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活 一书共有多少字?成书背景主题思想

《复活》(Воскресение)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于1889-1899年间创作的长篇小说1,1900年在俄国出版2。

小说创作时,俄罗斯社会正处于急剧变化的状态3,托尔斯泰本人也在经历思想危机后完成了观念转向4。小说取材于托尔斯泰的友人科尼所遇到的真实案例5与托尔斯泰早年的个人经历6。小说的女主人公玛丝洛娃以半养女半女仆的身份在一对地主姐妹家长大,年少时曾与主人的侄子聂赫留朵夫相恋,但两年后被返回庄园的聂赫留朵夫诱奸,因为怀孕而被驱赶出家门,后沦为娼妓,遭人陷害并被送上法庭,而陪审团中的一员正是聂赫留朵夫。聂赫留朵夫见到玛丝洛娃后,良心发现,深感她痛苦的来源正是他犯下的罪孽。他为替玛丝洛娃申诉而四处奔走,并抛家弃产跟随玛丝洛娃流放到了西伯利亚。两人的灵魂都在这一过程中实现了救赎,完成了“复活”。

《复活》体现了托尔斯泰在不否认宗教的前提下反对教会的宗教道德7和以“宽恕一切”、“不以暴力抗恶、道德上的自我完善为内涵的托尔斯泰主义8,并对俄国贵族阶层和沙皇政府各级官僚及其机构加以揭露和批判1。《复活》的出版导致了托尔斯泰被逐出教会,为此,托尔斯泰给沙皇写了一封公开信进行回应,在信中对俄国的国教和政府专制进行了谴责。2小说出版至今产生了诸多衍生作品,如法国作曲家阿尔伯特·鲁塞尔的交响乐《复活》(1903年)9、意大利作曲家佛朗哥·阿尔法诺的歌剧《Risurrezione》(1904年)10,电影《复活(Воскресение)》 11等。

成书背景

时代背景

19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俄罗斯社会急剧变化,发生了很多对俄罗斯民族的命运产生深刻影响的事件。这一时期,资本主义经济迅速侵入农村,宗法制经济急剧瓦解,大批农民纷纷破产,流入城市,沦为资本家的廉价劳动力。同时,由于俄土战争的爆发和连年歉收,成千上万的农民死于战争和饥饿。农民运动风起云涌。3这些重大历史事件都引起了托尔斯泰极大的关注,并引发他不断思考解决农民问题和社会问题的方式和途径。12

个人背景

托尔斯泰1880年之后的作品迥异于其早期所有创作,在此之前,托尔斯泰的学说属于保守阵营。其作品《战争与和平》和《安娜·卡列尼娜》均首发于保守派卡特科夫的杂志,其最亲近的朋友是出名的保守派诗人费特和批评家特拉霍夫。但在《安娜·卡列尼娜》最后一部中,某种不断增强的焦虑已充分显现,反映了托尔斯泰彼时经历的思想危机,而步出这一危机的托尔斯泰则已经是一位布道新的宗教和伦理学说的先知4。思想转变之后的托尔斯泰的思想,可归结为生活原则对理性的认同:他将绝对的善等同于绝对知识,认为知识是善的必要基础,此类知识人人都有,却被文明和诡辩的毒雾遮蔽扼杀,人们需要去做的仅仅是去倾听心底的良心声音13。托尔斯泰最终认定,借助良心发挥作用的道德法,和万有引力或其他科学法则一样,是一种具有严格科学意义的法则。他的宗教是一种利己主义式的宗教,即没有上帝,只有人内心的道德法则,善行的目的在于内心的平静,而对同类的爱仅仅是这一道德法则的后果。《复活》就是其思想转变并定型后写作典型作品,聂赫留朵夫的“复活”,就是为了使其生活符合道德法则,主人公的目的在于摆脱良心的不愉快反应14。

1900年初,《复活》出版,小说出版的直接目的是为了帮助“反仪式派”教徒。他们因宗教信仰与习俗和俄罗斯正统东正教会不同,而受到了教会的迫害。托尔斯泰对他们的遭遇深表同情,抽出工作收入的一部分,用来资助教派成员移民到加拿大。2

真实原型

和许多经典作品一样,《复活》中的故事也有真实事件作为原型。托尔斯泰的朋友科尼是彼时俄国司法界的知名人士,他曾接触过一桩与《复活》情节相似的案件1:一个男人向他寻求法律援助的时候,坦言自己年轻时勾引了一个漂亮的16岁孤女并使其怀孕,这位孤女在尝试过各种可能的谋生路径后成为了妓女,并因为从醉酒的客人那里偷钱而被捕。男人偶然成为了审理这桩案件的陪审团成员,他意识到自己行为的不公,决定娶那个被判刑四个月的女孩。最后两人结为夫妇,但在女孩服刑期满后不久,她就因斑疹伤寒而去世。5托尔斯泰本人也有类似的经历:他在青春期曾经与姑姑家的女仆加莎私通。他在去世前不久曾告诉他的传记记者,他年轻时勾引加莎犯下了这一罪行,最后加莎被赶走之后死去。6

基于个人经历,托尔斯泰听说科尼这一故事之后,对其印象深刻并且很感兴趣,并通过彼留科夫向科尼提出将故事材料转让给他的请求。在得到允许之后,托尔斯泰在次年开始动手写作。除了主角,小说中所涉其他人物、事件,很多也都有所根据。托尔斯泰在创作过程中进行了广泛而详细的调查研究,查阅了大量档案资料,并进行多次修改1。例如,仅仅是关于卖淫的书,托尔斯泰就阅读了六本。他还咨询了许多法律程序方面的专家,参观了监狱,并与罪犯进行了交谈。5《复活》的创作过程贯穿1889年到1899年,托尔斯泰在期间六易其稿,许多情节也发生了改变。例如,托尔斯泰原本打算在结尾处让玛丝洛娃与聂赫留朵夫重归于好后结为夫妻,但经过考虑后还是否定了这个设想,最终改为了玛丝洛娃拒绝聂赫留朵夫而选择西蒙松的结局。1

内容情节

玛丝洛娃是两位地主姐妹家女仆的私生女,后被姐妹俩收养,作为侍女服侍她们。在她还是少女的时候,与主人家的侄子聂赫留朵夫彼此相爱。然而,聂赫留朵夫在离开姑姑们的庄园之后,由于酗酒和赌博变得堕落。两年之后,聂赫留朵夫重新回到姑姑们的庄园,诱奸玛丝洛娃并使其怀孕,造成了她被姑姑们赶出庄园的后果。玛丝洛娃在尝试各种可能的生存路径后,不得不选择沦为娼妓,后来又遭人诬陷,被指控谋财害命而身陷囹圄。在法庭上,聂赫留朵夫作为陪审员参加了对玛丝洛娃的审判。玛丝洛娃不幸的遭遇,使聂赫留朵夫深为震动,意识到玛丝洛娃的全部不幸都要归咎于自己不道德的行为。由于逐渐认识到自己罪孽深重、灵魂肮脏,聂赫留朵夫在良心责备之下决计痛改前非,三次前往监狱探望玛丝洛娃,并见到了其他囚犯。他决定放弃自己的财产,将其所有权交给农民;向玛丝洛娃认罪并决定娶她为妻,四处奔走,为玛丝洛娃伸冤。最后,聂赫留朵夫跟随玛丝洛娃流放到西伯利亚,而玛丝洛娃拒绝了他的求婚,并和另一个政治犯结合。聂赫留朵夫祝福了她的婚姻,但仍然和罪犯们生活在一起,继续寻找自己的心灵救赎。1

人物形象

聂赫留朵夫

聂赫留朵夫不仅扮演着鞭挞上层社会的角色,更是托尔斯泰个人道德理想的寄寓。7聂赫留朵夫在最初的时候怀揣着理想主义,但军队经历和上流社会放荡风气的浸染让他失落了曾经的理想,随之而来的是精神危机、道德痛苦和对生命意义的强烈追求。这也是托尔斯泰自己经历过的一场思想发展模式。5他在被腐蚀后,身上“动物的人”压倒了“精神的人”,勾引并抛弃了玛丝洛娃。15

聂赫留朵夫精神复活的历程,从他意识到自己对玛丝洛娃所犯下的罪恶开始。聂赫留朵夫在为玛丝洛娃减刑而奔走之前,曾三次前往监狱探望玛丝洛娃,这三次探望是聂赫留朵夫个人道德完善并升华的过程。他逐步意识到了自己对玛丝洛娃所犯下的罪孽,坚定自己赎罪的愿望,促进了其真正意义上走上道德完善和批判社会之恶的道路。7在为玛丝洛娃奔走的过程中,聂赫留朵夫不仅看到了自己所犯下的恶,更清晰地观察到了整个社会的恶。7例如,他对一个偷窃脚垫的孩子所遭受到的判决表示愤慨,认为社会不仅不消灭犯罪的原因,还要通过惩罚孩子的方法来纠正这件事。15他对法院判决的愤恨,逐渐演变成了对人们所遭受的如监狱、教会等其他各种暴虐的愤恨,进而走向了“灵魂的扫除”,这在托尔斯泰看来,是聂赫留朵夫形象发展中最重要的因素。15

除了意识到自己对玛丝洛娃所犯下的罪恶,聂赫留朵夫对人民态度的转变也是其灵魂逐渐复苏的标志。他致力于改善农民地位,将自己的土地分发给农民,改变自己对私有财产的拥有这一状态。7

聂赫留朵夫达到真正的精神复活是以其在小说最后一章读福音书为标志的。通过基督对彼得做出的答案,聂赫留朵夫领悟了“要永远宽恕一切人”并“宽恕无数次”的道理,在读福音书中找到了拯救自我罪孽的处方。7在托尔斯泰的札记中,曾经记录了他打算继续写聂赫留朵夫农民生活的计划,将聂赫留朵夫完全转变成一个“托尔斯泰主义者”,但最终没有写成。16

玛丝洛娃

玛丝洛娃是托尔斯泰文学作品中首次出现的属于社会下层百姓的主人公形象。7托尔斯泰也通过塑造玛丝洛娃的形象,描绘她在自我修养的精神上的“复活”历程,进而展示自己对人的行为的问题的思考。16

玛丝洛娃是未出嫁的女农奴的私生女,在出生后被母亲的主人地主姐妹所收养,拥有养女和侍女的双重身份。玛丝洛娃的少女时期纯洁、天真,醉心于屠格涅夫和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对人们怀着无限的信任。被聂赫留朵夫勾引、怀孕并遗弃后,她被赶出家门,孩子也在出生不久后去世。她曾试图向聂赫留朵夫求助,但最终失败。痛苦与精神空虚使她最终选择了堕落,妓院的生活更使她陷入精神愚昧的状态。16

在聂赫留朵夫第二次去监狱见到玛丝洛娃并提出要与她结婚时,她愤怒地斥责了他,这种愤怒的爆发是玛丝洛娃精神转变的第一个征兆,意味着她的观念与处事原则开始松动,麻木的心灵开始复苏。她逐渐对自己曾经习惯的生活产生了厌恶感,并决心做一个新人。17聂赫留朵夫的所作所为也逐渐打动了玛丝洛娃,促成了玛丝洛娃的复活。在入狱之后,玛丝洛娃也从她的狱友们,特别是政治犯中,体会到了何为人的真正尊严。5

玛丝洛娃一开始拒绝了聂赫留朵夫的求婚,她认为聂赫留朵夫在人间的时候从她的身上获得快乐,现在又要通过拯救她来换取自己通往天堂的救赎。18但再后来,她对聂赫留朵夫的憎恨逐渐被相反的感情所代替,她拒绝同聂赫留朵夫结婚,只是因为她认为与他结婚对他是一种不幸。19

在通往流放地的道路上,玛丝洛娃接近了政治犯西蒙松和玛丽亚·巴甫洛芙娜,被他们崇高的道德品质所感染,并坚决地向着“复活”的方向迈进,选择了与西蒙松结合。在此时,玛丝洛娃身上“精神的”因素已经战胜“肉欲的”因素,她完成了由不信神的阶段向“复活”的新的生活的迈进。19玛丝洛娃是托尔斯泰“爱”和“宽恕”的体现者,是“不以暴力抗恶”和“道德上自我完善”的化身。她最后在精神上的复活,体现了托尔斯泰道德学说的力量。20

主题思想

宗教道德

《复活》通过激情的批判宣扬了托尔斯泰的宗教道德学说。托尔斯泰在自己的宗教哲学中坚持“精神的基督教”的立场,反对一切圣迹崇拜。在《复活》第一部第三十九章以及第四十章中,托尔斯泰即对这样类似的“渎神法术”作了细致描写与激烈批判。他通过对礼拜场面的描绘,表达了教会人士所做的圣事是对基督教学说的实质(即告诉那些处在蒙昧状态下的人们追求自身的解放)的掩盖这一思想。不过,托尔斯泰虽然借此表达了对教会伪善的批判,却没有否定宗教。在《复活》中,托尔斯泰通过对沙皇专制下警察、监狱等暴力机关暴虐行为的揭露,宣扬了他宗教道德哲学的核心——不以暴力抗恶的学说。7同时,《复活》通过对小说主人公复活历程的描写,也传达出托尔斯泰追求道德自我完善与博爱、批判社会罪恶、为别人的福利服务、以福音书作为拯救罪孽深重社会的良方等宗教道德理想。7

现实批判

《复活》在思想层面超出了一般的爱情小说,而对社会现实进行了揭露与批判,具有政治教育意义和历史意义。书中反映了第一次俄国革命前夕农民与贵族之间的尖锐矛盾,以及革命运动已经山雨欲来的形势。作者站在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对俄国贵族阶层和沙皇政府各级官僚及其机构加以揭露和批判,展现了军队的腐化堕落、法庭监狱以及教会的重重黑幕,抨击了土地私有制,因而被列宁称为“最清醒的现实主义”。1

托尔斯泰主义

《复活》中,男女主角的复活道路是不同的,但作者认为他们的精神归宿是一致的,即“博爱”与“宽恕”。托尔斯泰通过男女主人公“复活”的描写,强调了“道德的自我完善”在改造人与社会中的重要作用。17在聂赫留朵夫看来,社会的一切罪恶都源于“爱”和“宽容”的缺失,只要每一个社会成员都按《福音书》的戒律形式,用“爱”和“宽容”来对待他人,就能建立起稳定、和谐的社会关系。这种“宽恕一切”、“不以暴力抗恶”和“道德上自我完善”就是托尔斯泰主义的内涵,它体现出一种超越阶级的博爱精神,代表着人类精神自我完善的最高境界。8而玛丝洛娃的复活,不仅受到聂赫留朵夫赎罪行动的影响,还受到了政治犯纯真美好的精神力量的感染,如和平社会主义者玛丽亚·巴甫洛夫娜的友谊和民粹派成员西蒙松的爱情,这使得玛丝洛娃的心灵走向了宁静与超脱。21

艺术特色

逼真细节

《复活》在叙事手法上依然采用了托尔斯泰早期小说的叙事方法,小说中有和《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同样丰富精确的现实主义细节。这些细节既增添了作品的真实感,也为文中人物带来了饱满完整的生命与活力。例如,对聂赫留朵夫和玛丝洛娃第一次纯洁恋爱的描写,是小说中最精彩的部分之一,它那种朦胧而精巧的特点,将《战争与和平》中娜塔莎少女般的爱情变成了青春幻梦中难以言喻的诗歌。在乡村教堂复活节礼拜这一场景下,年轻的男女主人公在俄罗斯习俗里传统的问候“基督复活了”之后,带着一种混合了宗教色彩的喜悦和对彼此的钟爱的感情相互亲吻,这样的描写相当富有感染力。此外,托尔斯泰对审判场景的描写、对莫斯科和彼得堡上流社会的描绘,以及对罪犯向西伯利亚的流放路途的场面处理等等,也有许多富有真实感的细节。522

心理描写

心理描写是《复活》一书较为突出的特点。托尔斯泰的心理分析技术较为精湛,往往擅长细腻地表现人物隐秘的心理活动和思想变化的复杂过程。《复活》中托尔斯泰通过细致的心理描写展现了人物复杂微妙的内心世界。例如,通过展现聂赫留朵夫在法庭上和玛丝洛娃重逢的心理活动,细致地表现了他怜悯与内疚、同情与自责相交织的心情。他既不敢承认自己的身份,也不能逃避良心的审判,内心充满羞愧、懊悔、厌恶、烦躁、恐惧与愤怒,增强了描写的真实感。20

辛辣讽刺

《复活》的讽刺手法运用颇具特色,或是通过作品中人物的相互挖苦来达到讽刺目的,或是通过人物的自身矛盾来嘲笑达官贵人的愚蠢,或是通过人物的语言、行为之间的前后矛盾来揭露人物的伪善品质。20例如,在审判时,托尔斯泰笔下的庭长、法官、检察官、书记官,都并不关心案情的是非曲直,而是一心想着个人私事,但却都摆出一副公正无私、认真负责的面孔。又如,小说中的柯察金先生被作者描写为长着“牛样的、神气活现的,浑身是肉的身材““肥厚的脖子”“布满血丝的眼睛”,突出了人物的残忍与伪善。23讽刺艺术的运用增强了作品的艺术魅力与社会批判价值20,蕴含深刻的社会内容与人生哲理。23

对比技巧

《复活》中特意运用了大量的对比技巧,如生机勃勃的自然环境与都市环境之间的对比、贵族地主骄奢淫逸的生活与农民的赤贫之间的对比、上层阶级外表的冠冕堂皇与内心的卑鄙残忍之间的对比、玛丝洛娃少女时期的纯洁天真与妓女时期的麻木不仁之间的对比等等。这些对比使作品的主题更加鲜明,人物形象更个性化,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20

作品影响

俄国影响

《复活》的出版导致了托尔斯泰被逐出教会,为此,托尔斯泰给沙皇写了一封公开信进行回应,在信中对俄国的国教和政府专制进行了谴责。2出版的《复活》也遭到了俄国审查员的审查,几乎没有哪一章逃过了审查员的眼睛,其中对俄罗斯东正教教会的亵渎性讽刺与对西伯利亚囚犯待遇的揭露都难以得到容忍。据统计,托尔斯泰在文本中共做了497处修改或删除。直到1936年,完整而未经修改的俄文版本《复活》才得以出版。5在苏联时期,《复活》作为一部重现19世纪之交环境的社会意识形态的小说,在苏联评论界获得了极大的赞誉。24

世界影响

《复活》最初的销量超过了托尔斯泰早期的小说,甚至一度超过《战争与和平》。18由于其所选主题的尖锐,其刚刚发行之时,就被翻译成了欧洲其他主要语言一并发行出版。6再加上《复活》是托尔斯泰二十年来首次出版长篇小说,更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强烈关注。1900年,仅在德国就有12种不同的译本;在1899到1900年期间,法国就共有15个经过授权和未经授权的版本。5

作品评价

威廉·詹姆斯称:“(在俄国的小说中)我深深受到两本书的触动,一本是托尔斯泰的《复活》,另一本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卡拉马佐夫兄弟》。对我而言,这两本书中的人物仿佛来自另外一个星球。在那里,一切的事情都与这里不同,但是更好。他们意外降临在地球,并为此而感到恼火和受到侮辱。他们身上有一些孩子气的天真,让人想起那些坚信自己能发现一切事物本质的最真诚的炼金术士。”25

布赖恩·奥尔迪斯称复活是“羞耻和困惑之中的甜蜜与光明”,并说:“在托尔斯泰的作品中,没有其他任何作品能够激发(世人)如此极端的诋毁和认可。我向对它奉献的精力和晚年的托尔斯泰鞠躬,他像一台强大的发动机,使我们得以提升。”18

德·斯·米尔斯基则认为:“认为《复活》是衡量托尔斯泰后期创作天赋之标尺,这一看法不妥,《复活》应被视为他最不成功的作品之一……《复活》并非一部完美的作品,因为源自《福音书》的大量道德观念并未有机地融入作品的构成……《复活》是对托尔斯泰及其学说最为乏味的展示。”22

爱德华·瓦西奥莱克认为:“托尔斯泰的教育倾向从未像《复活》中那样具有如此巨大的比例……也从未对他的艺术构成过如此严重的威胁。”24

译本信息262728

出版日期 出版社 译者
1983-111990 上海译文出版社 草婴
2001-112011-2 北京燕山出版社 王景生
2004-82012-12008-5 上海文艺出版社 草婴
2009-22009-5 光明日报出版社 李辉凡
2006-82010-82011-1 上海译文出版社 安东 / 南风
2011-10 湖南文艺出版社 石枕川
1992-22013-11 译林出版社 力冈
2014-9- 上海三联书店 草婴
19791989-1019922008-92012-52015-72018-5 人民文学出版社 汝龙
2015-9 中国文联出版社 李辉凡
2016-8 天津人民出版社 力冈
2018-9 浙江文艺出版社 刘文飞
2019-10 时代文艺出版社 草婴
2020-1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力冈
2020-9 2022-1 人民文学出版社 草婴
2021-12 上海人民出版社 力冈

衍生作品

相关电影

名称 类型 时间 国家 语言 导演 编剧 主演
Katyusha Maslova29 电影 1915 俄罗斯 俄语 彼得·查迪宁 娜塔莉亚·利申科
Resurrection30 电影 1931 美国 英语  埃德温·卡威尔 Finis Fox 约翰·博尔斯 / 卢普·韦莱斯 / 南斯·奥尼尔 / 乔治·欧文 / Rose Tapley / 桃乐西·弗洛德
复活 We Live Again31 电影 1934  美国 英语  鲁本·马莫利安  马克斯韦尔·安德森 / 列夫·托尔斯泰  弗雷德里克·马奇 / 安娜·斯坦
爱怨峡The Straits of Love and Hate32 电影 1937 日本 日语 沟口健二 川口松太郎 / 沟口健二 / 列夫·托尔斯泰 / 依田义贤 山路文子 / 清水将夫
复活 Воскресение 11 电影 1960 苏联  俄语  米哈伊尔·施维采尔  叶夫根·加布里洛维奇 / 米哈伊尔·施维采尔 / 列夫·托尔斯泰  塔玛拉·肖明娜 / 耶夫基尼·马特维耶夫 / 帕维尔·马萨尔斯基
复活 Resurrezione33 电影 2001 意大利 / 德国 / 法国 意大利语 / 俄语  保罗·塔维亚尼 / 维托里奥·塔维亚尼  保罗·塔维亚尼 / 维托里奥·塔维亚尼  斯特凡妮娅·罗卡 / Timothy Peach / MarieBäumer / Cécile Bois

其他作品:

法国作曲家阿尔伯特·鲁塞尔的交响乐《复活》(1903年)9

意大利作曲家佛朗哥·阿尔法诺的歌剧《Risurrezione》(1904年)10

斯洛伐克作曲家Ján Cikker的歌剧《Vzkriesenie》(1960年)34

美国作曲家托德·麦克弗的歌剧《复活》(Resurrection).(1999年)35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7870133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3-12-23 10:02:22
下一篇 2023-12-23 10:05:48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