滥觞 「làn shāng」
释义:
1、“滥”的本义跟“漂浮”相关,河中下网捕鱼,河水照镜子。(“监”通“镜”)
2、“觞”,酒杯;上好的玉杯称“瑶觞 ”。
3、滥觞,江河的源头浅水,比喻事物的起源,引申为“波及”、“泛滥”。
4、成语:曲水流觞。古时文人在河边作诗,饮酒助兴的游戏。
深邃指数 : 四星。滥觞逶迤,周流兰殿。
“滥觞”出自《孔子家语·三恕》“夫江始出于岷山,其源可以滥觞”。大概的意思是水源所出,其始甚小,只能浮起酒杯。
古人认为长江源于岷山,《荀子》补充说“(岷江)出于山,及其至江之津也,不放舟,不避风,则不可涉也”。
其实,孔子、荀子讲的都不是关于“浅水”的故事;就连诗人们在一觞一咏中,思考的也都是深邃主题,哪里会是什么 “畅叙幽情”。(王羲之《兰亭集序》)

唐· 王勃 《宴山亭序》:银烛摛花,瑶觞抒兴。
名句集粹: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1、南朝·谢灵运《三月三日侍宴西池》诗:滥觞逶迤,周流兰殿。(浅水)
2、唐·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开琼筵以坐花,飞羽觞而醉月。(酒杯)
3、唐·虞世南《琵琶赋》:强秦创其滥觞,盛汉尽其深致。(起源、发端)
4、宋·魏庆之《诗人玉屑·沧浪诗评》:盛唐人诗,亦有一二滥觞晚唐者。(影响)
5、《明史·史可法传》:今恩外加恩未已,武臣腰玉,名器滥觞……(泛滥,过分)

晋·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
扩展阅读:始作俑者,其无后乎!
探究世间万象的根源、脉络是中国文化人的思维习惯,于是“发轫”、“滥觞”、“肇基”这些词汇总是让人看着就难免肃然。
《礼记·学记》说“三王之祭川也,皆先河而后海,或源也,或委也,此之谓务本”。后人偏偏以为“先河”是一个词,指本源、根本,正好误读了这词的“本源”。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南朝梁吴均在《续齐谐记》说:昔周公卜城洛邑,因流水以泛酒,故逸《诗》云“羽觞随流波”;民间不大会有“曲水流觞”的雅兴。
文化滥觞的意思
1、文化的起源和发端。出自郭沫若《今昔集·论古代文学》:“中国文化大抵滥觞于殷代“。
2、解释:江河发源的地方水很浅,只能浮起酒杯。后指事物的开始或起源。觞(shāng):古指酒杯。
3、出处: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江水一》:“ 江水 自此已上至微弱,所谓发源滥觞者也”。
4、译文:江水从这里开始到微弱,是因为发源地的那一端水很浅的原因。
5、示例:郭沫若《今昔集·论古代文学》:“中国文化大抵滥觞于殷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