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40多岁的辛弃疾遇见了年近40岁的唐恬,一定会老泪纵横,感叹知音人原来在八百年后。
唐恬是谁?
你可曾听过央视开年剧《人世间》的主题曲?
你可曾听过王菲唱的《如愿》?
你可曾听过毛不易唱的《无名的人》?
你可曾听过于文文唱的《体面》?
你可曾听过2009年《快乐女声》的主题曲《唱得响亮》?
没错,她就是与陈奕迅有9年之约的《孤勇者》的作词人唐恬。

她曾是一个平凡的80后,却活出了不平凡的人生。2005年,喜欢文学的她,误打误闯撞进了天娱传媒,开始为超级女生填词,走上了作词人的道路。
在长沙工作了四年后,被调往北京分公司。她孤身一人,在一座陌生的城市摸索,忙碌,无助,又茫然,不知道自己选的路是否有未来,更不知道未来会经历什么。直到慢慢适应了异乡的节奏,才重新找回生活的激情。
但很不幸,2009年,就在大年三十那天,她被查出鼻咽癌,在病床上,她哭着写下了很多未了的心愿,其中有一个梦想,是为陈奕迅写首歌。
化疗期间,她坚持在病床作词,写下这首:“荣幸,我痛了就哭,我哭了就睡,这平凡的卑微,天大的滋味;你能否了解被狠狠摔碎,因为这痛觉都想说谢谢,人生我怎么爱都都不怕闷,怎么玩都要够本,我不是泡沫,我多荣幸我可以活,苦难是什么?够不够用来唱歌!”
父母为了帮她实现愿望,在《中国梦想秀》朗读了这首歌词,她的故事,她的歌词感动了无数网友,微博很快发起了一场@陈奕迅的网络传音热潮,最终盼来了陈奕迅的作词邀请,有了这首火爆全网的《孤勇者》:

他们说要戒了你的狂,就像擦掉了污垢;他们说要顺台阶而上,而代价是低头;那就让我不可乘风,你一样骄傲着,那种孤勇,谁说对弈平凡的不算英雄。爱你孤身走暗巷,爱你不跪的模样,爱你对峙过绝望,不肯哭一场,爱你破烂的衣裳,却敢堵命运的枪,爱你和我那么像,缺口都一样。去吗?配吗?这褴褛的披风!战吗?战啊!以最卑微的梦,致那黑夜中的呜咽与怒吼,谁说站在光里的才算英雄?
如果说这首歌能唱出现代人追求理想的孤勇与不甘,那么,它更能穿越时空,唱出古人的力挽狂澜与壮志未酬。
正如南宋名将辛弃疾将一颗热血寄于国家,却未曾得到朝廷的重任,面对外敌入侵,主战派的他,屡创功绩,不惧朝廷势力,极力与主和派抗争,反遭到弹劾。人到中年,才四十岁出头,就被撤掉官职,无奈之下,度过了整整二十年的归隐生活。

他的一生大起大落,却始终心系民族安危。即便是到了中秋之夜,别人举杯欢庆,他却举杯消愁,写下了这首《一剪梅·中秋无月》:
忆对中秋丹桂丛,花在杯中,月在杯中。今宵楼上一尊同,云湿纱窗,雨湿纱窗。
浑欲乘风问化工,路也难通,信也难通。满堂唯有烛花红,杯且从容,歌且从容。
回忆那年中秋,丹桂丛中,赏花饮酒,杯中可见花,也可见月。而今夜,杯酒之间,不见月,也不见花。只见愁云密布,纱窗沾着泪珠,想必是老天在哭泣,为这乱世伤心难过。

趁着醉酒时,他想乘风,直奔九霄云外,去问一问天公,无奈,那路难行,那心声难通。酒席之上,借着烛台的红光影只,一杯接一杯地喝,把这首壮志难酬的歌,继续唱响。
他的悲愤,他的遗憾,他的无奈与妥协,都藏在了这首词中。或许,他的期待,很难在当时得到回响,或许,他的理想到死的那天,都守了个寂寞。或许,他并没有想过,在800年后的今天,会有一女子,用一首英雄的赞歌,来回应他当时的困惑:战吗?战啊!以最卑微的梦,致那黑夜中的呜咽与怒吼,谁说站在光里的才算英雄?
当然,他可能从来没想过要当英雄,只是在南宋那个连皇帝的信仰都在左摇右摆的时代,世间需要像辛弃疾这样的爱国将士。只可惜,他非但得不到支撑的力量,还要与奸臣对峙,那条守护家国安定的路,难于上青天。

我想,是前世念念不忘,后世必有回响,诗词与歌词之间,跨越历史的长河,迎来了当下的统一与盛世。
现如今,即使无月的中秋,即使中秋之日,可能会赶上台风天。人们还是照常欢聚,在推杯换盏之际,杯中见花,杯中也见笑颜,人们从容地一饮而尽,也从容地唱着花好圆月。
不管朝代如何更替,人们在追求理想的道路上,同样会遭遇挫败,经历委屈与磨难,有时,还会奔跑跌倒,狼狈不堪,甚至会被现实折磨得怀疑人生。
可那又如何,今天你的失败与惨痛,都不等于人生的终结。如果,你此刻感到孤独与绝望,那这个世界绝不只有你一个人孤独着,绝望着。还有很多人同你一样,走着最难的路,朝着光的方向,去寻找希望。

假如暂时找不到光,那就让自己活成一束光,如唐恬那般,以自己热爱的方式,去抚慰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