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机必备的杀毒软件几乎无处不在。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个人电脑在国内逐渐普及,各种花样百出的病毒程序也开始泛滥成灾。瑞星、金山毒霸、江民КV等品牌应运而生。
然而,时过境迁,这些耳熟能详的老牌杀毒公司如今渐行渐远,在消费级市场上几乎看不到踪影。反观如今桌面端的防病毒重任,则主要落在360杀毒和少数其他厂商身上。更有人干脆宣布”杀毒软件的时代已经过去”。

那么,昔日防病毒英雄们是怎么”失宠”的?面对不断演进的网络威胁,我们是否真的可以对杀毒说”不干了”呢?让我们一探究竟。
杀毒行业的兴衰起伏
最先进入大众视野的,是1991年瑞星推出的”防病毒卡”。这种需插入电脑的实体卡片内置破解程序,用于查杀当时常见病毒,很快占据了一半以上的国内市场。
不久之后,江民公司发明了”广谱特征码”技术,研发出KV6等软件型杀毒产品,从瑞星手中夺回大量份额。1999年CIH蠕虫肆虐,瑞星及时攻克并重新占据老大地位。

2000年,雷军带着免费的金山毒霸杀入,仅50元的低价让瑞星分家,前员工刘旭另起炉灶创办微点公司。
然而,刘旭的新品遭遇了”中国杀毒界最大丑闻”导致微点遭封杀长达两年多,错过了行业黄金期。

2008年,奇虎360推出永久免费的360杀毒软件,短期内夺走大量用户。金山、腾讯等也推出免费产品,行业格局剧变。

经过一系列”3Q大战”,360和金山毒霸占据主导地位,通过提供付费增值服务获利。而瑞星、江民等陆续没落,中国杀毒软件也跟随电脑时代的终结而逐渐被大众遗忘。

杀软消亡的三个关键原因
操作系统更新迭代
最初病毒常通过感染系统漏洞在电脑上为非作歹。但随着Windows等系统版本不断更新、安全性大幅提升,留给黑客钻空子的机会越来越少。
比如说XP时代横行的”949启动病毒”攻击手段,在后来的Vista和Win7系统上已经彻底失效。微软还在Windows Defender等内置防护程序上多加把劲,降低了用户对第三方杀毒的需求度。

云查杀的高效优势
对于杀软厂商而言,维护本地病毒库的成本正在变得越来越高。一个产品每年要花费数百万更新特征码,但在云时代,利用数据中心进行集中查杀显然更为高效。
以360软件中心云端为例,每天要处理近万亿次的文件检测请求,数据量相当惊人。借助云端大数据分析能力,软件可在亚秒级响应时间内判断出最新病毒,查杀力度直逼实时。本地端则可实现极小资源占用,双方互补优势。

个人威胁逐渐减小
有数据显示,传统电脑病毒攻击个人电脑的动机已经越来越小。毕竟即使成功植入木马,从劫持流量变现到勒索比特币,预期回报并不理想。
相比之下,黑客们已将主要目标转向了网络钓鱼、数据窃取等更有利可图的领域,针对企业和机构的网络攻击行为也在与日俱增,由此引发了对应的网络安全新需求。
那既然个人电脑威胁逐渐降低,大家就可以选择性地暂时”放下”杀毒软件了吗?答案是否定的。

网络安全并未”到此为止”
虽然云查杀能力不断增强,但杀毒的重要性并未因此降低,只是发生了外在形式的转变。简单来说,有如下几点原因:
首先,病毒的危害已经延伸到手机、物联网等新领域。特别是近年随着5G的普及,大量联网设备可能沦为肆虐钓鱼木马等的温床,仍需要持续防范。
其次, 尽管黑产成本正在水涨船高,但高科技含量的攻击手段也在快速进化更新换代。以人工智能为例,借助深度学习的能力,新型病毒可能变得比以前更难捕捉。

再次,云计算作为一种新兴服务模式,安全漏洞或许成为黑客突破重点。无论是网络钓鱼、勒索病毒,还是加密货币窃取,攻击常常就是从云端着手。
而且,即使您个人电脑未受到明显侵害,也无法确定数据隐私是否在网络中被盗取、滥用。网络攻击还可能造成服务中断、信息泄露等一系列危害。
所以,即便杀毒软件可能在未来变为纯”云防护”,其底层的查杀、监控、预警等核心功能依然不可或缺。用户仍需保持警惕,选择可靠、安全的软硬件产品。

中国杀毒业的新机遇
回顾整个中国杀毒软件的发展历程,可以说是一部可喜可贺的自主创新史。最初我们是在引进消化国外技术的基础上崛起,到后来逐步实现技术突破、自主研发,部分产品甚至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360杀毒、金山毒霸便是典型代表,在人工智能、深度学习等前沿技术的应用上屡有建树,并通过多项国际权威认证,实力不容小觑。即便面临传统软件被云端取代的宿命,这种核心防御能力依旧具有重要的创新价值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当下,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科技不断涌现,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5G通信等都将加速推动我们进入智能化时代。而网络安全正是保障这一进程行稳致远的”安全阀”。
究竟如何利用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积极主动发现病毒威胁,有效保护用户的信息系统安全?云时代又将如何应对分布式云环境中网络攻击?无疑,这些都将是中国网络安全企业未来需要攻克的重大课题。

“我国正在从网络安全的跟随者、消费者,向网络安全技术创新者转变。”无论是360、金山,还是腾讯、阿里这样的互联网巨头,未来都将在网络安全创新的赛道上一决高下。
总的来说,尽管传统的电脑杀毒软件模式可能会逐渐退出大众视野,但网络安全本身的重要性却从未降低。反而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威胁形态的转移,我们对有效的网络防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新时代背景下,网络安全正在遇到新的机遇和挑战,而中国安全企业也将分享新一轮的创新机遇。基于往期技术积累,未来应该还将涌现不少创新产品和优秀公司,引领网络安全行业的进步与发展。
那么,让我们拭目以待,见证全新的”网络防御”时代到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