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偏食
该条目为月球处于地球和太阳之间的现象,查看其他 1 个同名条目
条目
历史版本
基本信息
中文名
日偏食
外文名
partial solar eclipse
成因
月球处于地球和太阳之间
注意事项
勿用肉眼直接观测
相关
初亏,食甚,复圆,食分,食带
观测方法
专门观测太阳的眼镜
日偏食:当月球运行到地球与太阳之间,地球运行到月球的半影区时,地球有一部分被月球阴影外侧的半影覆盖的地区,在此地区所见到的太阳有一部分会被月球挡住,此种天文现象就叫日偏食。日偏食是一种常见的天文现象。北京时间2011年6月2日,中国东北地区可观测到日偏食。
产生原因
日偏食( partial solar eclipse)是月球处于地球和太阳之间在地球上形成影的现象。月球的影可以分为本影、半影和伪本影三部分。月球绕地球的轨道和地球绕太阳的轨道都不是正圆,所以日、月同地球之间的距离时近时远。因此,观察者在半影内则见到太阳部分被月球遮住,称为日偏食;在日食时,观察者在本影范围看到太阳全部被月球遮住,称为日全食;周边剩下一个光环,称为日环食。

日偏食
当月球绕地球运行到太阳与地球之间几乎与太阳同起同落时,从地球上见不到月球,这时称为朔,日食现象发生在朔的时候。朔的周期约为29.53天。但不是每隔29.53天都发生一次日食,原因是月球绕地球运行的轨道平面和地球绕太阳运行的轨道平面不完全重合,两者之间有5°9’的平均夹角。所以只有当朔时太阳离两个轨道平面的交点在某一角度以内时才会发生日食。
频发原因
它是最常见的日食现象,因为不论是日全食还是日环食,或者是更复杂的日食,在全(环)食带以外的绝大部分地区以及日全(环)食带内从初亏后到复圆前的绝大部分时间,所见到的都是日偏食,而更多的日食也只是月影本影或其延长线并不经过地面,只是月影外侧的半影经过地面,那么在地面上就只有日偏食了。
观测方法
科学方法
看日偏食时(也就是太阳未被月球完全遮住时),要戴上专门观测太阳的眼镜。一定要购买合格的太阳观测镜,例如用巴德膜的太阳观测镜。日常的太阳镜或墨镜只用于观测日光下的四周景色,决不能用于直接看太阳。另外,也不能使用不合格的太阳观测镜和滤光片,因为这些不合格产品无法挡住紫外线,在长达两个小时的太阳圆缺变化观赏时,同样会严重伤害眼睛。

日偏食观测
即使有专门观测太阳的眼镜,也不宜长时间看太阳,在看日偏食时,一次看它十来秒钟,休息三四分钟,再继续看,尽量保护眼睛。
还可以制作针孔投影箱。可用一个1至2米长的纸箱,两端中心各开约10厘米大小的洞,上端用锡纸将洞贴上,再用针在锡纸中心穿一针孔;另一端用白色半透明纸将洞贴上,然后在太阳下试验能否在半透明纸上产生太阳圆面像。要注意,不能用肉眼透过针孔直接观测太阳。
也可以用望远镜投影,通过观测太阳经过望远镜的投影来观看日全食,不可以直接用望远镜观看,严重者可导致失明;用电焊护目镜,因为电焊护目镜也是观测日全食的最佳工具之一;用照相机看,但一定要有滤光片,直接从取景框中观察日全食也会伤害眼睛。
古老方法
1.用废胶片看
优点:较为简便。
缺点:手拿胶片很累。
注意:一定要两片以上,不然还是很危险!
2.用烧黑的玻璃片看
优点:无。
缺点:玻璃片不好找,需明火,未全烤黑仍危险。
注意:出现在玻璃上的黑色物质是燃烧不充分的炭粒,煤气、天然气燃烧得很充分,不产生这种物
注意事项
2.不要通过观看水塘中的倒影来观看日食。在水中,太阳光只是稍微有些暗,但仍能给你的眼睛造成巨大的伤害。
5.由于视网膜没有神经,不当观测造成的永久视觉损害有可能在数小时后才会被发现!
6.即使99%的日面被月亮遮挡了,直接观测也是非常危险的!
8.如果投影观测日偏食,投影屏表面一定要粗糙。
发生过程
初亏

日偏食
食甚
日食开始以后,月轮继续东移,当月轮中心和日面中心相距最近时,就达到食甚。对日偏食来说,食甚是太阳被月亮遮去最多的时刻。
复圆
食分
食带
食带由于月亮的影锥又细又长,所以当它落到地球表面时,所占的面积很小,它的直径最大也只有二百六十多千米。当月球绕地球转动时,影锥就在地面上自西向东扫过一段比较长的地带,在月影扫过的地带,就都可以看见日食。这条带就叫做“日食带”。带内发生日全食的,就叫全食带;带内发生日环食的,就叫环食带。
预测
2022年9月28日,据极目新闻消息,”日偏食”将于10月25日隆重登场。[1]
2019年1月6日,能看到日偏食。
2018年全球一共发生三次日偏食,分别是2018年02月15日,2018年07月13日和2018年08月11日。其中只有2018年08月11日的日偏食我国可见。
城市 |
初亏 |
食甚 |
复圆 |
北京 |
18:12:23 |
18:51:07 |
.. .. .. |
成都 |
18:45:45 |
19:06:57 |
19:27:41 |
大连 |
18:12:26 |
18:50:33 |
.. .. .. |
大庆 |
17:55:19 |
18:38:48 |
.. .. .. |
哈尔滨 |
17:56:24 |
18:39:20 |
.. .. .. |
杭州 |
18:33:59 |
.. .. .. |
.. .. .. |
呼和浩特 |
18:12:42 |
18:51:36 |
19:28:43 |
鸡西 |
17:55:36 |
.. .. .. |
.. .. .. |
吉林 |
18:00:06 |
18:41:55 |
.. .. .. |
佳木斯 |
17:52:59 |
.. .. .. |
.. .. .. |
酒泉 |
18:18:59 |
18:54:13 |
19:27:52 |
兰州 |
18:27:42 |
18:59:32 |
19:30:05 |
牡丹江 |
17:57:30 |
.. .. .. |
.. .. .. |
南京 |
18:30:07 |
.. .. .. |
.. .. .. |
齐齐哈尔 |
18:02:11 |
18:43:43 |
.. .. .. |
上海 |
18:30:30 |
.. .. .. |
.. .. .. |
沈阳 |
18:05:28 |
18:45:57 |
.. .. .. |
乌鲁木齐 |
18:09:11 |
18:45:28 |
19:20:08 |
武汉 |
18:37:13 |
19:03:51 |
.. .. .. |
西安 |
18:30:10 |
19:01:01 |
19:30:43 |
西宁 |
18:27:04 |
18:58:55 |
19:29:29 |
徐州 |
18:25:26 |
18:58:15 |
.. .. .. |
重庆 |
18:48:39 |
19:08:06 |
19:27:10 |
历史记录
2023年
2023年4月20日中午,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将可观测到日偏食。[2]
2022年
2011年
第二次是北京时间2011年6月2日。日偏食从北京时间2011年6月2日3时25分开始,起初见食区域为俄罗斯中部、我国东北、朝鲜以及日本东北部。随后见食区向东北方向移动,跨过北极点,覆盖整个北极圈内、加拿大北部和格陵兰岛,最后在加拿大东部、北大西洋和冰岛结束,全程持续约3小时40分。
这次日偏食在我国境内越往东北见食时间越长,且食分越大。由于接近夏至,黑龙江少部分地区日出时间在3时30分之前,可以观测到从初亏到复原的全过程。本次日偏食是全年四次日偏食中我国可观测到的第二次,也是最后一次。带食日出,可观测地区由西北变成了东北。
虽然今年我国可见的两次日偏食观测条件都不太好,但对于天文爱好者来说,观测日偏食门槛并不高,尤其是照相观测,大家可以利用这次机会提高观测水平,为以后的日全食观测积累宝贵的经验,因此建议可见偏食区域内的朋友尽可能地进行观测。
观测本次带食日出,对观测地东北方向的遮挡和大气透明度有一定要求,应该尽量选择比较开阔的地区进行。低空的大气消光作用非常明显,这使得太阳亮度会比正午时分看上去暗许多,我们有可能在不用减光设备的情况下对它进行观测。这当然有助于大家创作出带地景和人物的日偏食摄影作品,但同时也增加了危险系数。在进行目视观测时,很难确定太阳光的强度是否会烧坏我们的眼睛,因此尽量要配合减光设备,尤其是使用望远镜观测时,需要特别注意。
2018年
2018年8月11日傍晚,中国能观测到一次日偏食。本次日偏食的最大食分接近0.74,但地点位于北冰洋上不易达到的区域。在我国西部的新疆和内蒙古,食分虽然只有0.2左右,但可以欣赏到日食从初亏到复圆的全过程。如果是在北京观测,初亏发生在18时12分,此时太阳的高度还有11°左右,食甚时的食分大约为0.35,复圆是在19时28分,在此之前太阳就已经落下。中国东北大部分地区虽然也只能看到带食日落,但食分更大,例如最北端的漠河可以看到的最大食分就能达到0.55。
2019年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7870133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