥传》 |
|
幸而,幸得 |
luckily |
遮定(幸得安定) |
朕宿昔庶几获承尊位。——班固《汉书·公孙宏传》 |
||
但愿,希冀 |
if only |
(伍举)惧而奔 郑,引领南望曰:“庶几赦余。”——《左传·襄公二十六年》 |
|||
参考资料:[1] |
古籍释义
编辑
康熙字典
〔古文〕䈲《唐韵》《集韵》《韵会》商署切《正韵》商豫切,并音恕。《易·乾卦》首出庶物,万国咸宁。《书·尧典》庶绩咸熙。
又《尔雅·释言》侈也。《注》众多为奢侈。
又《尔雅·释言》幸也。《注》庶几侥幸。
又近辞。《论语》回也其庶乎。《集注》庶,近也。
又䏧也。《诗·小雅》为豆孔庶。《传》庶,䏧也。《疏》谓於先为豆实之时,必取肉物肥䏧美者。
又支庶。《左传·宣三年》其庶子为公行。《注》庶子,妾子也。
又庶子,周官名。《礼·燕义》古者周天子之官有庶子官。《注》庶子,诸子也。
又庶长,秦爵。《左传·襄十一年》秦庶长鲍,庶长武,帅师伐晋,以救郑。
又姓。《急就篇》庶霸遂。《注》庶,卫公族。礼记,子思母死於卫,庶氏女也。邾庶其来奔,后亦为庶氏。
又《集韵》赏吕切,音暑。《周礼·秋官》庶氏。《注》庶,读如药煑之煑,驱除毒蛊之言。《疏》取以药煑,去病去蛊毒。
又《韵补》之石切,音只。《释名》摭也。拾摭之也,谓拾摭微陋以待遇之也。
又《集韵》章恕切,音翥。义同。《说文》本作。屋下众也。从度从炗。炗,古文灮字。《徐铉曰》灮亦众盛也。[1]
说文解字
屋下众也。从广炗。炗,古文光字。商署切《注》臣铉等曰:光亦众盛也。
说文解字注
(庶)屋下衆也。诸家皆曰。庶、衆也。许独云屋下衆者、以其字从广也。释言曰。庶、侈也。侈郑笺作䏧。此引伸之义。又引伸之。释言曰。庶、幸也。诗素冠传同。又释言曰。庶几、尚也。从广炗。光取衆盛之意。商署切。五部。炗古文灮字。见火部。[1]
字形书法
编辑
字形对比
![]() 中国大陆 |
![]() 中国台湾 |
![]() 中国香港 |
![]() 日本 |
![]() 韩国 |
参考资料:[1] |
书写演示
![]() 1 |
![]() 2 |
![]() 3 |
![]() 4 |
![]() 5 |
![]() 6 |
![]() 7 |
![]() 8 |
![]() 9 |
![]() 10 |
![]() 11 |
|
参考资料:[5] |
书法欣赏
![]() 隶书-吴昌硕-《吴昌硕书法字典》 |
![]() 草书-毛泽东-《毛泽东书法字典》 |
![]() 行书-颜真卿-《颜真卿书法字典》 |
![]() 楷书-王羲之-《王羲之书法字典》 |
参考资料:[6] |
音韵汇集
编辑
方言集汇
国际音标ʂu˥˧唐代读音shiù日语读音MOROMOROKOINEGAUCHIKAI韩语罗马SE现代韩语서越南语thứ
客家话[客英字典]shu5[宝安腔]su5[梅县腔]shu5[客语拼音字汇]su4[沙头角腔]su5za5[台湾四县腔]su5[海陆腔] shu5[陆丰腔]shu6粤语syu3潮州话思污3(恕)[1]
韵书集成
字形 |
韵书 |
摄 |
声调 |
韵目 |
字母 |
声类 |
开合 |
等第 |
清浊 |
反切 |
拟音 |
索引 |
庶 |
广韵 |
遇 |
去 |
御 |
书 |
开 |
三 |
全清 |
商署切/章恕切 |
ɕjo |
362.26 |
|
遇 |
去 |
御 |
章 |
开 |
三 |
全清 |
章恕切/音恕 |
tɕjo |
||||
集韵 |
假 |
平 |
麻 |
章 |
开 |
三 |
全清 |
之奢切 |
tɕia |
204.10.2 |
||
遇 |
上 |
语 |
章 |
合 |
三 |
全清 |
掌与切 |
ʨiɔ |
330.11.4 |
|||
遇 |
去 |
御 |
书 |
合 |
三 |
次清 |
商署切 |
ɕiɔ |
492.3.5 |
|||
遇 |
去 |
御 |
章 |
合 |
三 |
全清 |
章恕切 |
ʨiɔ |
492.5.4 |
|||
韵略 |
去 |
御 |
商署切 |
13.2 |
||||||||
增韵 |
去 |
御 |
商豫切 |
13.2 |
||||||||
中原 |
去声 |
鱼模 |
审 |
全清 |
ʂiu |
4.2 |
||||||
中州 |
去声 |
鱼模 |
叶书去声 |
6.2 |
||||||||
洪武 |
去 |
御 |
审 |
所 |
全清 |
商豫切 |
ʃy |
13.2 |
||||
参考资料:[4] |
用法搭配
编辑
相关组词
庶出、庶子、庶务、庶人、庶几、庶民、黎庶、庶习、庶尹、明庶[2]
相关成语
黎庶涂炭、谋及庶人、清酌庶羞[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