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血尿素氮?尿素氮影响因素有什么?

尿素氮

血浆中除蛋白质以外的一种含氮化合物
BUN
肾功能主要指标
28/60
尿素氮(BUN)指的是“血尿素氮”,它是血浆中除蛋白质以外的一种含氮化合物,为蛋白质代谢的主要终末产物,它从肾小球滤过而排出体外。[1][2]
尿素氮作为评估肾功能的指标,是以肾从血液中清除含氮废物的能力为基础的,它和肌酐一样,在肾功能受损前期,其浓度可以在正常范围之内,只有当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至正常的50%以下时,血中的尿素氮浓度才会开始升高。在慢性肾衰竭时,尿素氮的浓度高低与病情严重性相一致,所以,尿素氮是衡量病情严重程度的关键指标。[3][2]
尿素氮升高主要见于各种肾实质病变,如肾小球肾炎、间质性肾炎、肾衰竭等;而尿素氮降低主要见于肾小管功能受损,如急性肾小管坏死等,以及长期低蛋白饮食或严重肝病患者。[2]

基本概念

尿素中的氮,尿素浓度可以用尿素或尿素氮表示,国内惯用后者。肝脏将氨基酸代谢生成的有毒的氨,水解为无毒的UN,是其解毒功能之一,血清尿素氮(BUN)由肾小球过滤排出。
参考值:2.9~7.5mmol/L(8~21mg/dl)。

正常值

尿素氮正常值为2.86-7.14 mmol/L,测定值会因饮食的内容而有所变动。

影响因素

尿素氮是人体蛋白质代谢的主要终末产物。氨基酸脱氨基产生NH3和CO2,两者在肝脏中合成尿素,每克蛋白质代谢产生尿素0.3g。尿素中氮含量为28/60,几乎达一半。通常肾脏为排泄尿素的主要器官,尿素从肾小球滤过后在各段小管均可重吸收,但肾小管内尿流速越快重吸收越少,也即达到了最大清除率。和血肌酐一样,在肾功能损害早期,血尿素氮可在正常范围。当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到正常的50%以下时,血尿素氮的浓度才迅速升高。正常情况下,血尿素氮与肌酐之比(BUN/Scr)值约为10.1,高蛋白饮食、高分解代谢状态、缺水、肾缺血、血容量不足及某些急性肾小球肾炎,均可使比值增高,甚至可达20~30;而低蛋白饮食,肝疾病常使比值降低,此时可称为低氮质血症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7870133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5-04-29 10:22:08
下一篇 2025-04-30 07:19:18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