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信息编辑
中文名
褶
释义
衣服摺叠而形成的印痕; 泛指摺皱重复的部分
拼音
zhě
同音字
者、啫
组词
衣褶、褶皱
偏旁部首
衤
笔画顺序
点、横撇/横钩、竖、撇、点、横折、点、提、横折、点、提、撇、竖、横折、横、横
笔画数
16笔
结构
左右结构
褶编辑
汉语汉字
褶,现代汉语规范二级字,普通话读音为xí,在六书中属于形声字。“褶”字基本含义为衣服摺叠而形成的印痕,如百褶裙;引申含义为摺皱重复的部分,如褶子。[3][1]
在日常使用中,“褶”也常做名词,表示脸上的皱纹,如褶皱。[1]
目录
1字源演变2详细释义3古籍释义
4字形书法字形对比书写演示
书法欣赏5音韵汇集方言集汇
韵书集成
字源演变
编辑
褶,最早见于隶书。从衣,习(xí)声。本义为衣服折叠而形成的印痕。后逐渐演变为楷书体及简化版的“褶”字。[4][1]其字源演变图如下:
![]() 褶的字源演变图 |
详细释义
编辑
拼音 |
词性 |
释义 |
英文 |
例词 |
例句 |
xí |
名词 |
裤褶服中的上衣 |
court dress |
褶衣、褶裤 |
|
古代的一种便服 |
informal dress |
褶子 |
|||
旧时女子的膝袜 |
stockings
|
褶裤
|
|||
zhě |
名词 |
衣服折叠而形成的印痕 |
pleat;crease;wrinkle |
百褶裙、褶纹 |
卷底衣褶中。——清·魏学洢《核舟记》 |
脸上的皱纹 |
wrinkles;lines |
褶皱 |
|||
参考资料[1] |
古籍释义
编辑
康熙字典
【申集下】【衣】褶·康熙筆画:17·部外筆画:11
《唐韵》徒协切《韵会》达协切,音牒。《类篇》袭也。《仪礼·士丧礼》襚者以褶。
又《礼·玉藻》帛为褶。《注》衣有表裏而无著也。《丧大记》君褶衣褶衾。《注》褶,袷也。《急就篇注》褶,谓重衣之最在上者也。其形若袍,短身而广袖。一曰左衽之袍也。
又《集韵》席入切,音习。《类篇》袴褶,骑服。《晋书·舆服志》弓弩队各五十人,黑袴褶。
又寔入切,音十。义同。
又《韵经》古袭字。注见十六画。[1]
字形书法
编辑
字形对比
![]() 中国大陆 |
![]() 中国台湾 |
![]() 中国香港 |
![]() 日本 |
![]() 韩国 |
参考资料[1] |
书写演示
![]() 1 |
![]() 2 |
![]() 3 |
![]() 4 |
![]() 5 |
![]() 6 |
![]() 7 |
![]() 8 |
![]() 9 |
![]() 10 |
![]() 11 |
![]() 12 |
![]() 13 |
![]() 14 |
![]() 15 |
![]() 16 |
||
参考资料[5] |
书法欣赏
![]() 隶书-张锦昌-《书法字典》 |
![]() 草书-王羲之-《书法字典》 |
![]() 行书-唐寅-《行书字典》 |
![]() 楷书-启功-《书法字典》 |
|
参考资料[6] |
音韵汇集
编辑
方言集汇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tiap8 sip8 [客英字典] tiap8 sip8 [海陆腔] tiap8 sip8 [宝安腔] tiap8 | sip8 zap7 [梅县腔] tiap8 [东莞腔] zap7 [客语拼音字汇] med6 zab5 zab5
粤语 dip6 zaap6 zip3
潮州话 zih4[1]
韵书集成
字形 |
韵书 |
摄 |
声调 |
韵目 |
字母 |
声类 |
开合 |
等第 |
清浊 |
反切 |
拟音 |
索引 |
褶 |
广韵 |
深 |
入 |
缉 |
禅 |
开 |
三 |
全浊 |
是执切/似入切/徒协切 |
ʑjep |
531.19 |
|
深 |
入 |
缉 |
邪 |
开 |
三 |
全浊 |
似入切/徒协切/是执切 |
zjep |
531.37 |
|||
咸 |
入 |
帖 (怗) |
定 |
开 |
四 |
全浊 |
徒协切/似入切/是执切 |
dʰiɛp |
541.59 |
|||
集韵 |
深 |
入 |
缉 |
邪 |
开 |
三 |
全浊 |
席入切 |
ziep |
765.3.1 |
||
深 |
入 |
缉 |
船/常 |
开 |
三 |
全浊 |
寔入切 |
ʥiep |
766.1.5 |
|||
韵略 |
入 |
缉 |
寔入切 |
8.4 |
||||||||
增韵 |
入 |
缉 |
席入切 |
4.2 |
||||||||
入 |
帖 |
徒恊切 |
3.7 |
|||||||||
中原 |
入上 |
车遮 |
照 |
全清 |
tʂiɛ |
14.2 |
||||||
中州 |
入作上声 |
车遮 |
叶者 |
14.5 |
||||||||
洪武 |
入 |
缉 |
邪 |
徐 |
全浊 |
席入切 |
ziəp |
4.2 |
||||
入 |
缉 |
禅 |
时 |
全浊 |
寔执切 |
ʒiəp |
9.4 |
|||||
入 |
叶 |
端 |
都 |
全清 |
丁协切 |
tiep |
12.9 |
|||||
参考资料[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