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小汤山模式_简介地址进展

什么叫小汤山模式_简介地址进展

基本信息编辑

中文名

小汤山模式

小汤山模式编辑

小汤山模式

“小汤山”模式源起于2003年非典时期,是全国各大城市为应对潜在疫情风险加剧,以“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而无备”为原则,参照北京小汤山医院模式而开工建设本地的临时医院。也可指快速建成的医院。

目录

1简介2地址3进展

简介

编辑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持续引发大众关注,2020年1月23日晚,网上流传一张截图,称武汉要尽快在知音湖建2.5万平方米的临时医院,准确地点实为蔡甸区知音湖畔的武汉职工疗养院。[1]由中建三局承建,要求一个礼拜建好武汉将参照北京小汤山的模式于蔡甸知音湖武汉职工疗养院在6天内建立急救医院。

武汉借鉴北京的“小汤山模式”,颇具现实针对性。2003年SARS肆虐时,北京在郊区小汤山以极快速度建成专门收治SARS病人的传染病医院,这被称为小汤山模式。此番武汉仿照该模式,绝非依葫芦画瓢,而是借鉴17年前中国成功击退SARS的有效经验和办法,进行的另一场同仇敌忾的防疫战争。

当年北京深陷疫情后,在危急关头,在距离北京昌平区中心10千米外的原小汤山疗养院东北边围墙外的空地上,搭建了简易病房,成为小汤山SARS定点治疗点。虽然这只是个临时医疗点,但是发挥了重要的抗击SARS的功能。小汤山医疗点在短短7天时间建成、拥有1000张床位、各项设施达到国际水平,并于2003年5月1日连夜开始接收全国各地的SARS病人。在两个月内,收治了全国1/7的SARS病人。

而武汉建立小汤山模式的医疗点,也是目前情况下的务实选择。在人口密集的大都市,需要有效避开市区人群的方式来集中治疗传染病,地旷人稀的郊区就成为建设传染病医院或临时医疗点的首选。武汉是人口规模巨大的大都市,有1100万人,人口流动相对频密。在闹市之外建立专门医疗点,能够有效减少对市民的疾病传播。

另外,目前市内一般的医院都是综合性医院,人们患了传染病,即便有专门的发热门诊,也是小区域小范围内的“隔离”。很多医院没有专门的病人和医护人员通道、电梯,也难以避免在电梯间和狭小的走廊和房间内相互感染。

同时,建立专门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医疗点,有助于调动全国全军治疗呼吸道传染病的医护人员、设备,集中优势抗御传染病,也减少传染病患者和潜在的患者到市区各个医院就诊,造成的对普通人的交叉感染,并有助于保护医护人员不受感染。已有新闻报道,17年前奉命组队赴小汤山的南方医院医疗队,曾做到了医务人员“零感染”,如今他们再次请战,表示“若有战,召必回,战必胜”。

之前抗击疫情的实践证明,小汤山模式体现了多种优势,可以在全国的抗疫战中发挥骨干、主力作用。2003年时,它收治的SARS患者是最多的,且院内医护人员无一例感染;这还有利于稳定民心,特别有利于缓解武汉城区居民的心理压力,也缓解武汉市其他综合医院在医疗设施、人力资源和心理上存在的压力。

目前,武汉还面临着试剂盒数量不够、确诊艰难、床位短缺、高度疑似患者仍在自由流动等一系列问题,集中隔离和诊疗,可以最大限度地分配好宝贵的医疗物资,有效解决试剂盒在各医院间分配不合理、确诊难等问题。

地址

编辑

什么叫小汤山模式_简介地址进展

地址

据官网介绍,武汉职工疗养院距市中心十六公里,占地十七万平米,由知音一号会所、迎宾楼、会议中心、职工活动中心、农庄和别墅楼群组成,拥有各类客房近200间, 设有大、中、小型会议室、报告厅、多功能厅10余间,宴会厅可供700人同时就餐。疗养院三面环水,环境清幽,绿化覆盖率达到80%以上。[2]

进展

编辑

武汉中信设计院被紧急召回,临时医院图纸24小时出图。一位知情人士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消息基本属实,武汉确实将建一座“小汤山模式”的医院,由中建三局承建,目前人员、设备都在协调中,施工图正在出图。[2]

从武汉航发集团获悉,2020年1月24日早晨6:30场地平整工作已经开始施工。[1]

2020年1月23日下午2:30,接武汉市城建局应急指挥中心通知,武汉航发集团临危受命,要求做好相关应急准备工作。当日下午5:20左右,武汉市城建局召开现场工作布置会,根据会议统一部署,武汉航发集团主要负责急救医院及周边的道路、场地平整、排水等工程。当天晚上7:00左右,武汉航发集团下属管理公司、城建公司、机施公司、路桥公司、隧道公司、道排公司相关负责人及工程管理人员第一时间赶赴蔡甸知音湖疗养院施工现场,连夜将施工设备调集至现场,积极与相关项目设计单位和管线单位进行协调,就指挥中心下达的任务进行安排和布置。[1]

什么叫小汤山模式_简介地址进展

场地平整工作正在施工

武汉航发集团现场到位管理人员及工作人员170余人,共投入反铲29台、推土机16台和运输车100台,突击队将利用一天时间,完成先期场地平整工作,确保该工程如期建成。[1]

除武汉外,上海也启动了“小汤山模式”,对确诊的新型肺炎病患进行集中隔离治疗。据媒体报道,隔离治疗点位于金山区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下称“公共卫生中心”)。公共卫生中心一幢三层楼房周围已被拉起警戒线,线外有戴口罩的保安站岗,不让无关人员进入。楼房周围还立了多个“隔离区域非工作人员禁止入内”的黄底红字立牌。一辆带有医疗废物标志的车辆在隔离区内停留时,两位穿着一级防护服的医生出来接应。[2]

据媒体报道,这幢楼原本是中心的A3病房楼,现在作为集中隔离治疗点,主要收治此次疫情的确诊病例、高度疑似病例和亲密接触者。这些被隔离者被集中安置在楼房的二层,该层分为清洁、半污染、污染三个区域,相关人员不会跨区,病房设置为负压病房,医护人员前往该层时需穿隔离服,以减少传染的可能性。此外,该病房楼还设置了网络视频,供疾控中心、卫健委调研或与医生沟通使用。[2]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7870133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3-08-07 16:17:09
下一篇 2023-08-07 16:18:55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