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信息编辑
中文名
霭
释义
含义深,不易理解,如深奥、奥妙、奥秘、奥旨;室内的西南角,泛指房屋及其他深处隐蔽的地方
拼音
ǎi
同音字
爱、哎
组词
和蔼、暮霭
偏旁部首
雨
笔画顺序
横、点、横撇、竖、点、点、点、点、点、横折提 、竖、横折、横、横、撇、横折钩、撇、点、竖折
笔画数
19笔
结构
上下结构
“霭”,现代汉语规范一级字(常用字),普通话读音为ǎi,最早见于秦朝小篆时代,在六书中属于形声字,云气(云雾密集的样子)云霭、烟霭。“霭”的基本含义为云气,如形声。从雨,谒声;引申含义为烟雾;蒸气[1]。
在日常使用中,“霭”常做名词,表示姓[1]。
目录
1字源演变2详细释义3古籍释义康熙字典
说文解字
字源演变
编辑
“霭”,初见于秦朝小篆,形声字。雨表意,表示云气聚集会致雨;蔼(蔼ǎi)省声蔼指草木繁茂,表示霭是云气聚集。声旁简化。本义是云气密霭集的样子,泛指云气。云气;烟雾:“暮~烟~。~~暮~雾~烟~”,最终逐渐演变成楷书体和简化版的“霭”。其字源演变图如下[2][1]:

霭的字源演变

霭的字源演变
详细释义
编辑
拼音 |
词性 |
释义 |
英译 |
例词 |
例句 |
ǎi |
名词 |
云气 |
mist |
暮霭 |
倾云结流霭。——《文选·陆机·挽歌诗三首》 |
烟雾;蒸气 |
smoke;vapor;mist |
稔乱 |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唐· 王维《终南山》 |
||
姓 |
参考资料[1] |
古籍释义
编辑
康熙字典
【唐韵】【集韵】【韵会】【正韵】于盖切,音蔼。【说文】云貌。从雨,谒省声。【集韵】或作䨠。
又【韵会】云集貌。
又【韵会】【正韵】依亥切,音欸。义同。
又【韵会】氛也。
又【广韵】于葛切【集韵】【韵会】【正韵】阿葛切,音遏。义同[1]。
说文解字
云皃。从雨,蔼省声。于盖切文五,新附[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7870133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