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推翻清朝的是谁_曾国藩为什么没推翻满清的统治

1864年湘军攻破南京,曾国藩的威望达到了顶峰,曾国藩坐拥30万湘军,而且这些人都是从战火中走出来的,都是能征善战之辈,可以说,曾国藩带兵推翻满清的统治是轻而易举,那曾国藩为什么没这么做呢?

真正推翻清朝的是谁_曾国藩为什么没推翻满清的统治

其实曾国藩推翻满清的统治根本没有问题,但推翻之后他还有几个问题解决不了。

一是他能不能称帝,曾国藩带头推翻清政府容易,谁来坐这个天下有些难以决断。当初吴三桂起兵反清打的是反清复明的口号,天下纷纷响应,满清统治岌岌可危。但吴三桂称帝后,这反清的联盟就瓦解了。

接着康熙实行中间围两头剿的方式,只要再投降满清的既往不咎,就是只抓吴三桂,许多摇摆不定的又投降满清,最后吴三桂被剿灭了。

曾国藩如果不称帝,那起兵还不如不起兵,不起兵照样可以做权臣。如果称帝了,那还有面临的问题。

二、曾国藩称帝后没有办法解决西方列强的威胁,1864年中华民族的科技与工业已经远远落后于西方。1960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把圆明园洗劫一空,然后付之一炬。

曾国藩冷眼旁观,在南方一心与太平军作战,他自己心里也有所评估,湘军能否打败英法联军。湘军的很多武器都是从西方买来的,用西方的武器能否打败西方的陆军。

即使能打败,又如何能打败西方的战舰,1864年,清政府的海军连海盗都打不过,又如何与这种满世界殖民地的海洋强国作战。

1864年已经不是以往那种开辟新王朝就能迎来新气象的时代了,曾国藩不会做天朝上国的美梦,他无法解决科技落后、工业落后、武器装备落后的问题,即使登基为帝,在他的认知里也难有大的作为,未来中国何去何从,他也是迷茫的。

从历史的进程看,曾国藩的认知是对的,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中国强大了吗?

1927年,蒋介石建立国民政府,中国强大了吗?1931年丢了东北,到了1937年,又丢失了大片领土。

同样,1864年,曾国藩推翻清政府后中国又该何去何从,他作为清朝的官员,性格谨慎,没想好解决的办法不会再进这一步。

第三个问题,曾国藩没法解决继承人问题。

皇帝如果掌控不住朝堂,轻则变成傀儡,重则三族皆灭,封建王朝就是如此残酷。像赵匡胤这种能善待柴家的还是少数。

唐朝皇帝的遭遇,后期都很凄惨,北宋赵家靖康耻的遭遇,南宋赵家最后的遭遇,明末朱家的遭遇,金国最后的遭遇,元朝皇族的遭遇,西夏的遭遇,都是挺凄惨。秦二代,隋二代,宋齐梁陈的交替都是血腥的。

1864年,曾国藩已经步入人生的末年,历史上1872年曾国藩去世,他的儿子从小并没有这方面的历练,不懂御人之道。

朱元璋培养太子朱标为接班人,朱标突然病逝,朱元璋又立他孙子朱允炆为继承人,朱允炆年幼,朱元璋怕他掌控不了军队与朝堂,于是为了他大开杀戒,很多开国功臣都被朱元璋杀了。

即使这样,朱允炆坐了几年皇帝还是被他四叔推翻了,朱允炆下落不明,成为千古之谜,朱允炆的孩子被终身囚禁。

明朝的皇帝一直在跟朝堂上的大臣争权,争不过干脆都不上朝,让大臣自己弄去,明朝皇帝不上朝的很多,很多时候上朝也是傀儡,被大臣左右,什么东厂西厂就是皇帝为了夺权搞出来的。

曾国藩对他的孩子非常了解,能否为一国之君他心里很清楚,清末的世界非常混乱,清朝皇帝面对复杂的局势,也是疲于应付,得过且过,换成曾国藩之子为帝就能应付?1960年的满清皇帝,面对北方的沙俄,西方来的英法,南方的太平天国,还对依仗的湘军这种南方的汉人军队提心吊胆,怕他们造反。

曾国藩不相信他的儿子能掌控住朝堂,掌控这帮开国将领,不相信他的儿子能应付英法美俄这些国家。

如果曾氏的统治被推翻,曾氏家族的下场也许会很凄惨,曾国藩不敢冒险,还不如安稳做个大臣好,家族也少不了荣华富贵。

所以曾国藩不会冒险去推翻满清政府,相反,他走了另一条路,力主朝廷开展洋务运动,希望师夷长技以制夷,以此来挽救这个国家,从某种意义上说,曾国藩也是有大胸怀之人,眼光看的很长远,他这种做法对整个中华民族是有利的。

洋务运动犹如满清版的改革开放,取得了一些成绩,可惜被日本在1894年打断了势头,使中华民族又落后了一百年,详情可以看我关于中日甲午战争的文章,这里不再重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7870133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3-06-17 08:30:07
下一篇 2023-06-17 08:32:15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