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在哪里_历史沿革地理环境自然资源

梅州在哪里_历史沿革地理环境自然资源

基本信息编辑

外文名

Meizhou City

别名

嘉应府、嘉应州、循州、敬州、齐昌府

行政区类别

设区的市

所属国家

中国

所属地区

中国华南

所属省

广东

下辖地区

2个市辖区、1个县级市、5个县

地理位置

广东省东北部

方言

客家话

中文名

梅州

梅州市编辑

广东省辖地级市

梅州,广东省辖地级市,位于广东省东北部,地处闽粤赣三省交界,东部与福建省龙岩和漳州接壤,南部与潮州、揭阳、汕尾毗邻,西部与河源接壤,北部与江西省赣州相连。[10]1988年设立地级市。[9]梅州地质构造比较复杂,主要有褶皱构造和断裂构造,梅州处于华南褶皱系的南部,有4种走向的断裂带。[10]

梅州地处低纬,近临南海、太平洋,且受山区特定地形影响,具有夏日长、冬日短、气温高、光照充足和雨水丰盈且集中等低纬气候特点,属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11]梅州是原中央苏区、革命老区,是闽粤赣边区域性中心城市,也是海西经济区的重要成员,享有地方立法权。

梅州市总面积15864.50平方千米,2020年末户籍人口3873239人。[9]截至2020年6月,梅州市下辖2个市辖区(梅江区、梅县区)、5个县(大埔县、丰顺县、五华县、平远县、蕉岭县),代管1个县级市(兴宁市)。[12]

梅州市经济以农为主,主要种植粮食作物。改革开放后,梅州市实施“希望在外”的发展战略,外向型经济已成为梅州市目前经济的一大板块。梅州市矿藏点多面广,开发前景广阔,储量居全省前列。重要矿产资源有稀土、锑、铁、石膏、石灰石等,具有区域特色的矿产有珍珠岩、叶腊石、钒钛磁铁及饰面用辉绿岩等。[13]梅州水资源丰富,地下热水资源丰富、水温高、水质好、流量大。动植物种类繁多,经济价值较大的主要兽类和鸟类有200多种,两栖、爬行类动物有100多种。[10]

目录

1历史沿革2地理环境位置境域气候特征水文地质3自然资源矿产资源水利资源动植物资源4行政区划5人口民族6经济

综述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7文化文化遗产移民文化红色文化长寿文化通行语言宗教信仰城市标志文物古迹

特产美食交流活动8交通公路铁路航运航空汽车客运站火车站桥梁公交9社会教育

科技体育文化事业医疗卫生环境保护社会保障10旅游风景名胜11代表人物12获得荣誉

历史沿革

编辑

梅州在哪里_历史沿革地理环境自然资源

梅州-客都人家

《禹贡》分天下为九州时,梅州地属扬州南境。春秋时属七闽地,战国时先后属越国、楚国,秦汉时期分属南海郡龙川县和揭阳县。秦末赵佗称王时则属南越国。

三国两晋时分属东官郡的龙川县和揭阳县(海阳县),南齐永明元年(483年)析海阳县设程乡县。隋唐时分属循州(龙川郡)和义安郡(亦称潮阳郡或潮州)。

粤东名城,岭南梅州

五代十国南汉乾和三年(945),亦即后晋开运二年,程乡升为敬州,领程乡县。这是梅州州治设立的开始。

宋开宝四年(971),因避宋太祖祖父赵敬之讳,改“敬州”为“梅州”,“梅州”的名称即始于此。宋熙宁六年(1073),废梅州,以程乡县隶潮州;元丰五年(1082),梅州复置,仍理程乡县,属广南东路;绍兴六年(1136),废梅州复设程乡县隶潮州;绍兴十四年(1144)又复置梅州,仍理程乡县,属广南东路。

元至元十六年(1279),改梅州为“梅州路”,置总管府;至元二十三年,复为梅州,属江西等处行中书省广东道宣慰使司;元贞元年(1295),隶属潮州路;延佑五年(1318),改直隶广东道宣慰使司。

明洪武二年(1369),废州为程乡县,隶潮州府。

梅州在哪里_历史沿革地理环境自然资源

时光梅州都会人文休闲综合体

清雍正十一年(1733),程乡升为“嘉应州”,隶属广东省惠潮嘉道。辖地包括程乡、平远、镇平及以前为惠州府所统的兴宁、长乐五县,称为“嘉应五属”。嘉庆十二年(1807),升嘉应州为嘉应府。嘉庆十七年,复为嘉应州,仍领兴宁、长乐、平远、镇平四县。宣统三年(1911),嘉应州复名梅州。

民国三年(1914),废州府制,梅州改名梅县,隶属潮循道。民国14年(1925)隶属东江行政区,民国15年(1925)改名为粤东绥靖区。民国25年(1936),隶属广东省第六行政督察区。民国38年(1949)改第六行政督察区为第九行政督察区。

1949年10月设置兴梅专区;

1950年1月26日,设置兴梅行政督察专员公署,辖梅县、兴宁、大埔、丰顺、五华、平远、蕉岭共7县;

1952年12月,撤销兴梅专区,兴梅7县改隶粤东行政区;

1956年2月,粤东行政区划分为惠阳、汕头专区,兴梅7县属汕头专区;

1965年7月,设立梅县专区,原兴梅7县从汕头专区分出,归属梅县专区,后改为梅县地区;

梅州

1979年3月,原梅县所辖之梅州镇由区级升格为县级称梅州市,梅县地区辖7县1市;

1983年6月,梅州市与梅县合并改为梅县市,梅县地区由所辖7县1市改为6县1市;

1988年1月,广东实行市管县体制,梅县地区改为梅州市,辖原兴梅7县及新划县级区梅江区,共7县1区;

1992年8月,国务院把梅州列为沿海经济开发区。

1992年10月,设立梅州市经济开发试验区(后更名广东梅州经济开发区)。

1994年1月,国务院将梅州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1994年6月,兴宁撤县设市(县级),梅州辖梅江、梅县、大埔、丰顺、五华、平远、蕉岭,代管兴宁。

2013年11月,国务院正式批准同意梅州撤销梅县,设立梅县区。新设立的梅县区行政区为原梅县的行政区域,政府驻地不变。

地理环境

编辑

位置境域

梅州位于广东省东北部地区,东部与福建省武平县、上杭县、永定县、平和县交界,南部与广东潮州市潮安区和饶平县、揭阳市揭东区和揭西县、汕尾市陆河县毗邻,西部与广东省河源市龙川县和紫金县接壤,北部与江西省寻乌县相连。

梅州介于东经115°18′至116°56′,北纬23°23′至24°56′之间。市中心位于东经116度6分,北纬24度33分。全市行政面积1.5925万平方公里。

气候特征

梅州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是南亚热带和中亚热带气候区的过渡地带。以大埔茶阳经梅县松口、蕉岭蕉城、平远石正、兴宁岗背为分界线,平远、蕉岭、梅县北部为中亚热带气候区,五华、兴宁、大埔和平远、蕉岭、梅县南部为南亚热带区。

梅州地处低纬,近临南海,受太平洋和山地的特定地形影响,夏日长,冬日短,全年气温高、冷热悬殊、光照充足、气流闭塞、雨水丰盈且集中。

水文

梅州境内主要河流有韩江,全长470公里(梅州境内长343公里),流域面积30112平方公里(梅州境内14691平方公里);梅江,全长307公里(梅州境内长271公里),流域面积14061平方公里(梅州境内10888平方公里);汀江,全长323公里(梅州境内55公里),流域面积11802平方公里(梅州境内1333平方公里);同时还有琴江、五华河、宁江、程江、石窟河、梅潭河、松源河、丰良河等。此外,东江亦沿市境西北的兴宁市边境流过,在梅州境内河段长24.8公里,流域面积260平方公里。

地质

梅州地质构造比较复杂,主要由花岗岩、喷出岩、变质岩、砂页岩、红色岩和灰岩六大岩石构成台地、丘陵、山地、阶地和平原五大类地貌类型。全市山地面积占24.3%;丘陵及台地、阶地面积占56.6%;平原面积占13.7%;河流和水库等水面积占5.4%。

山脉

梅州地处五岭山脉以南,地势北高南低,山系主要由武夷山脉、莲花山脉、凤凰山脉等三列山脉组成。海拔千米以上的高峰有140多座,其中位于丰顺县的铜鼓嶂海拔1560米,是梅州第一高峰。

盆地

梅州境内主要盆地有兴宁盆地,面积约400平方公里;梅江盆地,面积约200多平方公里;蕉岭盆地,面积100平方公里;汤坑盆地,面积100平方公里。

自然资源

编辑

矿产资源

梅州矿藏点多面广,开发前景广阔。已探明的有煤、铁、铜、锰、铅、锌、银、锑、稀土、石灰石、花岗岩、大理石等48种,530多处矿床。其中煤储量2.7亿吨,占全省第二位;锰、铁储量分别占全省的20%和30%。五华的稀土、梅县的铜、蕉岭的石灰石、大埔的瓷土、兴宁的煤、平远的铁,以其储量丰富、品位高而颇负盛名。

水利资源

梅州水资源丰富,境内多年平均降雨总量251.6亿立方米,多年平均径流量128.7亿立方米,过境客水量127亿立方米。全市人均拥有本地水资源量2579立方米。境内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为131.37万千瓦。地下热水资源丰富、水温高、水质好、流量大。如丰顺汤坑邓屋温泉,水温高82-91℃,流量为4459公升/秒。

动植物资源

梅州动植物种类繁多,经济价值较大的主要兽类和鸟类有200多种,两栖、爬行类动物有100多种。境内有2000多种高等植物,经考察采集和记载的有1084种,隶属于182个科、598属。其中蕨类植物19科、29属、41种;裸子植物7科、11属、14种;双子叶植物134科、471属、908种;单子叶植物22科、87属、121种。按树种分类有:材用植物,药用植物,油脂植物,芳香植物,纤维植物,淀粉植物,果类植物,蜜源植物,鞣料植物,还有属于花卉、观赏和庭园绿化类的野生植物。

行政区划

编辑

截至2020年6月,梅州市下辖2个市辖区(梅江区、梅县区)、5个县(大埔县、丰顺县、五华县、平远县、蕉岭县),代管1个县级市(兴宁市)。 

县别

面积

(单位:平方公里)

人口

(单位:万)

邮政编码

政府驻地

居委会

居民小组

村委会

村民

小组

自然

村数

梅江区

571

42.3980 

514000

金山街道

39

237

54

767

5

梅县区

2483

61.74 

514733

程江镇

36

199

382

4233

2373

兴宁市

2105

116.95 

514500

兴田街道

35

623

455

11353

2813

平远县

1381

27

514600

大柘镇

7

41

136

1448

1890

蕉岭县

960

23

514100

蕉城镇

10

96

97

1502

147

大埔县

2470

59

514200

湖寮镇

10

105

244

4038

1686

丰顺县

2710

73.4476 

514300

汤坑镇

18

107

261

3317

2191

五华县

3226

152.4633 

514400

水寨镇

34

535

411

7384

2000

合计

/

/

189

1943

2040

34442

13155

人口民族

编辑

2000年人口普查,梅州汉族人口占99.94%,少数民族有38个,人口为0.21万人,外国人加入中国籍(入籍)有2人。

2019年,在梅州市内居住的有畲族、壮族、瑶族、满族、回族、苗族等20多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户籍人口9489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约7万人。丰顺县凤坪村是梅州市唯一的少数民族(畲族)聚居地

2019年末户籍人口545.85万人,常住人口438.30万人,其中城镇人口225.68万人,占常住人口的比重为51.49%,全市出生人口6.88万人,人口出生率为11.93‰;死亡人口2.98万人,死亡率为5.16‰;自然增长人口3.90万人,自然增长率为6.77‰。387.32 万(2020年11月1日零时常住人口)

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梅州市常住人口3873239人。  全市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为1952489人,占50.41%;女性人口为1920750人,占49.59%。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1997795人,占51.58%;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1875444人,占48.42%。流动人口为762344人。流动人口中,外省流入人口为88806人,省内流动人口为673538 人。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流动人口增加330615人,增长76.58%。 

2020年末,梅州市户籍人口543.96万人,常住人口397.03万人。全市常住人口出生3.58万人,人口出生率9.13‰,出生人口性别比115.95;死亡人口2.63万人,死亡率6.7‰。自然增长人口0.95万人,自然增长率2.43‰。

经济

编辑

综述

2019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87.06亿元,比上年增长3.4%,全市人均GDP27096元,增长3.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19.03亿元,增长4.1%;第二产业增加值370.89亿元,增长3.0%;第三产业增加值597.14亿元,增长3.4%。

2020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1207.98亿元,同比增长1.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44.96亿元,同比增长0.7%;第二产业增加值367.23亿元,同比增长1.5%;第三产业增加值595.79亿元,同比增长1.8%。经济增速由第一季度-6.0%,收窄到上半年的-1.9%,再回升到前三季度增长0.3%,最后提高到全年增长1.5%。尤其是第四季度经济增长4.7%。经济运行总体呈现向稳、向好的发展态势。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20.3:30.4:49.3。

2021年,梅州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08亿元,同比增速超过5.5%。[16]

2022年,梅州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18.21亿元,比上年增长0.5%。[18]

第一产业

2017年,全市实现农业增加值212.35亿元,增长3.9%。其中,种植业、林业、渔业、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分别增长4.5%、6.6%、6.3%、9.2%,牧业增加值同比下降0.5%。

农业产业园有:梅县区现代农业产业园(国家级)、省级产业园有梅州市丝苗米产业园、梅州市乐得鲜(梅江)蔬菜产业园、梅县金柚产业园、兴宁市丝苗米产业园、大埔蜜柚产业园、平远县南药产业园、大埔县茶叶产业园、蕉岭县丝苗米产业园、丰顺县茶叶产业园、平远县脐橙产业园、五华县茶叶产业园、梅江区茶叶产业园、五华县丝苗米产业园等。

第二产业

2019年全部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3.0%。工业增加值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7%。

2020年,全部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2.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0.2%,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下降2.6%,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增长4.4%,股份制企业下降0.2%,股份合作制企业下降9.1%,集体企业增长76.0%。

六大支柱产业:烟草、电力、建材、电子信息、机电制造、矿业加工

国家级产业基地:梅州综合保税区、大埔县陶瓷基地、梅州市丰顺县电声产业基地等。

省级工业园区有:广东梅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广东梅州经济开发区、广东五华经济开发区、广东丰顺经济开发区、东莞石碣(兴宁)产业转移工业园、广州南沙(平远)产业转移工业园、广州番禺(五华)产业转移工业园、广州海珠(丰顺)产业转移工业园、广东梅州蕉华工业园区、广州海珠(大埔)产业转移工业园、广州增城(梅县)产业转移工业园、广州南沙(蕉岭)产业转移工业园等。

第三产业

2019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2251.36亿元。全市证券市场共有国内A股上市公司8家;境外(香港)上市公司1家;“新三板”挂牌企业24家,证券公司14家。

2020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2438.24亿元,比上年末增长8.3%,其中:住户存款余额1679.03亿元,增长10.6%;全市证券市场共有国内A股上市公司9家,市价总值851.51亿元;境外(香港)上市公司1家,市价总值折合人民币4.67亿元;全市共有25家“新三板”挂牌企业;全市共有14家证券公司。

互联网产业园:中国(梅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阿里云创新中心(梅州)、广梅共建大数据产业园、客天下农电商产业园、梅州兴宁互联网产业园、梅州互联网创新中心、梅州市互联网产业孵化园、飞翔云计算大数据产业园、佳都智慧绿洲PCI未来社区、梅县区云电商生态城、梅县区电子商务产业园等

文化

编辑

文化遗产

梅州是中原文化和南方土著文化的重要交汇点,以其独树一帜的客家文化名扬四海,拥有”文物由来第一流”美誉,被国务院命名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梅州拥有围龙屋、走马楼、五凤楼、土围楼、四角楼、多杠楼及中西混合式骑楼、炮楼、碉楼等多种形式的客家民居,集中体现了中原宫殿式、府第式、四合院式等建筑风格,其中以围龙屋最有特色。

梅州拥有梅州客家山歌、广东汉剧、广东汉乐、五华提线木偶戏、席狮舞、埔寨火龙、五华采茶戏、梅县提线木偶戏、竹马舞、杯花舞、道士舞、花环龙、客家龙灯、鲤鱼灯、铙钹花、竹板歌、埔寨纸花、五华石雕、大埔青花瓷、客家拳、客家筝、客家学、客家童谣、客家文学等文化遗产,为中华民族文化的繁荣作出重大贡献。

梅州有七个省级艺术之乡。其中3个被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即梅县客家山歌艺术之乡;大埔花环龙艺术之乡、汉乐之乡;丰顺火龙艺术之乡。此外还有:平远船灯舞艺术之乡,五华竹马艺术之乡、木偶之乡,兴宁杯花舞艺术之乡、版画之乡、花灯之乡、“中国油茶之乡”,丰顺“温泉之乡”等。

移民文化

梅州是全球最具代表性的客家人聚居地之一,是客家人南迁的最后落脚点和衍播四海的主要出发地,与赣南、闽西等并称闽粤赣边区客家大本营,是全世界客家华侨的重要祖籍地和精神家园,被尊称为“世界客都”。梅州是著名的华侨之乡、全国重点侨乡,祖籍梅州的海外侨胞人数多、分布广、实力强,对故乡贡献极大,旅外华人华侨达700多万人,分布在80多个国家和地区,港澳台同胞也达250多万人,而台湾500万客家人中,就有180万祖籍在梅州。

2013年,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设立,中国国内唯一的移民纪念项目——中国(梅州)移民纪念广场在梅县松口镇正式落成。同时,世界客侨移民展览馆也开馆迎客。2016年,“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在梅县松口镇中国移民纪念广场挂牌成立。2017年,梅县松口古镇与广州十三行、黄埔古港等10个单位荣获“广东十大海上丝绸之路文化地理坐标”称号。

红色文化

梅州是革命老区,2013年中央党史研究室确认梅州全境均为原中央苏区范围。周恩来、朱德、陈毅、叶剑英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这片红色土地上开展革命活动,

八一南昌起义军、红四军都曾在这里浴血奋战;三河坝战役、汤坑战役、梅城战役等战斗就发生在这里,在这块光荣的土地上,创建了东江革命根据地、九龙嶂革命根据地等,诞生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一军、中央红色交通线、抗日韩江纵队、中国人民解放军闽粤赣边纵队等,涌现了众多革命英烈。

梅州现拥有叶剑英纪念园、三河坝战役纪念园、梅州市革命历史纪念馆、闽粤赣边区革命历史纪念馆、中央苏区(五华)历史博物馆、五华红色体验馆、平远红军纪念园、九龙嶂革命纪念馆、中央红色交通线青溪交通站、东江苏维埃纪念馆、东江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遗址、中共南方工作委员会旧址、蕉岭县红色文化历史长廊、红军名将朱云卿事迹陈列室、坚真公园、坚真纪念馆、李坚真故居、朱云卿故居、古大存故居等一批国家级、省级红色旅游景区。据党史部门统计,梅州共有革命遗址366处,其中重要革命历史事件和重要机构旧址157处、重要革命历史人物活动纪念地76处、革命领导人故居50处。

长寿文化

据民政部门统计,2018年,梅州共有百岁老人439人,五华县115岁的黄七妹(女)为梅州最长寿的老人。梅州下辖8个县(市、区)中,蕉岭县是“世界长寿之乡”,大埔县、丰顺县、梅县区是“中国长寿之乡”。8个县(市、区)中拥有最多长寿老人的为兴宁市,达121人。数据显示,2017年,梅州每10万人中有百岁老人8.2人,60周岁以上的老人比例为13.77%。

截止2020年,梅州市有百岁长寿老人858人,每10万人中就有15人超过百岁,90岁以上长寿老人占户籍人口3.8‰;有蕉岭县、大埔县两个“世界长寿乡”,梅县区、丰顺县两个“中国长寿之乡”。梅州人群主要健康指标优于广东省平均水平,居民健康水平总体上达到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2020年12月25日,梅州正式通过国际自然医学会世界长寿乡科学认证委员会的最终认定,继江苏省南通市之后,成为国际自然医学会认定的中国地级市中的第二个“世界长寿之都”。

2020年10月推出由陈善宝创作的第八个世界长寿乡(大埔)形象歌曲《心灵的故乡》。

通行语言

客家话

梅州在哪里_历史沿革地理环境自然资源

客家话

梅州所辖各区县,说的同是客家话,语言交流不存在障碍,但在语音上却有些差别,客家方言以梅县话为代表。梅州为客家人比较集中的聚居地,客家话为主要语言。境内除丰顺的汤坑、汤南、留隍3个镇中约有11万人使用潮汕方言外,绝大部分人都使用客家方言(亦称梅州话)。

潮汕话

梅州市境内的丰顺县地处客潮方言和闽南方言的交界地带,境内有20%讲潮汕话,潮汕话也可分为留隍片和汤南片2种。潮汕话主要分布在县境的东南部,有许多纯讲潮汕话的村落,一些客潮混居的乡镇,如汤坑、留隍、汤南镇,相当部分人能操客潮两种语言。

宗教信仰

梅州在哪里_历史沿革地理环境自然资源

梅州丰顺惠仁圣寺

据《梅州宗教志》梅州是宗教工作大市,有佛教、道教、天主教、基督教四大宗教,截止2018年,有圣家主教座堂、灵光寺、千佛塔、神光寺、万福寺、石林寺、平安寺、太平寺等宗教活动场所492处,其中佛教320处、道教22处、天主教34处、基督教116处,占全省的1/6,排全省第一;教职人员1325人,占全省的1/7,排全省第二;市、县宗教团体36个,占全省1/6,排全省第二;教徒人数约26万人。全市先后有37处宗教活动场所被省民族宗教委授予“广东省模范宗教活动场所”,147处场所获评全国创建和谐寺观教堂活动“达标场所”。

城市标志

地标

2017年,梅州评选出“客都十大文化地标”。人境庐、梅江桥、阴那山、叶帅故居、神光山、程旼故里、丘逢甲故居、父子进士牌坊、长乐学宫、落汉鸣泉等榜上有名。

市树

2018年1月,评选出“桂花树”作为梅州市“市树”。

市花

梅州自古以来因“梅花”而盛名,是中国唯一以“梅”命名的城市。南宋诗人杨万里宦游梅州时曾写下“一路谁栽十里梅,下临溪水恰齐开;此行便是无官事,只为梅花也合来。”的绝妙诗句。

1993年梅花被认定为梅州市市花,1994年在梅州召开的世界客属恳亲大会上通过了“把梅州建设为梅花之乡”的提案,梅城建有梅花山、梅花园、梅花岛、梅花种植基地、十里梅花长廊、古梅梦景等赏梅景点。

2008年,梅州市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把“梅花香自苦寒来”确定为“梅州人精神”后,印发了《关于弘扬和培育“梅州人精神”的实施意见》。

2019年,象征梅州人文精神的梅花正式被设计为梅州的城市LOGO。经梅州市委市政府批准,梅州市城市CI正式对外发布,标志着梅州从此有了自己的“城市名片”。

文物古迹

全市已发现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398处,古窑址87处,古墓葬179处,古建筑206座,近现代革命历史文物遗址140处。截至2019年底,梅州市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498处,其中叶剑英故居、丘逢甲故居、父子进士牌坊、人境庐和荣禄第、谢晋元故居、大埔光禄第、联丰花萼楼、大埔泰安楼、三河中山纪念堂、大埔肇庆堂、狮雄山遗址11处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有87处,市级文保单位137处,县级文保单位263处。境内古民居、古学宫、古寺、古塔、古牌坊、古祠、古道等星罗棋布。其中如西汉长乐台遗址,梅西、长田新石器时代石器工具作坊遗址、南汉千佛铁塔、唐代古建筑灵光寺、唐八足辟雍砚、明代父子进士牌坊等均称为国家文物之瑰宝。已发掘的古窑址主要有水车窑、梅县瑶上窑、平远石正窑、大埔余里窑、大埔高陂窑、龙颈坑窑、明代叶田窑址等。

特产美食

梅州特产丰富,拥有梅州金柚、平远脐橙、客家娘酒、长乐烧酒、珍珠红酒、一线天酒、南台酒、南华老窖、五叶神、青榄、梅干菜、菊花糕、客家姜糖、大埔豆腐干、大田柿花、新桥腐竹、擂茶、单枞茶、梅江区清凉山茶、梅县绿茶、蕉岭绿茶、马图绿茶、西岩乌龙茶、八乡云雾茶、七畲径茶、兴宁茶油、锅笃茶、奇兰、富丁茶、萝卜苗茶、客都稻米、桂岭蜂蜜、蕉岭冬笋、三圳淮山、八乡山番薯等名优特产。

客家美食

梅州是客家菜之乡,有梅州腌面、盐焗鸡、盐焗鸡爪、盐焗烤鸭、盐焗鸭腿、酿豆腐、酿香菇、酿苦瓜、酿茄子、梅菜扣肉、鱼生、客都草鱼、客家盆菜、客家牛肉丸、客家娘酒鸡、三及第汤、仙人粄、笋粄、黄粄、粟粄、甜粄等众多客家美食(详见:客家菜、客家小吃、梅州美食等)。

交流活动

1994年,举办了第十二届世界客属恳亲大会,这也是世客会首次在中国大陆城市举办。

2004年,举办了首届全球客家妹形象使者大赛,此后每两年在梅州举办一届,是传承和发展客家文化的一项大型活动。

2009年,梅州市委市政府联合74个全球最知名的客属团体商会和84名最具影响力的客商,共同发起首届世界客商大会,此后大会每两年在梅州举办一次。

2011年,首届世界客属青年大会在梅州举行,大会主旨是“凝聚客情力量,共创幸福家园”。

2013年,在梅县文体中心成功举办了以“梅州月·中华情”为主题的2013年中央电视台中秋晚会(秋晚)。

2013年,举办了首届客家文化创意产品博览会,此后每年在梅州举办一届。

2018年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在全国设6个分会场,梅州成为其中之一。

2019年世界客属第30届恳亲大会“感恩之夜”在梅州举行。

交通

编辑

公路

普通公路

2019年末全市公路通车里程19657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通车里程603公里。每百平方公里公路密度为123.8公里。

至2020年底,全市公路通车里程突破2万公里,达20760公里,密度为130.76公里/百平方公里,其中高速公路10条13段共708公里、国道6条834.5公里、省道21条共2249.5公里、县道1016公里、乡道9174公里、村道6778公里。四通八达的普通公路网构筑起了市县“1小时生活圈”和“市区为中心的市域2小时交通圈”。

高速公路

2017年全市共有汕梅高速梅揭段、梅河高速公路(含兴畲支线)、长深高速蕉岭至梅县段(含西环段)、梅龙高速公路(含东延线)、济广高速平兴段、汕湛高速五华段共6条9段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567公里,全市高速公路密度达3.04公里/百平方公里,实现“县县通高速公路”目标,打通3条通往福建、江西的出省快速通道,打通3条连接潮汕和珠三角的出市出海快速通道。

2017年9月,兴华高速建成通车,此外,还有大潮高速、梅平高速、梅州东环高速公路、大丰华高速公路、兴汕高速公路等5条高速公路同时在建。

铁路

梅州市现有广梅汕铁路、梅坎铁路和梅汕铁路3条铁路共317.78公里,经梅州站的客货运输可直达广州、福州、南昌、长沙、武汉、南宁、昆明等7个省会城市和40多个市、县(区)。梅(州)汕(头)高铁正在加紧建设,龙龙高速铁路(龙岩至龙川)、瑞(金)梅(州)铁路等2条高(快)速铁路正在规划建设。

鹰梅铁路、赣梅高铁等高(快)速铁路的建设。

广梅汕铁路在梅州市境内设华城站、兴宁西站(货运)、兴宁站、梅州站、丰顺站。

梅坎铁路于2001年3月开通客运,西起广梅汕铁路梅州站,东至闽西龙坎铁路的坎市站,途经广东省的梅州市(梅州东站)、梅县、大埔县(大埔站)和福建省的永定县、龙岩市。

梅汕铁路(梅州至潮州)在境内设梅州西站(梅县区南口镇葵岗村附近)、畲江北站(梅县区畲江镇杉里村)、建桥站(丰顺县建桥镇)、丰顺东站(丰顺县汤坑镇石联村)。

2021年1月,梅州国际无水港(松棚铁路物流基地)及配套工程开工活动举行,该项目由梅县区与广铁集团合作共建,规划面积约1000亩,总投资5.3亿元。

龙龙高速铁路在梅州市境内设蕉岭站、雁洋西站、梅州西站、兴宁南站(新建站)、五华站(新建站)。

航运

梅州结合梅江韩江绿色健康生态旅游产业带建设,完成梅江、汀江航道整治工程和韩江三河坝至汕头航道整治工程,全市航道总里程830公里,其中五级航道216公里,形成干支相通的韩江水系300吨级内河航道网。梅州内河港口,沿韩江而上有留隍、高陂、银江、大麻、三河、蓬辣、松口、丙村、西阳、东山和汀江茶阳港等。上游还有五华水寨、兴宁水口、平远坝兴、蕉岭新布等小港口。20世纪八九十年代吞吐量在10万吨以上的有东山港、松口港、茶阳港等。

航空

梅县机场现有航线15条,通航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天津、重庆、大连、杭州、西安、郑州、长沙、南宁、海口、贵阳、珠海、湛江、宜昌、台中、高雄、中国香港、印尼雅加达、泰国曼谷、芭提雅、柬埔寨暹粒等国内外21个城市,每周航班量达到162班,2019年旅客吞吐量突破60万人次。梅州正加快推进梅县机场迁建工作和一类航空口岸、梅州综合保税区、跨境电商产业园、梅州国际陆港建设。新机场建成后将成为服务覆盖闽粤赣三省交界地区的对外开放航空口岸,辐射梅州、河源、揭阳、赣南、闽西共24个县(市、区),辐射人口1508万人。

汽车客运站

2017年,全市有汽车客运站19个,客运车辆4106辆(其中客运班车1160辆、公交车2163辆、出租车783辆)。

至2020年底,全市共有汽车客运站21个,客运车辆6777辆(其中客运班车1067辆、公交车2038辆、巡游出租车372辆、活跃网约车约3300辆)。滴滴等7家平台公司取得网约车经营许可。建制村通客运班车比例达100%。全面推行高速公路电子不停车收费,累计发行ETC装置47.6万套。公路客运量和货运量分别达到861万人次和9304万吨。

主要站点:梅州汽车总站、梅州中心枢纽汽车站、梅城江南汽车站、梅县顺风汽车客运站、梅县锭子桥汽车站等。

火车站

主要站点:梅州站、梅州西站、梅州东站、畲江北站、雁洋西站、兴宁站、兴宁南站、兴宁西站、五华站、华城站、丰顺站、丰顺东站、建桥站、大埔站、蕉岭站等。

梅州在哪里_历史沿革地理环境自然资源

梅州

桥梁

1978年至2001年,旅外梅州乡亲已为家乡捐资建桥达1091座。如德龙大桥、嘉应大桥、宪梓大桥等均是由旅外华人华侨及旅港澳台的乡贤捐建而成。梅州城区主要桥梁有广州大桥、客都大桥、梅州大桥、嘉应大桥、梅江桥、东山大桥、秀兰大桥、剑英纪念大桥、宪梓大桥、德龙大桥、罗乐大桥、丽都东桥、程江桥、梅州政协连心桥等。

梅州在哪里_历史沿革地理环境自然资源

梅州

公交

梅州公交,2017年,梅城纯电动公交车有1753辆,实现了城区公交车100%纯电动化,城区公交线路增至84条,公交运营线路里程超过2000公里,运营辐射范围由不足100平方公里发展至3000多平方公里,公交惠民政策覆盖两个市辖区全域。

梅州公交,2020年,梅州城区公交车拥有辆1406辆,实现100%纯电动;公交线路91条,运营里程2400多公里,年客运量6100多万人次,城区万人公交车拥有率达到20标台,居粤东西北地市第一名;公交出行占机动化出行比例达到30.03%,居粤东西北地市第二名;公交出行满意度达到7.67%,居粤东西北地市第一名。

社会

编辑

教育

历史追溯

据宋王象之《舆地纪胜》载:“方渐知梅州,尝谓:梅人无植产,特以为生者,读书一事耳。”方渐是福建莆田县人,进士出身,于宋高宗绍兴年间来梅任州官。可见早在宋代,梅州人就喜欢读书,且因“无植产”,靠读书而谋生,这种风气一直流传下来。《乾隆嘉应州志》亦有记载:“士喜读书,多舌耕,虽穷困至老,不肯辍业。”俗称不识字为“瞎眼”,故激励人们都想读书。梅州进士杨沅著的《梅谚汇笺》里有一首极为流行的儿歌:“蟾蜍罗,咯咯咯,唔读书,冇老婆。”人们认为不读书是没有出息的。连贫家寡妇,也千辛万苦,积资供儿女读书。

书院是中国古代特有的地方教育组织。由最初的民办学馆,逐步变为由朝廷赐敕额、书籍,并委派教官、调拨田亩和经费等半民半官性质。宋代以来,广东梅州书院林立、文风鼎盛,元城书院、濂溪书院、培风书院、锦江书院、先贤书院、崇实书院、东山书院、蓝田书院、桂岭书院、兴宁墨池书院、毓秀书院等均见证着梅州“文化之乡”的历史地位。

据不完全统计,梅江区内曾有私塾和书院有300多间,有资料记载的私塾269间,其中:已录入书本的有118间;有书院8间、学宫1间、社学4间和义学10间。新学兴起后,从私塾转为国民学校的现有102间。

梅城最早的教育当追溯到900年前。梅州书院的历史最早可追溯至北宋年间。据南宋地理学家王象之的《舆地纪胜》记载,北宋梅州知州滕元发创立州学,开培育人才风气之先。《宋史》记载:刘安世谪居梅州,在州城中创建了第一所书院(元城书院),招徒讲学,开建了梅州书院之先河。自清顺治至光绪五年(1879)止,梅城境内共有书院9间,分别为先贤书院、立诚书院、周溪书院、培风书院、义学书院、东山书院、培南书院、梅东书院、崇实书院,其中以东山书院最为称著。光绪年间,梅城第一所新式小学于道前街创办;黄遵宪等人设立嘉应新学会议所,大力倡办新学;梁春在附城“耕耘小筑”创办女校;女诗人叶璧华创办懿德女校。据不完全统计,至清末废科举前,梅州有书院24所、义学14所、社学20所、官学4所,私塾遍及城乡。

此外,其它各区县均在较早时期广泛办学兴学,书院、学宫、学校等教育机构遍地开花。较著名的学宫有:梅州学宫、兴宁学宫、长乐学宫、镇平学宫、大埔学宫等。

鸦片战争后,西学东渐。1866年,瑞士巴色传教会在长乐长布源坑开办梅州第一间西式小学,此后兴办新学渐成风气。

黄遵宪、丘逢甲、温仲和等名流皆热衷于家乡教育事业。黄遵宪辟人境庐为课堂,亲自讲授新学功课,创立了嘉应兴学会议所,发表《敬告同乡诸君子》书后,各地相继办小学堂和中学堂。由于黄遵宪、丘逢甲等人的大力提倡,粤东地区的教育事业在清末民初得到大发展,读书人相对增多,到国外留学的人数也显著增加。粤东地区在新中国成立前成为全国文化教育事业比较发达的地区曾经在全国各县中小学数量位居第一位。

在清末废科举后,宗族又继续成为兴办“新学”的主力,华侨则成为兴办“新学”的又一支重要力量。梅县籍印尼华侨丘燮亭,于清光绪十九年(1893)就投资兴建了学堂“时习轩”。随后又捐银元3万余元,兴办家乡教育,开辟了华侨捐款支持家乡教育之先河。

紧接着女诗人叶璧华不顾传统顽固势力的反对,毅然在梅城创办了第一间女子学校。到清宣统三年(1911年),梅州各县共有小学625所、中学9所。至1913年,仅梅县、兴宁、五华就已开办了8所女子学校。在兴办教育这一点上,比之省城和珠江三角洲各县,也不逊色,而且一直保持这个发展势头到新中国成立后。

辛亥革命后,梅州形成了官方、民间和教会三家办学局面。1913年梅州中学原校长叶则愚、学生叶剑英等创办私立东山中学。1923年美国人汲平如和地方人士黄慕罗等,创办了梅州历史上第一所高等院校嘉应大学。1933年,陶行知派潘一尘到大埔百侯中学任校长,建立了“生活教育”园地。张伟烈于1936年创办了百侯幼儿园,是我国最早的两所乡村幼儿园之一。抗战后期,随着省政府东迁平远,国立中山大学、省立文理学院、私立广州大学、中华文化学院等大专院校先后迁来,梅州一时高校云集。

民国初在梅州传经20余年的法国天主教神父赖理查斯在《客法词典》中惊叹:“全境有六七百个村落,也就有六七百个学校,这真是一个骇人听闻的事实,按人口比例来说,不但全国没有一个地方可以和它相比较,就是较之欧美各国也毫不逊色。”1935年,广东省教育厅考查全省国民教育,梅县列居第一。1945年,国民政府教育部报告全国普及教育情况,江苏武进名列第一,梅县位居第二,梅县学校总数、学生人数名列全国两千多个县中的第二位。改革开放以来,高考升学率稳居全省前列。

《梅州院试》载:“自宋以来,代产伟人”,如“五科五解”、“一腹三翰院”、“三代四翰林”,更有父子同进士、长乐武运开、八旬翰林、学霸韩山、岭南第一才子宋湘等翘楚佳话。以梅县(含梅江区、梅县区)为例,早在宋代就出了不少进士,有些还是一家子的。如古成之与古宗悦为父子,古宗悦与古革为公孙,古革与古堇、古巩为弟兄,是同科进士,可谓四代五进士。蔡若霖与蔡定夫为父子,与蔡蒙吉为公孙。蒙吉为定夫之子,是为公孙三进士。由此可知当时梅州文风之一斑。明代饶相、饶舆龄父子进士,张文宝、张纲父子进士;清代李象元与子李端、孙李逢亨,不仅公孙三进士,且为公孙三翰院,大埔杨之徐与杨缵绪、杨演时、杨黼时是父子进士,且三子俱为翰林,以及丘建猷、丘晋昕父子进士等;其他父子、兄弟进士无法在此一一备述。自宋至清末,仅梅县一县就有举人681人(仅清代有623人),举人中名列全省第一的解元就有谢天佑、李士淳、李恒熉、叶著、陈鹗荐、杨时行、梁念祖、宋湘、叶钧、钟允彝、李汝谦、李载熙、李象斌、黄伯龙、熊曜、曾辉元、房殿魁等17人,考取进士的有113人(文进士91人,武进士22人),其中翰林有李士淳、李象元、陈鹗荐、邱玖华、宋湘、王利亨、李仲昭、李黼平、黄仲容、李载熙、温仲和等19人。清乾隆,嘉庆年间,可说是梅州文风最盛之时,乾隆十七年(1752年)壬申恩科会试,广东全省中进士者仅11名,而梅县却占了5名;嘉庆三年(1798年)戌午科广东乡试,全省中举者88名,梅县占17名,其中李汝谦且为名列榜首的解元。清状元吴鸿督学广东,盛赞梅州“人文为岭南冠”。其中梅县是清代全国114个科举发达县之一,广东五个科举发达县之一。大埔文风之盛在潮州府九属中首屈一指。乾隆二十六年(1763)广东学政据府试情况,将潮州府学25名额分拨各县,并作定例,结果“统阅九县文卷,佳构之多,大埔称最”,将11名额拨给大埔,后来又按“人文最盛”的标准,学额增加15名,全县就有26名生员录取名额了。

梅州市政协文化和文史资料委员会编辑出版了《梅州进士录》一书,以详实的史料展现唐宋至明清千年间梅州涌现的进士,描绘他们的生平、事功,为人们了解客家人崇文重教之风提供一个窗口。《进士录》记载:各类进士283名(文进士224人,武进士59人),其中会试殿试产生的正榜进士247名(含寄籍进士8名),钦赐进士15名,明通进士21名。选翰林院学士33人,举人1654人(文举1499人,武举155人,文解元17人,武解元12人),廪生、贡生、秀才16479人。清乾隆年间,嘉应州知州王之正在署前树立“人文秀区”牌坊,以志本地人文之盛。清中叶以来,造就了宋湘、丁日昌、张弼士、黄遵宪、丘逢甲、叶剑英等一大批名人贤士;辛亥革命以来,梅州孕育了30名两院院士、1名元帅、545名将军、340名大学校长(书记)。伟大文学家郭沫若,1965年来梅州时,亦赋诗称赞梅州“人物由来第一流”。

2019年全市普通高等教育招生8742人,在校学生25969人,毕业生7701人;成人高等教育招生8386人,在校学生19506人,毕业生10160人;各类中等职业教育招生9282人,在校学生26206人,毕业生9232人;普通高中招生28794人,在校学生83306人,毕业生30065人;普通初中招生53431人,在校学生155353人,毕业生47523人;普通小学招生68412人,在校学生370951人,毕业生52114人;技工学校招生4779人,在校学生11909人,毕业生3124人;特殊教育在校学生1102人;学前教育在园幼儿156989人。

2020年,全市普通高等教育招生8998人,在校学生28340人,毕业生6581人;成人高等教育招生7548人,在校学生19406人,毕业生9399人;各类中等职业教育招生9345人,在校学生25153人,毕业生9614人;普通高中招生29364人,在校学生84441人,毕业生28041人;普通初中招生57839人,在校学生164181人,毕业生50151人;普通小学招生57639人,在校学生373666人,毕业生56197人;技工学校招生5445人,在校学生13504人,毕业生3569人;特殊教育在校学生1219人;学前教育在园幼儿164282人。

示范性高中:东山中学、曾宪梓中学、广东梅县外国语学校、兴宁一中、梅县高级中学、梅州中学、蕉岭中学、水寨中学、虎山中学、平远中学、丰顺中学(其他详见梅州市中学名录)

高等院校:嘉应学院、广东梅州职业技术学院、梅州南方紫琳职业学院、华南农业大学华顺农林产业学院、梅州开放大学、梅州梅江开放大学

教育基地:东山教育基地、梅州昭华教育城综合体、远恒佳创新教育特色小镇、

艺术教育:梅州市梦之星艺术培训中心

中等职业学校:梅州市职业技术学校、梅州市技师学院、梅州市艺术学校、梅州农业学校、广东省粤东商贸技工学校、梅州市卫生职业技术学校、梅州理工学校、梅州市商业学校、梅州财贸学校、梅州市工业学校、梅州英才外语学校、梅州市梅铁技术学校、梅州市交通技工学校、梅州华南职业技术学校、梅州市高级技工学校、梅县技工学校、梅县技术学校、梅县第一职业学校、梅州市五洲学校、梅州城西职业技术学校、梅州市江南电脑学校、梅州云电商职业技术学校、梅县经委技术学校、梅县劳服职业中学、湖北荆州职业技术学院梅州分校、梅州市梅县区教师进修学校、梅州市梅江区教师进修学校等

体育类学校:梅州市体育运动学校、梅县富力足球学校、五华客家精英足球学校、梅州客家霍芬海姆足球学校。

科技

2019年县及县以上科研机构16个,国有企事业单位拥有自然和社会科学专业技术人员176859人。全市专利申请量4590件,增长41.8%,

2020年末,县及县以上科研机构25个。年末国有企事业单位拥有自然和社会科学专业技术人员185015人。全市专利申请量5559件,增长21.1%,专利授权量4074件,增长58.3%。

体育

据史料记载,1873年德国传教士毕安、边得志在五华县长布镇源坑教会设立书院,是当地的第一所中学,当时两人在书院中的操场两端用木料搭成球门,教学生们踢足球,现代足球作为体育项目第一次在中国内地出现,源坑成为中国内地现代足球的发源地。

1956年,国家体委根据梅县地区足球运动的悠久历史和发展现状授予梅县“足球之乡”称号,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周恩来总理在一次对外工作会议上说:梅县是足球之乡,请外国友人去那里参观。1964年,国家体委确定梅县地区为全国开展足球运动的10个重点地区之一,1979年国务院批准在全国设立16个足球重点地区,梅县榜上有名。

2013年,梅州被国家体育总局授予“中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推广城市”。

2015年,梅州五华队冲甲成功,成为中国足坛唯一一支存在于县级城市的中甲球队。并在中国足球乙级联赛总决赛中夺得冠军。

根据国家体育总局科教司、教育部高校学生司联合下发的《2016年体育单招管理办法》中,2016年高尔夫球项目全国统一考试的试点设在梅县麓湖山文化产业园区。

2000年时有体育场11个、体育馆2个、训练馆15个、游泳池16个、足球场357个、灯光篮球场103个、篮球场1583个、网球场7个、保龄球馆1个。

2016年全市累计建设完成社区体育公园29个。全市5个大型体育场馆,市、县体育部门所属26个公共体育场馆免费或低收费对外开放,人均占有体育场地面积2.0平方米。

2019年全市运动员在参加省级以上比赛中,共获奖牌172块,其中:金牌53块,银52牌块,铜牌67块。全市各级组织举办县级及以上各种运动竞赛会40次。

2018年,被教育部确定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改革试验区。2019年,入选全国城市社区足球场地设施建设试点、全国社会足球场地设施建设重点推进城市。

2020年,全市运动员在参加省级以上比赛中,共获奖牌77块,其中:金牌15块,银21牌块,铜牌41块。全市各级组织举办县级及以上各种运动竞赛会7次,参加运动会的运动2.45万人次。

梅州现有梅州客家足球俱乐部、梅县铁汉生态足球俱乐部、梅州辉骏足球俱乐部三个职业足球俱乐部,是全国罕见的同时拥有一支中超和二支中甲球队的城市。

足球文化景观有:中国现代足球博物馆、梅州市足球文化公园、五华足球文化公园、五华横陂足球小镇、梅县富力足球小镇、铁汉·客天下足球小镇等。

体育场馆有:梅县文体中心、坚真文体中心、梅州市体育中心、梅县曾宪梓体育场、五华奥体中心、五华惠堂体育场、五华县人民体育场、梅州体育训练中心、田家炳体育中心、蕉岭体育中心、平远县文体中心、梅县体育场、兴宁体育场、丰顺体育场、平远体育场、梅县体育馆、剑英体育馆、东山中学体育馆、五华威光体育馆、丰顺县体育馆、蕉岭(南沙)体育馆等。

文化事业

2019年末全市共有文化馆9个、公共图书馆10个、博物馆8个、广播电台7座、电视台8座、有线电视台8座,电影放映单位29个,全市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100%,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100%,有线数字电视用户78.12万户。全年出版报纸2791.78万份、各类杂志14.32万册,公共图书馆藏书219.23万册。

2020年末,全市共有文化馆9个、公共图书馆10个、博物馆8个、广播电台8座、电视台8座、有线电视台8座,电影放映单位31个,全市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100%,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100%,有线数字电视用户57.02万户。全年出版报纸2676.6万份、各类杂志13.22万册,公共图书馆藏书261.75万册。 

主要场馆有:中国客家博物馆、梅州大学校长馆、梅州将军馆、梅州市华侨博物馆、梅州市客侨博物馆、梅州市侨批档案馆、梅州名人廉吏馆、客家匾额馆、世界客商中心、梅州大剧院、广东汉剧院、梅州剑英图书馆、梅州市文化馆、亮胜客家艺术中心、梅州市客家山歌传承保护中心、五指峰天文科普园、丘成桐国际会议中心、梅州青少年科技馆、梅州市城市馆、梅州市嘉应泓博物馆、林风眠艺术产业园、客都美术馆、东山谷美术馆等。

国家一级图书馆:梅州剑英图书馆、梅州市梅江区图书馆、梅州市梅县区图书馆、兴宁市图书馆、蕉岭县图书馆、大埔县图书馆、五华县图书馆

医疗卫生

2019年全市共有卫生机构2985个,其中:医院49个,妇幼保健院9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11个,镇(街道)卫生院118个,专科疾病防治院(所、站)12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站)8个,卫生监督所(中心)8个。全市拥有病床19785张,全市卫生专业技术人员25450人。

2020年,全市共有卫生机构2966个,其中:医院48个,妇幼保健院9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10个,镇(街道)卫生院119个,专科疾病防治院(所、站)12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站)8个,卫生监督所(中心)8个。全市拥有病床20534张,全市卫生专业技术人员26524人。

主要医院:梅州市人民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粤东医院、梅州市中医医院、梅州市第二中医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紫合梅州医院、梅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梅州市妇女儿童医院、嘉应学院医学院附属医院等

环境保护

2019年全市共有环境监测站9个,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11座,城市(县城)生活污水处理能力达到32.48万吨/日,城市(县城)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98.1%,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全市环境质量保持稳定良好,梅州城区空气质量AQI指数优良率98.9%;全市主要江河水质总体保持良好,10个省考核(含3个国考)断面水质优良率为100%;区域噪声环境质量良好,道路交通噪声-22-环境质量好,功能区噪声达标率为91.0%。设立县级以上自然保护区50个(其中省级以上6个),面积17.43万公顷。

2020年,全市共有环境监测站9个。共有城市(县城)生活污水处理厂13座,城市(县城)生活污水处理能力达到49万吨/日,城市(县城)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97.3%,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全市环境质量总体保持良好。梅州市空气质量AQI指数达标率98.6%;全市水环境质量总体良好,10个省考核(含3个国考)断面水质优良率为100%;全市设立县级以上自然保护区49个(其中省级以上7个),面积17.49万公顷,其中泮坑和清凉山2个市级自然保护区联合升级为清凉山省级自然保护区。 

梅州全境有900多万亩生态公益林,森林覆盖率为73.76%,森林公园174个。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连续多年保持100%,韩江成为广东水质最好的河流之一。

社会保障

2019年末全市各类社会福利单位收养人数4489人,其中109间敬老院入院人数1556人,敬老院床位3776个。城乡各种社会救济对象得到各级政府救济人数253964人次,享受低保救济的困难群众137221人,其中:城镇6965人,农村130256人。社区服务设施2919个。全市各镇(街道)已建立了农村社会保障网络。

2020年,全市各类社会福利单位收养人数4485人,其中,108间敬老院入院人数1637人,敬老院床位3678个。全年城乡各种社会救济对象得到各级政府救济人数26.54万人次。全市享受低保救济的困难群众11.84万人,其中,城镇0.61万人,农村11.23万人。社区服务设施2456个。全市各镇(街道)已建立了农村社会保障网络。

旅游

编辑

风景名胜

梅州在哪里_历史沿革地理环境自然资源

时光梅州都会人文休闲综合体

梅州通过实施国民旅游休闲计划,举办重走客家迁徙古道、广东自驾游日暨精彩客都自驾旅游周等系列活动,被评为广东“最受车友欢迎目的地”、“最佳休闲城市”。2013年评选出叶帅故园等十八个景点作为“梅州十八景”。2017年,评选出叶帅故居等作为“客都十大文化地标”。并评出“古梅县八景”。境内有不少名山古寺,文物古迹,名人故居,温泉瀑布,秀丽湖山。截止2019年,全市有主要景区景点128个,其中国家3A以级上景区有35个。全市星级酒店34家,其中五星级2家、四星级5家、三星级26家、二星级1家;有旅行社57家,其中出境游组团社4家;旅游汽车公司5家,大型游船公司1家,高尔夫球场3家。

5A级景区有雁南飞茶田度假村;4A级景区有叶剑英纪念园、雁鸣湖旅游度假村、灵光寺、长潭旅游度假区、客天下旅游产业园、泰安楼客家文化旅游产业园、百侯名镇旅游区、五指石风景区、神光山国家森林公园、鹿湖温泉度假村、熙和湾;3A级景区有汤湖热矿泥山庄、千佛塔、西岩山茶乡度假村、龙鲸河漂流、益塘水库、坪山千亩梯田、张弼士故居旅游区、富大陶瓷工业旅游区、三河坝战役纪念园、上举相思谷、相思河风景区、江畔人家休闲度假区、樱花谷、南寿峰健康产业园、李光耀故居、龙归寨瀑布、金穗生态农庄、北塘村、曼陀山庄、汉光超顺农旅园、月形山乡村旅游区、大观天下文化旅游产业园、韩山历史文化生态区、瑞山生态旅游度假村、五华县奥林匹克体育文化旅游区。

梅江区:中国客家博物馆、黄遵宪纪念馆、梅台文化创意产业园、梅台农业合作示范园、梅州学宫、东山书院、攀桂坊、红杏坊、泮坑、林风眠故居、梅州老城区、诗画梅江、十里梅花长廊、东山健康小镇、梅州影视文化基地

梅县区:桥溪古韵、茶山古村落、王寿山、玩趣谷度假山庄、南福春秋、阴那山旅游度假区、麓湖山文化产业园区、四季佳禾现代产业园、新南湾水岸游乐休闲中心、洞天湖、松口古镇、侨乡村、恒溪生态园、鸡冠山养生园、客都人家康养文旅综合体、古梅梦景、客家文化影视娱乐基地、梅西水库、中国收藏文化示范基地、绿窟潭、张榕轩纪念馆、宋湘故居、蔡蒙吉故居、邓仲元故居

兴宁市:合水水库、鸿源温泉生态园、欢乐崖家客家文化旅游产业园、兴宁古城墙、黄蜂窝茶山旅游区、兴宁市伟鸿实践教育基地、华夏宗祠文化基地、金明湖生态旅游产业园、明珠养生山城、何子渊故居、和山岩

平远县:大佛寺、石龙寨、龙湖、别具洞天景区、平远红军纪念园、热柘温泉、大河背风景区、龙文—黄田自然保护区、项山甑、仁居金库展馆、程旼纪念馆

蕉岭县:丘逢甲故居、谢晋元纪念馆、石寨古村、皇佑笔自然保护区、龙潭飞瀑、镇山国家森林公园、九岭村、竹海森林公园、罗福星故居、白马村上合花海、明月古道、汉光超顺现代农业园

大埔县:大埔美食街、拱辰楼、小留村、三河古镇、茶阳古城、三河古城墙、万福寺、丰溪森林公园、花萼楼、甜竹村、双髻山省级森林公园、大埔蜜柚公园、中山公园、西湖公园、韩江源、陶瓷文化小镇

丰顺县:千江温泉度假村、金德宝凯悦国际温泉度假村、金日温泉度假村、八乡山大峡谷、铜鼓峰、八乡山旅游度假区、黄花村、万佛园、惠仁圣寺、九龙嶂、虎头山旅游区、种玊上围、太平寺、揭岭飞泉

五华县:七目嶂、李惠堂故居、李威光故居、长乐学宫、狮雄山遗址、长乐台、平安寺、颐星湖健康生态旅游产业园、蒲丽顶森林公园、龙狮殿农业观光旅游区、天堂山生态休闲旅游区、新丰寨景区、双龙山风景区、七輋径茶园生态旅游区、五华国际健康城、中国天柱山田园综合体、秦汉文化特色光影小镇、球王故里足球产业园、元坑足球旧址公园、华城古镇文化旅游聚集区、客天下旅游产业园

2019年,全市接待旅游总人数4990.12万人次,增长7.8%。其中接待过夜旅游总人数2395.69万人次,增长7.8%。国内外旅游总收入550.02亿元,增长9.1%。

代表人物

编辑

唐代至清末

唐朝进士黄僚、楚国公仇士良,北宋进士蓝奎、潮州刺史古革、象州刺史古堇、宾州刺史古巩、探花罗孟郊,南宋教育先贤侯安国、抗元英雄蔡蒙吉,明朝礼部尚书加太子太保衔盛端明、四川巡抚廖睿、云南巡抚颜容端、山东巡按御史张慎、都察院左都御史古彦辉、韩元勋,浙江道御史王天与、吏部尚书罗万杰、吏部侍郎东宫侍读李士淳、山海关参将何麟图、福建按察副使黄扆、四川按察副使吴与言、太原总兵谢志良、谢上逵父子,抗清名将王兴、林丹九、赖其肖,清朝总兵官左都督吴六奇、湖广德安府总兵邹瑞、四川提督江童茂、广东提督丘玉光、山西巡抚兼提督蓝钦奎、福建水师提督颜鸣汉,广东提督魏大斌、福建水师提督李南馨,武状元李威光、武榜眼曾琼琲、传胪(殿试第四名)李仲昭、岭南第一才子宋湘、陕西按察使杨缵绪、湖北按察使杨仲兴、云南按察使林绍龙、闽浙陆路总兵徐庆超、甘肃凉州总兵杨奎猷、福建台澎总兵颜鸣皐、清末外交家梁诗五、黄锡铨,航海旅行家谢清高、抗英法民族英雄张清龄、李庆云,广州三元里抗英领袖之一王韶光,太平天国名将罗大纲、森王侯裕田、顾王吴如孝、心王侯贤提、尧王侯观胜、振王侯玉田、柬王李桂芳、江南文将帅李文炳,近代中国走向世界第一人黄遵宪、近代洋务运动先驱丁日昌、中日邦交开创者中国首任驻日公使何如璋、“广东七子”之一黄香铁、古代才女客家十二钗、“岭东三大女诗人”范荑香、黎玉贞、叶璧华,中国首批留美幼童之一黄开甲,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饶辅庭、周增、林修明、陈文褒、张学龄,辛亥革命广州红花岗四烈士之温生才、陈敬岳、钟明光,台湾光复先驱抗日烈士罗福星,香港和澳门同盟会主盟人谢英伯。

民国人物

抗日保台志士丘逢甲,“国叔”徐统雄,中国现代教育先驱何子渊,辛亥革命北伐军总司令姚雨平、北伐军总参谋长张文,粤军总参谋长邓仲元、代总参谋长张醁村,广西都督府参谋长林绍斐将军、中国工农红军首任总参谋长朱云卿、上海临时中央局书记黄文杰,抗日名将谢晋元、黄梅兴、姚中英、姚子青、罗策群、刘子超、刘国用、李友梅、黄纪福、温健公、钟若潮等烈士,广东省政府主席军事测量之父黄慕松、湖南省政府主席吴奇伟,热河省政府主席、陆军副总司令范汉杰,安东省政府主席赵公武,中国抗日远征军司令罗卓英、副司令黄琪翔、副总参谋长温鸣剑,陆军上将刘志陆、张民达、黄延桢,陆军副总司令林伯森,抗战时期国军第四战区参谋长缪培南、第九战区参谋长吴逸志,国民党第五兵团司令李铁军、第七兵团司令黄伯韬、第十四兵团司令钟彬、第十八兵团司令李振、十八兵团副司令兼第一军军长陈鞠旅、十二兵团副司令柯远芬、十三兵团副司令黄志良,陆军一级上将黄镇球,空军二级上将魏崇良、陈南桴,台湾前空军指挥参谋大学校长“飞虎将军”李学炎、荣获美国航空最高奖“优异飞行十字勋章”的“飞虎队员”彭嘉衡、黄埔军校第四任校长罗又伦上将、黄埔军校第九任校长林初耀、国民党情报局局长张炎元、国民党十三太保之一梁干乔、中统上海站站长陈彬、军统香港站站长郭寿华、台湾宪兵司令刘炜、海军海防第一舰队司令李国堂、蔡元培先生之女婿林文铮大师、孙中山女婿戴恩赛博士、孙中山之孙媳林伦可、蒋介石之儿媳邱爱伦、越南国父胡志明夫人曾雪明、台湾地区监察机构前负责人余俊贤、民国广东中央银行行长邹敏初、国民政府交通部长曾养甫、水利部长钟天心,老红军干部罗明、罗屏汉、温仰春、伍晋南、萧月华、杨兰史、郭潜、张如心、梁锡祜等,“梅州大侠”廖安祥,左联革命诗人冯宪章、民国清华学校(今清华大学)董事会主席兼学校监督刁作谦、中国首支女子排球队队员黄振球、中国妇女解放运动先驱林演存、中山大学首任校长邹鲁、亚洲球王李惠堂、中国现代军医之父徐华清、中国现代美术教育奠基人林风眠、中国第一个象征主义诗人雕塑泰斗李金发、中国现代言情小说开山祖师张资平、国学大师古直,历史学家陈槃、罗香林,作家碧野、杜埃、钟理和、罗丹、楼栖,诗人蒲风、野曼、侯汝华、曾敏之等。

影视及艺术界明星

国家一级演员:李世济、梁素珍、李仙花、黄粦传、黄桂珠、杨秀薇、邓玉璇、张广武

导演:侯孝贤、杨德昌、楚原、关尔、韩荣声

张国荣,祖籍梅县

黎明,祖籍梅县

曾志伟,祖籍五华

罗大佑,祖籍梅县

陈建州,祖籍梅县

刘惜君,祖籍梅江

黄婉秋,祖籍梅县

杨思琦,祖籍蕉岭

吴嘉星,祖籍蕉岭

谢宁,祖籍梅县

戴月娥,祖籍五华

彭佳慧,祖籍梅县

曾宝仪,祖籍五华

曾国祥,祖籍五华

钟浩,祖籍梅县

邹文怀,祖籍大埔,嘉禾电影创始人

袁文殊,著名戏剧电影评论家、新中国电影开拓者之一

张棣昌,著名电影音乐作曲家

饶余鉴,著名歌唱家、声乐教育家

李树化,钢琴音乐家

林好,出生于梅县

彭于晏,祖籍梅县

李丽珍,祖籍梅县

邓美美,出生于梅县

光良,祖籍丰顺

钟淑慧,祖籍梅州

张德兰,祖籍大埔县

森森,祖籍梅县

李艾,祖籍梅州

叶晴晴,祖籍梅县

楚湘云,出生于梅州

陈善宝,出生于梅县,著名客家音乐人

饶威,出生于大埔

陈娟儿,出生于梅县

细哥细妹,出生于梅州

客家三宝,出生于梅州

获得荣誉

编辑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双拥模范城、中国十大休闲城市、中国十大最具安全感城市、中国十佳绿色环保标志城市、中国十佳优质生活城市、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中国金融生态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联合国人居环境项目“优秀范例奖”、广东省宜居城乡示范城市、中国自驾游最佳目的地、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中国楹联文化城市、中华诗词之市、国际慢城、宽带中国示范城市、中国城市绿色竞争力排名第18。2021年中国地级市百强榜第50名  。

2020年1月,中国城市科技创新发展指数2019排名第245位。[1]

2020年12月8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与联合国人居署联合推出的《全球城市竞争力年度报告》,梅州经济竞争力排名第645位,可持续竞争力排名第704位。[2]

2020年12月16日,位居2020年中国城市品牌发展指数(CBDI)排名第148名。[3]

2020年12月21日,位居2020年中国城市营商环境榜单第134位。[4]

2021年1月3日,位居2020年中国城市海外网络传播力榜单第137位。[5]

2021年1月28日,入选2021—2023年创建周期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名单。[6]

2021年11月,拟通报表扬为“四好农村路”市域示范创建突出单位。

2022年9月,获评“十四五”期间第二批全国足球发展重点城市。[17]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7870133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3-07-01 15:27:48
下一篇 2023-07-01 15:30:03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