浒苔(拉丁学名:Ulva prolifera)石莼科(Ulvaceae)石莼属(Ulva)藻类。[1][3]世界性的温带性海藻,适应环境的能力强,生长在中潮带滩涂、岩石上。中国沿海均有分布,世界范围内温带沿海均有分布。[1][2]浒苔是引起绿潮爆发的藻类之一。[1]
浒苔的生活史可分为同型世代交替和单性生殖生活史两种形式。同型世代交替是配子体发散雌雄配子,通过异配的生殖形式形成合子,合子发育成孢子体,成熟后放散的孢子发育成配子体;单性生殖是指配子体发散的雌雄配子不通过接合,直接发育成配子体。[4]浒苔的繁殖方式包括有性生殖、单性生殖、无性生殖及营养生殖。[1]
形态特征
藻体
体细胞
生殖细胞
配子
雄配子小,雌配子相对较大。呈长梨形,顶生两根鞭毛,鞭毛可以使其游动。前端透明,后端因被色素体占据而呈绿色,通常有一个橘红色的眼点和一个蛋白核。[4]
孢子
生活史
浒苔的生活史有两种不同类型:
2、单性生殖生活史:成熟的配子体放散雌雄配子,雌雄配子不通过接合,直接发育成配子体。[4]
同型世代交替
配子体配子囊的成熟及配子放散
配子囊中的配子呈细小的颗粒状,随着配子囊的逐渐成熟,配子开始变得活跃,在配子囊中旋转运动,最后从配子囊中放散出去。[4]
配子接合及合子发育
雌雄配子相遇时,头部先进行融合,融合完成后的合子鞭毛消失,并开始固着。[1][4]
孢子囊的成熟及孢子放散和发育

浒苔孢子
单性生殖生活史
也有一部分配子并没有从配子囊中放散出去,有些配子囊中的最后一个或几个配子会直接在配子囊中萌发生长形成新的藻体,新的藻体可以脱离原来藻体单独发育,也可以聚集成簇,附着在老藻体上。[4]
繁殖方式
单性生殖:浒苔配子体产生的雌雄配子未经接合,直接发育成新藻体。是配子体发育成配子体的繁殖方式。
无性生殖:浒苔孢子体产生的生殖细胞,孢子直接发育成新藻体。是由孢子体发育成配子体的繁殖方式。
营养生殖:浒苔藻体通过有丝分裂产生新的藻体。[1]
物种分布

黄海海域浒苔分布面积1.67万平方公里

浒苔沿海分布图

浒苔的世界分布图
生长习性
世界性的温带性海藻,生长在中潮带滩涂、岩石上。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很强,具有广温性和广盐性。生长旺盛期在12月至次年4月。[1][2]
物种危害
浒苔是引起绿潮(Green Tides)爆发的藻类之一。绿潮会引起一系列的次生环境危害及经济损失。自2007年以来,在中国黄海及附近海域,发生绿潮的频率及规模连年增长,绿潮已成为中国海域的重要灾害。[10][11][12][13]
典型案例
2008年夏季,青岛近海浒苔大爆发。从黄海中部海域漂移至山东青岛近海海域的浒苔,在数日内即形成了大规模聚集,影响面积超过2万平方千米。青岛市组织相关部门及群众,在海上、潮间带、岸边等区域,动员社会各界力量,组织数万人,各类船只千余艘,以及数百部运输车队等,进行了全方位打捞清理。据统计全市共打捞填埋了上百万吨浒苔。[14][15][16]

正在打捞浒苔的人们
主要危害

大面积浒苔漂浮在水上
防治方法
1、浒苔的生长繁殖需要氮、磷等基本元素,降低排入海水的污水氮磷量,防止水体富营养化,导致浒苔大量繁殖。
2、通过实时监测、分析海洋环境要素等构建浒苔轨迹运动模型,对浒苔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和预警。
3、对于聚集的藻体,目前主要通过人工和机械采收的方式进行清理。
4、对打捞上岸的浒苔进行回收利用,是实现浒苔治理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12][15][16]
功用价值
食用价值
浒苔作为食用藻类的历史比较悠久,在中国《食物营养成分表》中就提到,浒苔含铁量为中国食物中之最。浒苔富含蛋白质,是一种低脂肪、高蛋白的食物。浒苔所含的氨基酸成分及占比接近FAO/WHO提出的氨基酸模式,且富含风味氨基酸,所以浒苔可以作为食物氨基酸的来源。浒苔脂肪酸组成中,富含人体必需的亚麻酸和单不饱和脂肪酸。[5]
药用价值
浒苔被当作药用藻类的历史比较悠久,在《本草纲目》中就有关于浒苔的记载。[5]浒苔为中药干苔的原药材之一。具有降低血清总胆固醇及抑瘤的作用。主要功效有:软坚散结,化痰消积,解毒消肿。主治瘤,,肿,疮,食积,虫积,腹胀闷,鼻。[17]
相关研究
其他价值
浒苔除了食用及药用价值之外,也有许多其他作用,如:浒苔作为水产配合饲料使用,可以提高饲料效率和养殖效果。以浒苔为原材料可制成浒苔生物炭,对盐碱土的改良有一定的效果。浒苔也可制成液体燃油,是解决能源危机的有前景的替代能源。用浒苔制备的阻燃剂,可用于棉织物的阻燃整理。[6][7][8][9]
分类争议
多年以来,浒苔属(Enteromorpha)与石莼属(Ulva)的划分一直存在争议。按海藻的传统分类标准,石属的藻体是叶状,两层细胞,浒苔属的藻体是管状,单层细胞。但一些研究发现,浒苔的管状结构和石莼的双层结构并不存在明显的界限。近年来分子生物学技术应用于大型海藻系统学研究,尽管分子遗传学上的研究得到了更多的证据,但仍存在争议。鉴于在近年来在国内外的大多数的研究中,众多学者都倾向于将浒苔属与石莼属合并为一个属,即石莼属(Ulva),国际上已经达成共识。[1][19]因此,此词条暂将浒苔归为石莼属。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7870133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