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年夜是什么时候_为什么南方北方不一样

小年夜是什么时候_为什么南方北方不一样

基本信息

中文名

小年

别名

祭灶节、小年夜等

起源事件

祭灶

相关人物

灶王爷

节日活动

送灶神、扫尘、贴窗花等

流行地区

中国

民族

汉族

相关饮食

灶糖

农历日期

十二月廿三、十二月廿四

小年是中国汉族的传统节日,也被称为谢灶、祭灶节等,1小年的主要活动“祭灶”通常都在晚上进行,所以也称为“小年夜”。2在不同地区,小年具体日期并不相同,北方大部分地区为农历腊月二十三,南方不少地方则是腊月二十四。小年是中国唯一一个南北地区日子不同的传统节日,是中国民俗多元文化融合的结果。3

传说灶王爷在每年小年夜上天汇报人间善恶,大年三十再回到灶底,于是,民间就有了小年“祭灶”的习俗。4除此之外,小年这天还有大扫除、沐浴、理发等习俗,意为“除陈布新”除去晦气。56古人认为小年标志着旧年与新年的交替,所以又称为“交年”,7所以在这天,人们会开始准备年货、贴春联等,迎接即将到来的春节。68

节日由来

东汉时期《四民月令》便记载“腊明日更新,谓之小岁”,皆时也是阖家团聚的日子。2当时以正月为岁首,十二月为腊月,并明确了从冬至过后的第三个戌日为“腊日”,9腊日次日则为“小岁”。10到宋代时期,小年才演变成俗,并确定日期为十二月二十四日,当时便有打扫房屋、11送百神、打野胡、照虚耗等等习俗。12古人认为小年标志着旧年与新年的交替,所以又称为“交年”。7同时,记述春秋时期孔丘言行的《论语》中就记载有“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灶”。先秦时期,祭灶便位列“五祀”之一,13汉代,祭灶成为大规模的祭祀活动,南北朝以后,对灶神的信仰已成为民间的习俗,14民间传说灶王爷会在小年这天上天汇报善恶,因此祭灶成了小年的主要活动之一。4小年还是春节的前奏,人们会在这一天开始准备年货、打扫卫生,迎接即将到来的春节。68

节日日期

据清代《桥西杂记》记载,小年夜始于宋朝。宋代的《岁时广记》和《指南后录·狱中诗》中也明确记载了十二月二十四日是“交年节”“小年夜”。15至康熙帝厘定礼典之后,官方停止灶神专祀,改为腊月二十三祭灶,但当时清宫对此又十分重视,祭灶当天“皆给假回家祭灶”,16相传是因为清代皇帝为了节省开支,才在腊月二十三祭祀火神的同时也祭祀灶神。8北方地区以前属于政治中心,受官气影响较重,所以小年多为腊月二十三;南方远离政治中心,小年便为腊月二十四;而沿湖、海的居民,则保留了船家的传统,小年大多在腊月二十五。因此,民间便有了小年“官三、民四、船五”的说法。17闽台地区则有“官三、民四、乞丐五”的说法,江苏南京有“军三、民四、龟五”的规定,一直沿袭至民国时期。2此外,江浙沪地区“腊月廿四”和“除夕前一夜”都称为小年,南京地区称正月十五的元宵节为小年,云南部分地区是正月十六,西南和北方部分少数民族地区是除夕。4

节日习俗

祭灶

小年夜是什么时候_为什么南方北方不一样

祭灶的祭祀对象是灶君。灶君作为常驻人间的家神,身负监察并汇报人间善恶的职责,在小年这天他要上天汇报人间善恶。5所以人们在这一天的黄昏会准备酒、糖果等供品,13(各地不一,北方地区有水饺,陕西有枣山馍等2)在厨房灶神排位下祭祀,之后要烧掉旧的灶神像,意为送灶神上天,有的地方还会将糖涂抹在灶神像的嘴部,他让他发声,或是敬上一杯酒,将灶神灌醉,让其不能言语,称为“醉司命”。5还有的会为灶君坐骑撒马料,要从灶台前一直撒到厨房门外。之后,等到除夕时再设新神像。19在民间还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说法,因此个别地区祭灶只限于男性。17

跳灶王

在江浙一带,过小年时有“跳灶王”的活动。跳灶王是由古代驱傩仪式发展而来的,也含有驱邪逐病之意。跳灶王多为三五名乞丐,其中两人扮成灶公、灶婆,驱逐由其余人扮成的小鬼,在街市沿门奔舞,以此索讨财物(食物)。在河北盐山地区,祭灶日当天,会有儿童戴鬼面具,仿演傩戏,并放鞭炮取乐。2

食俗

俗话说“二十三,糖瓜粘”,过小年时,人们会买糖瓜、关东糖、麻糖等供奉灶神,17送走了灶王后,家人分食祭祀所用的灶糖等供品。在江苏连云港,还有全家在灶前吃灶饼的习俗,按人口将大灶饼分给每人一份,在外的也给其留出一份。福建霞浦则在祭祀后将祭品布席,吃“祭灶酒”。2山东鲁西地区有“二十三、粘糕粘”的民谣,小年吃有粘糕,有“年年高”之意。胶东沿海一带会蒸制“大枣山”祭祀灶神,还会制作团圆饼、寿桃、鱼儿果子等面花,表示全家大团圆。福州祭灶,还会准备甘蔗和荸荠,甘蔗被看做灶王爷登天的梯子,寓意“节节高”,荸荠则取其福州方言谐音,寓意“好运从头到尾”。20北方讲究吃饺子,取意于“送行饺子,迎风面”,山西东南部吃炒玉米,民谚有“二十三,不吃炒,大年初一锅倒”的说法。5

禁忌

祭灶时,不能论说话,言是非。在山西地区灶神神位前不能堆放杂物,菜刀不能对着灶神,出嫁的女子也不能在娘家过小年。在陕西小年这天不动磨,妇女不用针。湖北地区相传,这天还是老鼠的生日,不得喧闹,唯恐惊扰了老鼠,有的人家还把面饼、纸花放于暗处,为老鼠“添箱”。2在湖北部分地区,小年忌宰杀。河南有些地方忌讳捣蒜,认为小年捣蒜会把家里捣穷了。台湾则忌舂米,据说会有把风神捣下来之虞,恐怕给来年带来风灾。21

其他活动

民间认为,过了小年,诸神上天,百无禁忌,年底时候,娶妻、出嫁都不用挑日子,因此又称为“赶乱婚”。小年过后,大人、小孩都要洗浴、理发,民间有“有钱没钱,剃头过年”的说法。祭灶过后,便开始做迎接年节的准备,所以从小年起,人们就开始正式大扫除,北方人称之为“扫房”,南方人称为“掸尘”。“尘”与“陈”谐音,人们认为可以把过去的“穷气”“晦气”扫去,有“除陈布新”之意。大扫除完就开始贴春花、春联,等待过年。56

文化价值

小年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是各地区、各民族智慧的结晶。小年的习俗活动涵盖了原始信仰、祭祀文化等人文与自然文化内容。人们在这一天开始准备年货、扫尘、祭灶,等待新年的到来,寄托了人们破旧立新、接福纳祥的美好愿望。它还是中国唯一一个南北地区日子不同的传统节日,节日时间的差异是中国民俗多元文化融合的结果,体现了中国民俗的多样与差异。3

相关传说

1、传说天上有两个神仙兄弟,叫大年和小年。大年心眼好,爱惜人,小年却是坏心眼,他一觉能睡三百六十天,醒来就吃人。人们只好烧香磕头,请求大年给他们做主。于是,大年为了“人”与小年同归于尽。为感恩德人们每隔三百六十天就在院里的树下给大年烧香,人们认为大年是火神,有香火就有神通,能保佑世代平安。后人又把每过三百六十天的这一循环称为过一年。13

2、传说张生娶妻之后终日花天酒地,最后败尽家业沦落街头,以乞讨为生。有一天他无意中讨到了前妻郭丁香家,见其幸福美满,便后悔不已,羞愧难当,一头钻到灶锅底下烧死了。玉帝知道这件事后,认为张生尚能回心转意,便封他为灶王,监察人间善恶,每年腊月二十三、二十四上天庭汇报,大年三十再回到灶底。22

3、传说有个三尸神,常附人神,如影随行。此神想独霸人间,便在玉皇大帝面前搬弄是非,谎称凡间民众诅咒天帝,要谋反天庭。玉帝大怒,令三尸神在亵渎神灵的人家,以蜘蛛结网为标记,同时命令掌王灵官在除夕夜下凡,把带有标记的全都满门抄斩。腊月二十三日晚上,灶君知晓此事,便通知各家灶王爷,从腊月二十三日起到除夕前,每家利用这几天,把房屋内外打扫干净,清除标记,老百姓就能化险为夷。果然,等到王灵官下凡时,发现家家干干净净,全无叛乱之意,老百姓也免去大难。最后,欺君的三尸神被打入天牢,永世不得超脱。5

文学作品

千百年来,文人墨客多为“小年”着墨,如宋代范成的《祭灶词》不仅写明了祭灶的时间,还详细描绘了祭品与禁忌。23北宋相国吕蒙正的《祭灶诗》则描写了他当时的清贫与心酸。24近代老舍在《北京的春节》中也描写了小年那一天忙碌的生活。25

类型年代作者作品
诗词吕蒙正祭灶诗17
诗词文天祥小年25
诗词陆游祭灶与邻曲散福17
诗词范成大祭灶词25
诗词陈藻平江腊月廿五夜作17
诗词戴复古春日风雨中17
诗词苏轼初到杭州寄子游二绝17
诗词程文海祭灶诗17
诗词顾禄祭灶诗17
诗词谢学墉祭灶诗17
诗词周勤朴祭灶17
诗词近代鲁迅庚子送灶即事17
小说近代老舍北京的春节25
小说当代陈忠实过年:家乡圆梦的炮声25
小说当代冯骥才春节八事25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7870133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3-05-12 23:00:08
下一篇 2023-05-13 05:36:56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