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人以为,中国最早的医院医学院
是20世纪初由西方传道士创办的
还有人说我国“医生”一词是19世纪末
日本明治维新时“引进”的外来词
要知道医院和医生的概念最早在
西周时期就已经出现。早在商代甲骨文中
已发现有记载关于疾病和医药。西周临床医学
开始分科建立较为完善的医政制度
西周周公旦《周礼天官医师》“医师,掌医之
政令《敦煌变文集欢喜国王缘》“便唤医师
寻妙药即求方术拟案(安)魂,”这里说的
“医师”就是医生的同义词于医生无二

中国医院的历史
国外最早的医院,约始于八、九世纪欧洲
最初是设立在教堂教会等地
而我国类似医院的组织,最迟在周代就有了
据《周书·五会篇》记载:周成王在成周大会的
会场旁,设过”为诸侯有疾病者之医药所居”
的场所这可视为我国医院的最早雏型
中国历史上在不同时期都出现过很多类似于
医院功能的组织和机构,但多为皆昙花一现
《汉书》卷一二《平帝纪》:「郡国大旱
蝗,民疾疫者舍空邸第,为置医药。」
这是中央政府在灾荒期间的临时举措
在性质和功能上其实就是所谓的公立医院了

其实在中国历史上出现的医院形式有很多
包括为行军打仗提供服务的“野战医院”
统治者阶级设立的“公立医院”以及私人设立的
“诊所”甚至还有公私合营和中外合营的“医院”
最值得一提的就是大文豪苏东坡
元佑四年,苏东坡任杭州太守,
捐献50两私帑,和公家经费合办安乐坊
三年医好一千多病人,是历史上第—个
公私合办医院。宋朝医院规模庞大
数量很多设备完善,并设卖药所也就是门诊部
后改名“和剂局”

中国“医院”的发展
在中国这个缺乏公民自治传统的社会里
医院的设置,常常需要借助政府行政力量
或宗教势力的帮助,除了大量政府行为外
僧团也逐渐开始涉足医疗组织建设
著名的佛教医院唐宋时期的悲田病坊和福田院
这些病坊已经有固定场所,有一定的经费来源
具有医院的外壳,但是其内在养成却频受打击
医院组织虽然屡屡出现,但是也大多命运多舛
这与当时统治者的个人好恶密切相关

残破的福田院主殿遗址
说到医院就不得不说医院的名称在中国历史上
的重要作用,古时的“医院”我们从名字就能
看出来,古代或称医局、医馆诸如“济世堂”
“回春堂”之类的名称居多。宋明年代,医院
组织渐增多,当时官方办的医院叫做“安济坊”
私人办的有“养济院”、“寿安院”,慈善机构
办的“慈幼局”,分门别类招收和诊疗病人
从名称我们就能看出一些端倪对于医院的名称
中国人自古偏好用一些悬壶济世风,到了元代
阿拉伯医学传入我国,1270年在北京设立
“广惠司”1292年建立”回回药物院”为阿拉伯式
医院,这就是上面提到的最早的中外合营“医院”
忽必烈的长寿就受益于阿拉伯医生爱薛

中国现代医院的历史
现如今我们看到医院的名字往往都
很直截了当甚至一些专科医院干脆就
直接用科室的名字命名了,肛肠医院
肿瘤医院等等。欧洲最早具有医疗意义的组织
相当于我国汉朝元始二年的那种组织,由
基督教妇女在第四世纪建立于罗马的疗养所
时间比中国晚得多。真正意义上的现代
西医医院是19世纪初,传入我国的。1835年
美国医生伯驾(P. Paker)在广州建立医局培养
中国最早的西医医生,并开办了博济医院
1866年设立医学堂。这也是中国最早的西医学
专科教育机构

博济医院的男女门诊 资料图片
中国最早自办的西医学院是天津总医院
附设西医学堂又名北洋医学堂、天津军医学堂
1893年由清政府接办天津医学馆改建而成
后改名天津海军医学校。1930年停办
国立上海医学院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
国立医学院;由国立中央大学医学院
1932年独立建校而成
中国共产党最早创建的医学院校是
中国医科大学,其前身为中国工农红军
军医学校和中国工农红军卫生学校
这是唯一以学校名义参加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
并在长征中办学而且走完全程的院校
也是中国最早进行西医学学院式教育的医学
高校之一。1940年9月更名为中国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