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有名的拱北在哪里_取名来历

对于绝大多数澳门人来说,邻埠珠海的拱北,也是相当熟悉的。主要原因一是近,过一个关阐就到;二是拱北的物价相对便宜。不少人除了常到拱北买菜,还到拱北的酒店喝茶,到大排档吃夜宵。另外,还有部分市民到拱北购房居住。所以,很多澳门人一讲起拱北,都是头头是道,如数家珍。但对于拱北之名的由来,大多数人却都是摇头摆脑,茫然不知。其实,拱北这一地名是怎么来的,至今也没有一个权威说法,多是各种猜测。

应与伊斯兰教无关

在中国历史上,“拱北”这一名称,要论知名度的话,还要数伊斯兰教里对某些坟墓的尊称,而非珠澳交界处的地名。

在早期中国的伊斯兰教里,传教师的墓室多为圆拱形建筑,带有中东伊斯兰教的建筑风格特色,有时也称摩尔式建筑风格。中国内地的穆斯林习惯把此类坟墓称为“拱北”,以区别于一般的墓室。并且,这一习惯在元代之前就有了,可谓历史悠久。历史上有名的“拱北”比较多,如宁夏金积洪乐府拱北、甘肃张家川宣化岗拱北、兰州大拱北、临夏花寺拱北、青海后子河拱北等等。这些都是在西北地方的,那里的穆斯林比较集中。在穆斯林相对较少的东南部,其实也有。比如广州万噶斯的响坟、扬州的普哈丁墓、泉州的先贤墓等。

对于穆斯林来说,“拱北”是他们充满敬意的地方,是他们拜谒导师、先贤、圣者之地。

但很显然,珠澳交界处的拱北,与伊斯兰教是没有任何关联的。在珠海或澳门,自古以来,不能说完全没有穆斯林,有也是极其稀少,不可能有其先贤在此过世并安葬于此,更不可能影响到地方的命名。

曾有拱桥之说

《澳门新语》(后又改名为〈澳门掌故〉)一书的作者黄德鸿老先生,就曾写过有关拱北这一名称由来的文章,他是猜想曾在珠澳之间有一座拱桥,因为在拱桥的北面,所以就叫拱北。但据黄先生自己说,他的那篇文章曾被人驳斥,故后来也没有收到他的文集里面去。

有拱桥的传言还有另一个版本。说是19世纪80年代,清政府在现今夏湾炮台山公园处设有海关总管,附近海湾路一带有一标志性的拱桥,而北岭村又是那一带最古最有名的村落,于是从中各取一字,定名为拱北。并且在国学经典《论语》一书里,有如是之说:“为政之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就是说,“拱北”一词是很有深意的,站在政治的角度看,用之为地名相当不错。

但亦如批驳黄德鸿先生文章的人所持的怀疑态度,一般要有河流才可能有桥,从相关的史料看,整个拱北都没有什么像样的河流,哪来的桥呢?这个海湾路的说法也很笼统,确切地说,珠海根本就没有海湾路,炮台山旁边只有一条粤海路。海湾倒是有,但古时在附近海湾上修拱桥的可能性不大,因为与澳门相连都是只有一条长而窄的“莲径”。

综合上述情况,因拱桥而取名的可能性很小。

可能与关阐拱门有关

笔者在阅读澳门的相关史料时曾留意到,以前珠(更早应属香山县)澳之间分界有门楼,位于现今关阐马路中段,大约是菜农子弟学校附近。门楼为中式,共三层,修建于明万历二年,即1547年。曾有清军汛兵驻守,亚马留事件后汛兵撤走。1849年8月22日,澳督亚马留被望厦村民沈志亮(即沈米)等人刺杀而死。8月25日,葡兵中尉美士基打率兵攻打驻在北岭的清军及附近的拉塔石炮台。这些都是澳门历史上的大事。但史书上只说美士基打向北攻击,并没有提到拱北之名。可见,那个时候,还没有拱北这一名称。

亚马留被杀21年后的1870年8月22日,澳葡政府在今关阐强行动工修筑一座弓形拱门,并向两侧延伸,第二年的10月31日建成,成了两地的新界址。那拱门就是现今关阐出入境大厅前的法式凯旋门式的建筑,现在成了受保护的文物。而旧的中式门楼,则在1874年,被澳葡强拆,门楼上刻有的“关阐门”字样的石碑,现还在民政部署大楼内。

拱门建成后,澳葡政府自然派兵把守。凡是从陆地进出澳门者,都得经过那拱门。笔者猜测,拱门以北的地方,直到北岭村之间,因没有具体名称,所以就被澳门这边的人称为“拱北”了。之后的清光绪13年3月,即1887年4月,清政府设立拱北关。到此,拱北成为正式名称,并为各方接受。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7870133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3-03-09 09:21:55
下一篇 2023-03-09 09:28:35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