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金融街位于西二环以里,北京CBD位于东三环一带,二者一西一东。
金融街地区的规划从八十年代初开始谋划,那时候叫北京西城金融区。1993年的北京市总体规划确定金融街用地面积为1.18平方公里,总建筑面积为400万平方米,主要功能为国家级银行总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的总部。
金融街2003年开始拆迁,2008年建设完成。建成时面积2.59平方公里,总建筑面积约600万平米。
金融街的整体功能相对单一,核心机构为一行三会(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监会、中国银监会、中国保监会),这些这都属于国家级金融管理机构。
除此以外,还有全国性金融行业协会、中国顶级金融机构、资产管理公司、国际金融机构总部等。2021年成立的北京证券交易所也设置在金融街。
金融街地区的规划于2001年通过国际招标进行征集,最终美国SOM公司的方案胜出。下图为景观规划图纸:

像这种一、二平方公里地块的规划,基本上画上路网,摆几栋建筑,看看空间关系,就迅速进入到建筑单体和景观设计了。
由于金融街位于西二环,靠近北京核心地带,所以建筑有严格的限高,这导致金融街所有建筑看上去基本都是一样高的。见下图:

金融街整体以办公为主,有一部分商业、公寓、酒店等配套功能。所以这个地区到了晚上不算繁华。
下图为金融街地区夜景,可以看出,左边的购物中心,以及右边的商业和公寓有一些灯光。周边的办公楼基本都是黑的。

金融街的发展过程没什么亮点也没太多糟点。国家要发展的项目,功能和规划条件确定了,找人画漂亮的图就是了。
有国家的支持,金融街的发展自然一路绿灯。2019年,金融街被定位为国家级金融科技示范区。
下图为金融街核心地区鸟瞰图,中间绿地左侧的购物中心建筑也是SOM公司设计的。

和金融街相比,北京CBD的建设就没那么顺利了。作为首都的CBD,项目重要性毋庸置疑。但由于北京“都城”的特殊性,CBD并不是城市真正的核心。
和金融街项目,CBD虽然也有大量金融机构入驻,但并不是国家级金融管理机构所在地。
北京CBD一带在刚建国的时候叫大北窑。这个地区在日伪时期建有很多工厂,建国后也主要发展工业,以机械和汽车为主。
1990年,国贸中心在大北窑一带建成,这可以算是CBD地区建设的开始。1999年,国贸二期建成。国贸中心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这个地区的地标建筑。见下图:

整个90年代CBD地区没有太多开发,对CBD的研究也只停留在粗略规划的程度。2002年,北京市向全球公开征集CBD规划方案。
金融街开始规划方案国际招标的时间和CBD差不多,都是2000年初。但是金融街地块不大,功能相对单一,所以规划上的复杂程度小得多。
CBD地区2000年后正式开始建设,一栋栋大楼拔地而起。下图为2008年北京CBD的照片:

从1993年到2009年,CBD的范围一直在变化,越变越大。属于一边规划设计一边开发。下图为各轮规划范围变化示意图。

2002年CBD规划国际投标;2009年CBD东扩区规划国际招标;2010年,CBD核心区的规划及建筑方案国际招标。这几轮竞赛可以说一个比一个火,参加的公司越来越多。
随后CBD核心区开始建设。建到一半的时候,由于建筑过高,可能影响了北京的核心区,规划方案被重新调整。这导致未来核心区可能只有一栋“中国尊”比较高,其他建筑的高度都降低了。
CBD不仅跨了三环,还跨了建国路,主要的超高层建筑基本都是是围绕国贸桥布置的。见下图:

很少有CBD会这么规划,因为这会造成交通问题和土地浪费。现在的CBD算是北京最堵的地区之一了。
从功能上来说,金融街和CBD都具有金融功能。不过金融街有“一行三会”,金融定位更高。CBD虽然也聚集了世界各地的顶尖金融机构,但也包含了很多其他的功能。除了办公外,还有酒店、公寓、购物中心、酒吧、商店、电影院等等功能。
CBD也是北京重要的商圈,并且在各个商圈中排名靠前。下图为现在北京CBD的夜景鸟瞰图:

北京CBD虽然在规划设计和开发过程出现过一些问题,但仍旧是中国发展得最好的三大国家级CBD之一。
北京还有其他的金融和商务片区,比如西南三环的丽泽金融区,南中轴上的首都商务新区等。但这些片区无论从政策支持程度、项目级别,还是开发进度上,都无法与金融街和CBD相比。
综上所述,北京金融街是一个以国家级金融管理机构为核心的金融产业聚集区。而CBD是一个汇聚了金融、外贸、商业、媒体等多种行业机构,以及汇聚多种功能的综合性城市片区。这两个项目虽有相似之处,但更多的是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