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是几月几日,什么是秋分

秋分(英文名:Autumn Equinox)1,秋分古时被称为“祭月节”,2是二十四节气第十六个节气3,在每年的公历9月23日前后4,农业上正是秋收、秋耕、秋种的“三秋”大忙时节。5秋分之日,太阳黄经180度,昼夜平分。6日照发生变化,阳光直射赤道,从此时起,阳光直射的位置由赤道向南半球转移,北半球开始昼短夜长。6

秋分意味着正式进入秋季。7中国大部分地区天气会逐渐的转凉,夜晚的温差更是逐渐拉大。8在农业上要做好预防初霜冻防寒露风和防洪。9

秋分之日,秋分时节要早睡早起。10要特意防止“寒气”进入体内。11保健饮食上要注意预防秋燥。饮食上要注意多吃一些清润、温润为主的食物。12

古代把秋分分为三候,即:一候雷始收声,二候蛰虫坯户,三候水始涸。13从秋分起,大雁开始南飞,候鸟开始迁徙。14秋分习俗很多,如竖鸡蛋、秋祭月、吃秋菜、添秋衣、品秋蟹、送秋牛、粘雀子嘴等。15162018 年国务院同意将每年秋分设立为“中国农民丰收节”。1718

节气由来

节气是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期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19根据地球在黄道(即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的位置变化把一年分成二十四节气。即把太阳周年运动轨迹划分为24等份,每一等份为一个节气,始于立春,终于大寒,周而复始。20二十四节气指导着传统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是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重要载体。19

秋分曾是中国传统的祭月节,据史书记载,早在周朝就秋分祭月,12故此古时被称为祭月节,2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六个节气,和春分均是中国古代最早确立的节气。在每年的公历9月23日前后,14汉代董仲舒所著《春秋繁露》中说:“秋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21秋分这天正好在秋季的中间,有着平分秋色的意思,故称秋分。4秋分之日,日照发生变化,太阳黄经180度,阳光直射赤道,昼夜平分,从此时起,阳光直射的位置由赤道向南半球转移,北半球开始昼短夜长。6如果正处在北极或南极点,则能见到太阳在地平线处完美“转圈”的奇景。14

物候现象

秋分是几月几日,什么是秋分

中国古代把秋分分为三候,即:一候雷始收声,二候蛰虫坯户,三候水始涸。13在中国,五天为一候,秋分的三候变化,是自然的渐变过程,也是自然的气象标志。22

秋分这天雷始收声。古人认为雷是因为阳气盛而发声,秋分后阴气开始旺盛而不再打雷了,呼应半年前春分时节的“雷乃发声”,从鸣响的震惊,回归收声的安静,节气里的物候有来自去。14

五天之后,蛰虫坯户。坯字是细土的意思,7由于天气变冷,蛰居的小虫开始藏入穴中,并且用细土将洞口封起来以防寒气侵人,准备冬眠,这一蛰伏,就要等到来年惊蛰雷动,才又会破土而出。21

秋分是几月几日,什么是秋分

再过五天,候水始涸。此时降雨量开始减少,由于天气干燥,水气蒸发快,所以湖泊与河流中的水量变少,一些沼泽及水洼处便处于干涸之中。23

到了秋分,气温降低的速度明显加快,东北地区见霜已不足为奇。在南方,则是“秋风起, 蟹脚痒;菊花开,闻蟹来”,正是赏菊品蟹hshiji。24从秋分起,大雁开始南飞,候鸟开始迁徙。14

气候特点

秋分以后,随着太阳位置南移,夜长昼短,地面接收的太阳辐射能减少。25秋分到了,意味着正式进入秋季。7常言说:“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好穿棉”7,到了此节气,中国大部分地区都开始进入凉爽的秋季,南下的冷空气与逐渐衰减的暖湿空气相遇,降雨会带走地面的热量,降低地表气温,因此,秋分后天气会逐渐的转凉,夜晚的温差更是逐渐拉大。8中国长江流域及其以北的广大地区,均先后进入了秋季,日平均气温都降到22℃以下,北方冷气团开始具有一定的威力,大部分地区雨季刚刚结束,晴空万里,秋高气爽。在西北高原北部,日最低气温降到0℃以下,开始降雪。26南方大部分地区雨量明显减少,暴雨、大雨一般很少出现;不过,降雨日数却反而有所增加,常常阴雨连绵,夜雨率也较高。27

农事活动

秋季降温快的特点,使得秋收、秋耕、秋种的“三秋”大忙显得格外紧张。农谚说:“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5华北地区已开始播种冬麦,长江流域及南部广大地区正忙着晚稻的收割,抢晴耕翻土地,准备油菜播种。秋分棉花吐絮,烟叶也由绿变黄,正是收获的大好时机。秋分时节的连绵阴雨也是影响“三秋”正常进行的主要不利因素,会使即将到手的作物倒伏、霉烂或发芽,造成严重损失。2826

秋分时,农业首先上要做好预防初霜冻的工作。秋分时节,由于冷空气的入侵,温度骤降,当气温在短时间内下降到农作物生长所需要的最低温度以下时,容易出现农作物遭受冻害的现象。其次是做好预防寒露风的工作,秋分前后,是晚稻抽穗扬花期,此期间最怕秋季低温来临,日平均气温连续三天以上小于或等于23℃时,对杂交晚稻抽穗扬花很不利,称为“秋季低温”;日平均气温连续三天以上小于或等于 20℃时,对晚稻抽穗扬花很不利,称为“寒露风”。三是防洪不可懈怠。秋分前后北方已有较强冷空气侵入,而台风和热带气旋也不示弱,两者结合,有可能产生暴雨和大暴雨,造成洪涝灾害,应注意防范。9

节气风俗

秋分是几月几日,什么是秋分

昼夜均而寒暑平,秋分是个美好的节气,天气微凉舒适,宜活动,民间自然就多了许多秋分习俗。如竖鸡蛋、秋祭月、吃秋菜、添秋衣、品秋蟹、送秋牛、粘雀子嘴等。15162018 年国务院同意将每年秋分设立为“中国农民丰收节”。1718

吃秋菜

在岭南地区,昔日四邑(现在加上鹤山为五邑)的开平苍城镇的谢姓,有个不成节的习俗,叫做“秋分吃秋菜”。“秋菜”是一种野苋菜,乡人称之为“秋碧蒿”。逢秋分那天,全村人都去采摘秋菜。在田野中搜寻时,多见是嫩绿的,细细棵,约有巴掌那样长短。采回的秋菜一般家里与鱼片“滚汤”,名曰“秋汤”。有顺口溜道:“秋汤灌脏,洗涤肝肠。阖家老少,平安健康。”一年自秋,人们祈求的还是家宅安宁,身壮力健。29

秋分祭月

秋分是几月几日,什么是秋分

据史书记载,早在周朝,古代帝王就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习俗。30秋分是传统的“祭月节”。现在的中秋节则是由传统的“祭月节”而来。据考证,最初“祭月节”是定在“秋分”这一天,不过由于这一天在农历八月里的日子每年不同,不一定都有圆月。而祭月无月则是大煞风景的。所以,后来就将“祭月节”由“秋分”调至中秋。15

竖蛋

秋分是几月几日,什么是秋分

在每年的秋分那一天,世界各地都会有数以千万计的人在做“竖蛋”试验。这一被称之为“中国习俗”的玩艺儿,何以成为“世界游戏”,目前尚难考证。不过其玩法确简单易行且富有趣味:选择一个光滑匀称、刚生下四五天的新鲜鸡蛋,轻手轻脚地在桌子上把它竖起来。虽然失败者颇多,但成功者也不少。秋分成了竖蛋游戏的最佳时光,故有“秋分到,蛋儿俏”的说法。31

送秋牛

所谓“秋牛”,就是一张印着全国农历节气和耕牛图案的红纸,称为“秋牛图”。在秋分这天,能言擅唱的人挨家挨户送秋牛图,每到一家就说一些应景的吉祥话讨赏钱,这种活动也被称为“说秋”。32

粘雀子嘴

秋分这一天农民都按习俗每家都要吃汤圆,而且还要把不用包心的汤圆十多个或二三十个煮好,用细竹叉扦着置于室外田边地坎,名曰粘雀子嘴,免得雀子来破坏庄稼。29

放风筝

秋分期间还是孩子们放风筝的好时候。尤其是秋分当天。甚至大人们也参与。风筝类别有王字风筝,鲢鱼风筝,眯蛾风筝,雷公虫风筝,月儿光风筝,其大者有两米高,小的也有二、三尺。市场上有卖风筝的,多比较小,适宜于小孩子们玩耍,而大多数还是自己糊的,较大,放时还要相互竞争看哪个的放得高。29

节气养生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秋三月,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中医学认为,秋分之时,自然界的阳气由疏泄趋附向收敛闭藏转变,凡起居、饮食、精神、运动等方面皆不能离开“收养”这一原则。因此,秋季要特别重视保养内守之阴气,养精蓄锐,为严寒的来临作准备。3

秋分正是秋三月的中间时节,是阴阳之气较为平均的季节,气温下来,寒气上来,但地表的热气尚未散尽,所以要早睡早起。10

秋分一过,气温逐渐低走,加上时不时的一场寒雨,阴气逐渐茂盛,这一时期要特别注意防止“寒气”进入体内。一旦沾上“寒气”,感冒等流行病也进入高发期。尤其是晚上,昼夜温差很大,要特别注意添加衣服,减少户外逗留时间。日常如果有体寒的感觉时,用蜂蜜水加上姜调一碗“蜂蜜生姜茶”饮用。11

秋分时节,保健饮食上要注意预防秋燥。饮食上要注意多吃一些清润、温润为主的食物。12这一时期,要多食用萝卜,少吃辛辣的食物,可以减少天气带来的寒气,使身体保持在一个健康的状态。除此之外,小米、芝麻、核桃、糯米、乳品、梨、苹果,都是适合这个时节食用的粗粮果蔬。11

特别注意的是,由于天气转凉,秋分过后,肠道传染病、疟疾、胃病、哮喘等很容易复发,老年人和小孩是发病较高人群,要做好日常防护。11

相关文学

秋分农谚

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13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28
夏忙半个月,秋忙四十天33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33
粮食不到囤,管理莫松劲33天气要变,摘花莫慢33
秋分种小葱,盖肥在立冬33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好穿棉34
秋分到寒露,种麦不延误35秋分糜子寒露谷,到了霜降收秫秫35
八月雁门开,雁儿脚下带霜来27秋分收稻,寒露烧草32
秋分无生田,不熟也得割32

诗词作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7870133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3-09-17 06:34:05
下一篇 2023-09-17 06:36:04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