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丘县是中国河南省周口市下辖的一个县,1位于河南省东南边沿,地处颖水中游,地理位置为东经114°57’43”~115°21’31”,北纬33°5’6”~33°31’45”,东西宽约32千米,南北长约48.35千米。4总面积1080.53平方千米,5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6是中华蒙学经典《千字文》作者周兴嗣的故里。7截至2021年,沈丘县常住人口为92.81万人。8人口以汉族为主,少数民族有回族、蒙古族、藏族、壮族、苗族等,少数民族中回族人口居多。9截至2021年,辖16个镇、4个乡和2个街道。1011县人民政府驻槐店回族镇。1
沈丘县秦置寝县,东汉改称固始县,晋置固始县,北齐置褒信县。1947年9月建沈丘县,1949年3月恢复原制设九个区,辖132个乡。1950年,县政府由老城迁至槐店,即今沈丘县城。4
沈丘县是一个农业资源大县,粮食年产量16亿斤以上,沈丘县内有河南省最大的中央直属库—纸店中储粮直属库,仓储年存量50亿。12截至2021年,沈丘县内5条省道纵横交错,漯阜铁路、宁洛高速、郑合高铁横贯东西,沙河航运通江达海,形成公路、铁路、水运三位一体的交通格局。被誉为连接中原经济圈和华东经济圈的“交汇点”。7
2018年8月2日,河南省政府正式发文批准沈丘县退出贫困县。132021年沈丘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367.2亿元,同比增长6.9%。12境内有金丝猴集团有限公司,总厂位于河南省周口市沈丘县付井镇。14
地名来历
因旧沈丘县治在今安徽省临泉西侧古城。南临流鞍河,流鞍河南岸有丘,高五公尺,周约一里,即古寝丘。寝丘一名沈丘。沈丘县因丘而得名。寝丘虽然自古又叫沈丘,但沈丘县这个名称是从隋朝才正式定名的。4
历史沿革
古代
西周时期为项子国属地。春秋楚置寝丘邑(治今安徽省临泉西侧古城)。战国属楚。秦在古寝地方置寝县,属陈郡,治古寝丘。西汉属汝南郡。东汉建武二年(26年),寝县改称固始县。至三国同属豫州。4
晋初属豫州,后因晋惠帝析汝阴置新蔡郡固始县属新蔡郡。南北朝、南宋、北魏俱因晋制。东魏武定八年(550年),在古寝置财州。北齐文宣帝废州改置褒信县。4
隋开皇三年(583年),改褒信县为沈丘县。唐初属颍州。贞观元年(627年),省舒城入沈丘,后省沈丘入汝阴县。神龙二年(706年),析汝阴复置沈丘县。五代属颍州,隶河南省。4
宋属顺昌府,隶京西北路。金、元因宋制。4
明初,省沈丘入颍州。弘治十年(1497年),割陈、项、颍三地边隅复置沈丘县,属开封府陈州。清属陈州府。4
中华民国
1913年,属豫东道。1914年,属开封道。1927年,直属河南省,后属豫东行政区。1932年,属河南省第七行政督察区。4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47年5月建沈项临县,9月建沈丘县,1949年3月恢复原制设九个区,辖132个乡。1950年,县政府由老城迁至槐店,即今沈丘县城。1954年,属商丘专区。1958年,属开封专区。1961年,仍属商丘专区。1965年,属周口专区。1969年,属周口地区。42000年,属周口市。15

行政区划
截至2021年10月31日,沈丘县辖2街道、16个镇、4个乡:东城街道、北城街道、槐店回族镇、刘庄店镇、留福集镇、老城镇、赵德营镇、付井镇、纸店镇、新安集镇、白集镇、刘湾镇、莲池镇、洪山镇、北杨集镇、邢庄镇、周营镇、冯营镇、石槽集乡、范营乡、李老庄乡、卞路口乡。1011县人民政府驻槐店回族镇。1
自然地理
位置境域
沈丘县位于河南省东南边沿,地处颖水中游,地理位置为东经114°57’43”~115°21’31”,北纬33°5’6”~33°31’45”,县境西邻项城市,西北及北部接淮阳县、郸城县,东南与安徽省界首市、临泉县毗连。南北跨纬度26’39”,长约48.35千米。东西占经度23’48”,宽约32千米。全县总面积1080.53平方千米。5

地质
沈丘凹陷带,系小栾岭一嵩山东西构造带的南带一栾川一漯河一沈丘凹陷带。它是河南的础构造带,该带在震旦亚代以来,基本为一凹陷带。西部为震旦亚代的凹陷,东部为古生代及中生代凹陷。沈丘凹陷为周口凹陷的次级,它是一个中新生代断陷型凹陷,东西走向。凹陷基底为古生界地层,盖层沉积时代为白垩纪到第三纪,沉积厚度6400米。根据旧县西南地质构造分析,其地层分布,在凹陷内还应有石炭、二送系,并构成一个向斜。16
地形地貌
沈丘县地处黄淮平原。西北高,向东南部缓缓降低。自然比降约七千分之一。相对高差一般不超过两米。地势低平,但北、中、南三部地表形态略有差异。泉河以南以平坡地为主。西部裤庄附近海拔40米,东部吴沟(泉河南)附近海拔36米。自泥河南岸的姚楼起,东南经刘庄店到留福集一线,以西多在海拔38米以上,以东由海拔37米降至36米。颖、泉河之间,高陵地与湖坡地相间分布很广。16
气候
沈丘县地处中纬度地带,为亚热带向暖温带的过渡区,属暖退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沈丘县的气候基本特征:冬寒夏热,大陆性强:降水集中夏季,季风气候显著。雨热同季,对发展农业意义很大。历年平均气温为14.7℃,每年的一月份最冷平均气温为0.5℃,七月份最热平均气温为27.6℃。1967年6月21日出现极端最高温气温为41.7℃,1969年2月5日出现极端最低温气温为-19.5℃。降水量的大小由北向南递增,1972年降水量最高为1157.9毫米,1966年降水量最低为432.3毫米。16年平均降水量(1985~2000年)为758.7毫米,7~8月份降水最多,平均值为315.2毫米。5
水文水利
沈丘县内河流属于淮河水系,辖区内主要有颍河和泉河两条河流。颖河(境内惯称沙河)境内流域面积566平方千米,源出登封县嵩山南麓,东南流到周口市,纳沙河(源出普山县)、贾普河(源出密县)两支流,又东南流经商水、项城和淮阳县(今淮阳区)境入沈丘县,自西北而东南流经县境北部,至安徽省寿县正阳关入淮河。沈丘建闸前,颖河最大流量达,500一200立方米/秒,最小流量为500立方米/秒;最高水位达39.22米,最低水位为29.20米。颖河十八孔闸、五孔闸,先后于1959年10月和1969年12月开工兴建,分别于1967年6月和1972年8月竣工。17

泉河横贯沈丘县南部,泉河在境内的流域面积为222平方千米。上游有二:(一)汾河源出城县柳庄西召陵岗下,东南流经商水、项城,自直河头会北来的直设河入沈丘县。(二)泥河源出漯河市南,经上、项城,东流至黄庙集、崔大桥一段为沈、项的界河。入沈丘县东流与汾河会。泉河在境内的一段长14.3千米,河床宽约一百五至二百米,深约八至九米,有较大曲流两处。泉河最高水位38.73米(1975年8月16日),流量为534立方米/秒。由于境内系暖温带季风气候,因而河流都具有季风区河流的特点,流量季节变化很大。17
土壤
截至2000年,沈丘县土壤分为潮土和砂姜黑土2个土类,2个亚类,7个土属,22个土种。其中潮土类主要分布在中部地区(即沙颍河两岸),占全县总面积的56.6%;砂姜黑土类主要分布在南部的泉河两岸,北部等乡也有零星分布,占全县总面积43.4%。5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截至2019年12月31日,沈丘县耕地72411.93公顷;种植园用地448.92公顷;林地2971.60公顷;草地35.60公顷;湿地12.77公顷;城镇村及工矿用地23437.45公顷;交通运输用地2326.22公顷;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6229.30公顷。18
水资源
沈丘县水资源有地表水、地下水,但主要开发利用的为地表水和浅层地下水。浅层地下水储量(30米深以内)为8.95亿立方米,每年的补给量为2.26亿立方米。全县年平均降水量8.77亿立方米,春秋两次沟渠蓄水0.15亿立方米,颖河拦蓄过境水0.9亿立方米,泉河拦蓄过境水0.5亿立方米,水资源总量为10.32亿立方米。可用于农业灌溉的水资源约为了3.197亿立方米,以每亩200立方米计算,可灌农田150万亩,平年水资源有节余,偏旱年则缺水。17
生物资源
植物
沈丘县植物资源丰富,野生植物的主要有:马齿苋、节节草、车前草、曼陀罗(洋金花)等;另有果木类、药材类、花卉类等植物。19
动物
根据1998年调查显示沈丘县有鸟类38种,其中白鹤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灰鹤、鹊鹞、长耳枭、大天鹅、小天鹅、苍鹰、夜鹰、鸢、雉鸡等9种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燕子、啄木鸟、喜鹊、鹌鹑、斑鸠、麻雀、黄鹂等28种为国家保护的有益的陆生野生动物或河南省重点保护的陆生野生动物;兽类8种:黄鼬、刺猬、野兔、蝙蝠为国家保护的有益的陆生野生动物;爬行类10种:蛇、蜥蜴为国家保护的有益的陆生野生动物;两栖类10种,虎纹蛙、中华大蟾蜍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的陆生野生动物,20在当地称得上上品的鱼类有鲫鱼、鲈鱼。5

自然灾害
沈丘县主要自然灾害为黄泛,据查证从1368年至1948年黄河南泛约83次,其中沈丘县被黄泛祸及次数为22次。19
重大灾害
1938年黄泛
1938年,国民党最高军事当局,为阻止日军前进,密令军队于6月初扒开花园口黄河大堤,造成了沈丘县为时八年的黄泛灾害。据1938~1945年八年的统计,因黄河泛滥所受的损失累计:被淹土地2741272亩,房屋128186间,牲畜53926头,树木206957棵,财物损失5.5亿元(法币),筑堤费用达1.29亿元,死亡12913人,流走他乡的48312人。19
人口
人口概况
截至2020年11月1日,沈丘县常住人口956631人,21截至2021年,沈丘县常住人口为92.81万人,出生率8.89‰,死亡率8.46‰,自然增长率0.43‰,城镇化率41.68%。8
民族组成
沈丘县人口以汉族为主,少数民族有回族、满族、蒙古族、藏族、壮族等,散居在全县各地,回族是沈丘县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槐店镇。沈丘县内回族,历史悠久,大体可分三个时期。元朝至元十年(1273年)被元朝征迁至槐店定居;明隆庆六年(1572年),开始有从山西省洪洞县枣林村小批次迁至槐店;清顺治四年(1647年)自河北省荆格答村、山西枣林庄等地迁入槐店。9
经济
综述
沈丘县是一个农业资源大县,是全国粮食生产百强县、粮食年产量16亿斤以上,境内有河南省最大的中央直属库—纸店中储粮直属库,仓储年存量50亿斤。主要经济林木以速生杨、泡桐、槐树为主,沈丘是全国槐山羊板皮出口基地县(历史上与河北张家口并称中国南北“两大皮都”)。7
2021年沈丘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367.2亿元,同比增长6.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0000元,增长8.4%。三次产业结构比调整为17.2:40:42.8,二三产业比重达到82.8%。县产业集聚区晋升为省级三星级产业集聚区。12
第一产业
沈丘县农业资源丰富,是全国粮食生产百强县、粮食年产量16亿斤以上,全县生猪常年存栏量120万头,黄牛存栏量16.8万头,奶牛存栏量2.2万头,槐山羊存栏量110万只。72016年,沈丘县粮食作物种植面积201.2万亩,总产89.3万吨。其中:夏粮面积101.4万亩,平均单产507.9公斤,总产51.5万吨;秋粮面积100.6万亩,平均单产376公斤,总产37.8万吨。222021年,新建高标准农田9万亩,成功创建50万亩的全国绿色食品原料(小麦)标准化生产基地。12
第二产业
十三五规划期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五年增长45.5%,2020年工业增值税5.4亿元。23周钢项目落户沈丘,填补了全市没有大型重工业项目的空白,加速推进沈丘工业经济从“小而散”向“大而强”转变。县产业集聚区晋升为省级三星级产业集聚区。12
特色产业园
沈丘县产业集聚区分为“一区两园”,其中沙南片区为综合加工产业园,沙北片区为聚酯网特色产业园。总规划面积17.3平方千米,截至2020年,已建成14.9平方千米,已入驻规模以上企业134家。沙南产业集聚区规划面积12.8平方千米,主要以食品和机械电子产业为主。食品加工是沈丘县产业集聚区主导产业,已入驻金丝猴食品、书田食品、悠氏食品、邦杰牛肉、福建麦都食品等26家规模企业;机械电子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已入驻凯旺电子龙峰新材料、康泰微粉、乾丰暖通等多家企业。24金丝猴食品有限公司截至2022年,已安置就业人员1000多人,年纳税达到6000多万元。25

沈丘玉文化产业园占地203亩,总投资5.2亿元,规划设计有原料区、加工区、仓储区、商贸区、旅游观赏区和综合服务区。项目共分两期实施,一期投资3亿元,占地面积113.5亩;二期投资2.2亿元,占地89.5亩,全部建成后可入驻商户1000家以上,形成集生产、销售、研发、物流、信息、展览、旅游、原材料交易和人才培养于一体的完整玉器产业链。26

科技产业园区河南凯旺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厂区总建筑面积23.4万平方米,截至2022年,在建厂房面积9.4万平方米。2021年12月23日,凯旺科技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上市,填补了沈丘无上市企业的空白,成为周口市第4家在A股上市的企业。2022年预计产值8000万元。HJT电池绿色智能制造项目,是沈丘县经济开发区重点项目,致力于打造河南省首个HJT电池产业基地。项目占地约80亩,计划总投资30亿元,2022年12月份正式投产,着力打造“低碳、绿色、节能、高效”的现代高科技智能工厂。项目投产后,预计年销售收入40亿元,利税约5亿元。27
重点项目
2021年沈丘县4个重点项目沈丘邦杰牛肉屠宰深加工项目、安钢产能置换项目、河南乾丰暖通项目、河南晶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高端多层聚酯网生产项目。28
沈丘邦杰牛肉屠宰深加工项目
项目总投资3.6亿元,占地152亩,项目全部投产后,每年可实现销售收入5亿元,年可上缴税金3000万元,年可实现利润5000万元,提供就业岗位近300个,同时可以带动全县肉牛肉羊养殖,对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起到积极作用。28
安钢产能置换项目
项目规划总产能年产1000万吨钢,分两期三步建设,其中一期工程规划年产500万吨钢。截至2021年2月,已全面开工建设的项目一期一步工程,规划年产175万吨钢,计划投资64.9亿元,计划于2021年5月份建成出钢。整个项目一期工程建成投产后,预计年营业收入(含税)198.43亿元,年工业增加值35.76亿元,年上缴税金8.88亿元,安排就业4200多人。28
河南乾丰暖通项目
项目总投资5亿元,一期投资2亿元,建设2万平方米标准化钢构厂房,试验楼1栋,建成全自动组装生产线二条,购置自动化智能设备、试验检测自动化设备。截至2021年2月,项目已经投产,预计年产值3亿元,利税3000万元,安排就业400人。28
河南晶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高端多层聚酯网生产项目
项目投资1.86亿元,一期新建标准化厂房及附属设施1.856万平方米,年产成型网60万平方米、干网20万平方米。二期建设标准化厂房及附属设施16286平方米。项目全部投产后,可实现年销售收入2亿元,上缴税金2000万元,容纳200人就业。28
第三产业
2019年,商品零售业和住宿餐饮业分别增长11.7%和11.2%。推动线上线下融合消费,农特产品线上交易额达到1.4亿元,增长30%。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全年批准预售108万平方米,成交89万平方米。批准建设用地3317亩,完成出让1971亩,土地出让金总收益14.8亿元。29
交通运输
综述
沈丘县是周口市的“东大门”,是承接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桥头堡”,也是连接中原经济圈和华东经济圈的“交汇点”。沈丘自古有“梁、宋、吴、楚之冲,齐、鲁、汴、洛之道”之称。境内5条省道纵横交错,漯阜铁路、宁洛高速、郑合高铁横贯东西,沙河航运通江达海,形成公路、铁路、水运三位一体的交通格局。境内沙河航运500至3000吨船舶常年通航,沈丘港、刘湾港、纸店港可入淮河,汇长江,通达南京、上海。2006年周口海关设立,外贸进出口方便快捷。7
公路
截至2016年,沈丘县公路网总里程2345千米,30截至2021年,乡镇全部通三级以上公路,自然村实现村村通,脱贫村基本实现户户通,12沈丘境内通有五条省道、宁洛高速。7宁陵至沈丘段、沈丘至豫皖省界段、沈丘至遂平段三条高速,正在加快建设。31
铁路
1986年3月,项城至沈丘段铁路开工;1987年3月3日,沈丘至界首段开工。正线长24.01千米,投资1934万元,设赵寨、纸店、宋阁3座车站,沈丘站有路外专用线5条,分别为物资局、粮食局、棉麻粮食储备库、刘湾港口、孙营。1988年1月,开通沈丘至漯河客运班次,1993年4月开通沈丘至阜阳客运班次。22019年12月1日,沈丘北高铁站正式通车。3
航运
沈丘县的航运主要是货物运输沈丘沙河船闸位于沈丘18孔闸南端。由河南省水利厅第一工程局中标承建,1987年10月26日动工修建,1992年8月4日竣工并通过验收,设计标准为闸长130米,宽12米,门槛水深2.5米,上引船道400米,下引船道450米。2沈丘县境内沙河航运500至3000吨船舶常年通航,沈丘港、刘湾港、纸店港可入淮河,汇长江,通达南京、上海。2006年周口海关设立,外贸进出口方便快捷。7
公共交通
截至2016年6月底,沈丘县营运客车保有量542辆,13980个座位,各类营运货车15553辆(含挂车数),共202249吨位,在2016年购进新能源纯电动公交车57辆,完成8条公交线路及140处站点规划,驾驶员120名。32
社会事业
教育
沈丘县的教育历史可追溯到明朝弘治十一年(1498年),当时的沈丘知县李琳开建了县学。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出现第一所“志诚书院”先后有11人考取进士,24人中举。33
截至2016年,沈丘县共有中小学校554所,在校生20.9万人。其中,普通高中5所,初中61所(九年一贯制中小学15所),小学473所,幼儿园213所。全县公办学校教职工10536人,其中高中教师1365人,初中教师3481人,小学教师5690人。342020年沈丘县第一高级中学被授予“清华大学2020年生源中学”。352022年沈丘县共8906考生参加全国高招统一考试。362022年8月25日上午,沈丘县教育振兴大会中指出,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将深入推进教育“133”工程,全面提升全县整体教育教学水平。37
医疗
截至2016年,沈丘县共有卫生计生机构1252个,其中县级公立卫生计生机构有10家,乡镇卫生院21所,民营行业医院16所,门诊部2家,社区卫生服务站1家,村卫生所(室)1202个。全县公立卫生计生机构在职工作人员2069人,其中高级职称80人、中级职称239人。设有病床3296张,其中公立医疗机构2737张、民营行业医院559张。二级医院2所,分别是沈丘县医院、沈丘县中医院。38
科研
截至2016年,沈丘县产业聚集区已建省级研发中心4家、市级研发中心7家,共有高新技术企业4家,后备高新技术企业5家。凯旺电子获得专利219项,与中兴、华为三星等国内外龙头企业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安防互联组件占全国市场份额60%以上,新能源汽车快速充电桩技术全国领先。392016年沈丘县新申报专利178个。34
文化体育
沈丘县有一个一级文化馆,40一个图书馆,41一个博物馆(李鸣钟故居),一个体育馆42第十三届全国运动会上(2017年8月28日到9月8日),沈丘籍赛艇运动员张燕获得女子赛艇八人单桨有舵手项目金牌,并获得女子赛艇双人单桨无舵手项目第五名;沈丘籍田径运动员杨培丽获得女子田径20千米竞走团体项目金牌。43
社会保障
2016年,沈丘县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48079人、参加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694000人、参加城镇职工医疗保险48776人、参加城镇居民医疗保险107573人、参加失业保险32700人、参加工伤保险35900人、参加生育保险37319人。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由1841.1元提高至1981.86元。442019年,沈丘县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率完成101.6%。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完成96%。城乡低保特困人员供养标准持续提高,残疾人.”两项补贴”、80岁以上高龄老年人津贴、孤儿救助等政策得到全面落实。45
生态环境
沈丘县生态环境持续改善,2020年PM2.5、PM10均完成省市目标,城区优良天数达到236天。国土绿化综合排序居周口市第一位。46
人文
方言
沈丘县人通用汉语。沈丘话属北方方言中河南话的一个分支,沈丘县内东区与西区还存在一些差异,是声母方面的不同以及由于声母不同而引起的韵母的开合口的区别。47
非物质文化遗产
沈丘县有国家级非遗《槐店文狮子》;省级非遗《扑蝶舞》《窦氏武狮子》《查拳》等;市、县级非遗《老街龙舞》《马五牛羊肉》《马义士十大碗》《马凤安烧鸡》《马四果子》《槐店王婆大虾》等。48
沈丘槐店回族文狮子舞是生活在中原的少数民族所特有的一种民间舞蹈表现形式,源于汉唐时期西域的“五方狮子舞”和“胡人假狮子”。南宋端平元年(1234年),蒙古将领察罕平金时,回族文狮子舞随波斯尼沙布尔人海鼻耳传入中原,并长期流传于沈丘县槐店回族镇。49
非物质文化遗产 | ||||
级别 | 项目类别 | 项目名称 | 公布时间 | 参考资料 |
国家级 | 传统舞蹈 | 狮舞(槐店文狮子) | 2008 (第二批) |
49 |
省级 | 民间舞蹈 | 沈丘回族文狮舞 | 2007年 (第一批) |
50 |
省级 | 传统美术 | 沈丘顾家馍 | 2009年 (第二批) |
51 |
省级 | 传统舞蹈 | 扑蝶舞 | 2009年 (第二批) |
|
省级 | 传统体育、游艺与竞技 | 六道大方地棋 | 2009年 (第二批) |
|
省级 | 两仪拳 | 2009年 (第二批) |
||
省级 | 传统技艺 | 沈丘青三彩烧制技艺 | 2015年 (第四批) |
52 |
省级 | 传统舞蹈狮舞 | 窦氏武狮子 | 2015年 (第四批) |
|
省级 | 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 | 查拳 | 2015年 (第四批) |
|
省级 | 传统技艺 | 毛笔制作技艺 | 2021年 (第五批) |
53 |
文化保护
有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清真古寺”“李鸣钟故居”等。华佗冢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华佗冢位于河南小南庄西段南干渠与华佗路之间,西临西环路。三国时,医圣华佗曾在瘟疫严重的槐店赵古台一带施救,用茵陈蒿熬制汤药救了不少黄痨病人。后华佗被曹操杀害,棺椁运经槐店,适逢盛夏,就安葬于此,民众感恩,为华佗建起一座高大的冢,以作纪念。该墓周长60米、高30余米,有古墓洞,洞门朝向东北方即华佗家乡亳州。48周口市公布的第五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中沈丘县有9处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4
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
级别 | 名称 | 时代 | 时间 | 参考资料 |
省级 | 冢子湖遗址 | 新石器时代、周 | 1987年 (第二批) |
55 |
李鸣钟故居 | 1887年 | 2000年 (第三批) |
56 | |
清真古寺 | 清 | |||
市级 | 九龙寺遗址 | 清 | 2022年 (第五批) |
54 |
东塚遗址 | 春秋战国 | |||
武岗遗址 | 新石器时代 | |||
侯三塚 | 汉 | |||
姬僚塚 | 汉 | |||
付井古井 | 清 | |||
沈丘南韩湾战斗纪念地 | 1947年 | |||
沈丘刘邓大军渡沙河纪念地 | 1947年 | |||
卢子美故居 | 1979年 | |||
华佗冢 | 三国 | – | 48 |
宗教
佛教和道教在沈丘流传最久,具体传入年代无考,截至1949年,有和尚10人、道士11人、佛教徒180人。伊斯兰教元代至元十年(1273年)传入沈丘,现在的槐店清真古寺,前身叫“至元清真寺”,是河南省较古老的一座伊斯兰教寺院。基督教十九世纪末传入并于1906年建立教堂,1929年开始向乡镇发展,先后建立了纸店、莲池、槐店等23个堂口。天主教于十九世纪七十年代传入沈丘,最早的教堂在槐店镇小王庄,属开封教区。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在沈丘县城建立天主堂,民国十八年(1929年)开始向乡镇发展,先后修建槐店等教堂22处。57
曲艺
沈丘县眷戏地方戏,眷戏是清初莲池一户“白”姓封建家族的府内娱乐产物,故名“眷戏”。后来,搬上舞台,在节日盛会以玩会班的形式为莲池附近村民演唱,但因唱词艰涩,配曲单调,渐渐地被兴起的梆子戏代替而衰落。58
地方特产
槐山羊 | 槐山羊体型中等,毛短而密,善采食,耐粗饲,喜干厌潮,易于放养和喂养。槐山羊多瘦肉少脂肪,膳味小 | 59 |
兆丰贡酒 | 兆丰贡酒起于隋唐,兴盛于清朝,以有千余年历史,其重要特点:清澈透亮、窖香浓郁、绵软香甜、回味悠长。1998年获河南省工业产品一等奖美誉 | 60 |
金丝猴糖果 | 金丝猴集团有限公司组建于1996年10月,总厂位于河南省周口市沈丘县付井镇 | 14 |
风俗民情
送粥米
夫妻生头胎时,孩子的父亲要到岳父家报信,称为“报喜”。报喜时要拿本书或者一朵花以示男女,岳父家定期具礼往贺称之为“送粥米”。47

服饰
在古代男子穿长袍马褂,戴瓜皮小相(这里称帽垫),女子穿镶边大褂,胖腿裤。一部分回族壮年、老年人和清真寺里的人员春秋季喜戴白布帽,多数老年人喜留络腮胡须,其它服饰与汉族大体相。47
庙会
沈丘县有小顶寺、三官庙、观音庙、南阁寺庙会,每年的三月初三小顶寺庙会开始,会期三天,近年来,杨营村民对寺院进行了修复,形成庙会集市;三官庙每年有三大庙会,分别是农历正月十五日的上元节、七月十五日的中元节、十月十五日的下元节。48
景区
名称 | 级别 | 景区概况 | 建造时间 | 参考资料 |
中华槐园 | AAA | 中华槐园拥有世界珍稀品种国槐、刺槐等65种,槐树2万多株,建立了千字文广场和周兴嗣雕像 | 2011年 | 61 |
李鸣钟故居 | AAA | 是本地保存较为完整的一组晚清式建筑群,它的建筑格局是仿北京四合院布局和形式:是一座一进三的四合院 | 1936年 | 62 |
人物
姓名 | 生卒年月 | 成就 | 参考资料 |
刘璞 | 不详 | 医学集要 | 63 |
李鸣钟 | 1887~1949年 | 西北军“五虎上将”之一 | |
方中铎 | 1912~1986年 | 1961年晋升为少将军衔、荣获二级自由独立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 64 |
马步慈 | 1924~1992年 | 1988年被司法部授予一等功荣誉证章 | 65 |
夏纪武 | 1929~2000年 | 知名语文教育专家 |
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