畏首畏尾是什么意思?典故例句

wèi
shǒu
wèi
wěi
  • 也作畏头畏尾
  • 褒贬色彩贬义
  • 结构并列

释义
  • 畏:害怕;首:头,喻前;尾:尾巴,喻后面。怕前怕后。形容顾虑太多,胆小犹豫。
例句
1.

你一向敢作敢为,今天怎么变得畏首畏尾,一点决断都没有?

2.

你总这样畏首畏尾,瞻前顾后,恐怕将来什么事都干不成。

出处

古人有言曰:“畏首畏尾,身其余几?”
《左传·文公十七年》

典故
该成语源自《左传·文公十七年》:“古人有言曰:‘畏首畏尾,身其余几?’”故事是这样的:
春秋时期,晋楚两强争霸,各怀雄心。一次,晋灵公在扈地召集诸侯,商议平息宋国内乱,却未见郑穆公的身影,误以为郑国对晋不敬,遂起战意。
此时,郑公子归生写信给晋国正卿赵盾:“郑国君主即位三年,三次朝见晋君,我国虽小,却以诚意待晋。可你们仍觉我国表现不足。如此下去,郑国必然灭亡,无法再向晋朝贡。郑国如今头也怕,尾也怕,既惧楚国侵袭,又畏晋国攻打,如同被逼至绝路的鹿,只能铤而走险,无暇顾及其他。晋国的要求无休无止。郑国已力不从心,到了逼不得已的时候,只能集结全国兵力,待晋军来临。”赵盾读信后,便派大夫巩朔前往郑国安抚。
此后,成语“畏首畏尾”渐渐流传开来,用以形容过于谨慎,畏首畏尾的情形,也作“畏头畏尾”。
引证
1.

皮将弗睹,毛将何顾?畏首畏尾,身凡有几?
《淮南子·说林》

2.

孤军轻进,不足使勒畏首畏尾,则怀旧之士欲为内应,无由自发故也。
《晋书·慕容廆载记》

3.

夫人平居谈天下之事,非不翘然可喜,迨以身试焉,而畏首畏尾,彷徨瞻顾……于其向之言不啻若两人。
·戴名世·《金正希稿序》

4.

这人原先胆子小,干啥也是脚踩两边船,斗争韩老六,畏首畏尾,不敢往前探。
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二部二十五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7870133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5-04-10 10:16:42
下一篇 2025-04-11 08:55:11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