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秋万岁名出处,李白还没去世怎么杜甫就写悼亡的诗?

千秋万岁名出处,李白还没去世怎么杜甫就写悼亡的诗?

公元759年,47岁的杜甫流寓甘肃秦州,虽然自己尚且吃不饱喝不足,携家带口受着苦,还颠着沛流着离,但他心里仍然十分牵挂那位比自己大11岁的哥哥李太白。当然,牵挂时时常有,但这一年尤为深切,为啥?因为就在前一年,李白因为参加永王李璘幕府案受到牵连,已经被下了大狱了。

公元759年,杜甫与李白不相见已经14年有余了,曾记否:当初梁园诗酒相聚多欢畅,当初山东携手同行多豪情,可如今,两个老头皆已暮年,他们该想的不再是斛筹交错,而该担心担心身体是否还能吃得消。恰逢此时,身体每况愈下的李白又蹲了号子,杜甫不禁心生忧虑:我李大哥挺的过去吗?

千秋万岁名出处,李白还没去世怎么杜甫就写悼亡的诗?

杜甫的忧虑并非没有道理。如果从上帝视角来看这件事,李白死于公元762年,生命仅剩不到三年,那么可想而知在759年58岁的李白,狱中日子一定不好过。就在这时,朝廷又发出一纸公文,要将原本在江西省服罪的李白再贬至夜郎,这就是著名的流放夜郎事件。

夜郎是什么地方?我们都听过夜郎自大的成语,可那是在汉代,夜郎尚且有些繁荣,但在唐代,夜郎可以说是一个荒远偏僻的不毛之地,凡被贬者大多都是有去无回,流放夜郎就是被间接地宣判了死刑。消息传到杜甫这里,子美不禁泪湿满襟,自己一生的文学标杆和精神偶像,难道就这么没了?

千秋万岁名出处,李白还没去世怎么杜甫就写悼亡的诗?

那几天,杜甫是天天地夜不能寐,因为只要一闭上眼仿佛就能看到李白,看到与李白一起度过的点点滴滴,那份痛苦就别提有多痛苦了。而且,自从被贬夜郎之后,李白再无消息传出,杜甫只好做了最坏的打算:大哥已经遭遇不幸。于是,他挥笔写下一组诗,了以凭吊。

《梦李白·其二》

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三夜频梦君,情亲见君意。

告归常局促,苦道来不易。江湖多风波,舟楫恐失坠。

出门搔白首,若负平生志。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

孰云网恢恢,将老身反累。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

《梦李白》共有二首,其一主要描写二人的”死别”,这首则是赞美李白之”身后”事。像播放幻灯片一样,杜甫用两句一屏的方式,将李白的一生叙述了出来。

千秋万岁名出处,李白还没去世怎么杜甫就写悼亡的诗?

“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这一句非常有名,小解认为可称得上是总结李白最好的千古名句之一:京都之中充斥着高冠华盖的权贵,而如此高洁如此踌躇满志的你却是如此的憔悴。显然,杜甫在为李白打抱不平,一个拥有绝世才华的诗仙,没有得到高官厚禄也就罢了,竟沦落到至夜郎等死的境地。

李白的诗歌如梦如幻,可实际上李白自己最想要得到的却是政治功名,虽然我们都知道他的政治才能真的一般,因此才说其实李白是寂寞的,是孤独的。而杜甫是真正懂李白的人,他明白李白骨子里的诉求,所以他才写出这样的句子,而这句子就是对李白人生最好的总结。

千秋万岁名出处,李白还没去世怎么杜甫就写悼亡的诗?

“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这两句诗的意思是:你的诗名将千秋万代地流传,可是生前却是这般地悲凉孤寂。由此可见,杜甫创作这首诗的时候,是以一位凭吊者的身份写的,他以为李白死了。而如果李白真的死了,或许它可以成为对李白最好的悼亡诗。不过,李白命大,在途经白帝城时遇到了大赦,没死成。

我们可以仔细品味一下杜甫的幻灯片:告别的悲伤、流浪的孤独、时光的搔头更短以及被捕的辛酸,这场景好像在哪里见过,就好像是在李白的追悼会上,作为出席嘉宾的杜甫念的悼念演讲稿。在这之后,杜甫也未再见李白,小解认为这未尝不是一种幸运,否则二人再见时将这首诗一摆,那画面该有多尴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7870133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4-02-01 10:23:53
下一篇 2024-02-01 10:27:11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