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微因简介

我说你是人间四月天,

笑声点亮了四面风,

轻灵在春的光艳中交舞着变。

民国时期,有这样一女子,她摇曳生姿地走过了人间四月天,见过了深得象没有底一样的夏夜,吹过了秋天温软的风,在寒冷像花的冬天默啜着茶,这个神秘又传奇的女子便是林徽因。

林徽因,中国著名建筑师、诗人和作家,人民英雄纪念碑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深化方案的设计者之一。然而提起她,人们想到的更多的却是她的盛世容颜,以及她与与梁思成、徐志摩、金岳霖的感情上的纠葛。

而这些都不过是她人生轨迹中的冰山一角,真正的林徽因可不止是人间四月天。

林微因简介

林家有女初长成

林徽因,原名林徽音,1904年出生于浙江杭州一个文化氛围浓厚的书香门第家庭。

父亲林长民早年是新派人物,毕业于日本早稻田大学,是民国初年立宪派的代表人物。幼年的林徽因由其姑母教授经书,且在那时就展现出了过人的学习天赋。

林徽因祖籍福建闽侯,林家是一个累世官宦、簪缨不绝的大家族,源于闽侯而世居福州三坊七巷,这就是近代世上著名的“闽侯林家”,其家族中另一位为世人所知的著名人物,是晚清重臣林则徐

关于林徽因童年的文字材料极少,但她现存最早的肖像就是在杭州留下的:三岁时,她一人立在杭州的林家院子里,靠着气派的座椅,个子仅及扶手,朦胧的眼光注视着陌生世界。

林微因简介

1916年,12岁的林徽因在北京留影,小小年纪已有女神风采。她5岁时接受启蒙教育,8岁入上海虹口爱国小学学习,12岁时因父亲在北洋政府任职,举家迁往北京,进入英国教会办的培华女中读书。

林微因简介

1920年4月至9月随父林长民赴欧洲游历英国、法国、德国等地,在游历的过程中林徽因立下了攻读建筑学的志向。同年林徽因入伦敦圣玛利女校学习,与在伦敦经济学院上学的才子徐志摩初次相遇,受其影响对新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林微因简介

才女林徽因

1924年,林徽因与梁思成一同前往美国的宾夕法尼亚大学留学。因当时宾大建筑系不招收女学生,所以林徽因没能如愿去建筑系学习,只能选择美术系,并且她用三年的时间完成了原本四年的课程。期间,因为梁思成在建筑系,而美术系和建筑系同属一个学院,就这样林徽因会跟随梁思成旁听了所有的建筑课程,既要学习美术同时学习建筑系。

林微因简介

林徽因非常珍惜系的机会,她的成绩总是位列前几名,但她为人低调,从不放在嘴边。

林徽因的求学之路并不和平,在她学习期间,首先是梁思成母亲病逝,因刚到美国不久,梁思成无奈放弃回国尽孝。随后又是林徽因的父亲林长民被枪杀。林长民是林家唯一的经济来源,林徽因因此没有经济支持留学,更何况父亲林长民一直是林徽因的导师和守护神。这对林徽因来说无疑是个巨大的打击,随后林徽因决定外出外出打工,后被梁启超给予经济支持,最后毕业。

林微因简介

林徽因不仅在诗歌、散文、小说、绘画、翻译等等造诣极高,自身容貌更是出众,然而她在建筑方面的成就才是真正被称为女神的由来。

林徽因左手文学,右手建筑,作为近现代第一代女建筑家,在建筑、工艺上面做出了宝贵探索和贡献。可以归纳为实践、理论和教育三个方面。

一、实践上,野外考察,参与国家建设设计

一是从1930年到1945年,梁思成林徽因夫妇二人和同事餐风露宿,顶雨冒雪,深入晋、冀、鲁、豫、浙等15省,190多个县,登上爬下,考察测绘了2738处古建筑物,通过他们的考察得到了世界、全国认识,从此加以保护。比如赵州大石桥、应县木塔、五台山佛光寺等。

林微因简介

二是参与了国徽、人民英雄纪念碑等设计。国徽图案的设计工作,许多新的构思是她首先提出并勾画成草图。1952年,林徽因抱病参加,与助手一起完成了纪念碑须弥座的图案设计。

组织了景泰蓝的抢救和保护。1951年,林徽因深入工厂,研究改进工艺,设计了一批具有民族风格的新颖图案,为“亚洲及太平洋区域和平会议“、“苏联文化代表团“献上一批礼品,深受欢迎。

林微因简介

参与设计了八宝山革命公墓主体建筑格局,分为墓区和骨灰堂两部分,庄严肃穆。

1949年初,协助梁思成编写了《全国文物古建筑目录》。其后又为保护北京古建筑做出了积极努力。

1950年林徽因被任命为北京市都市计划委员会委员兼工程师,提出修建“城墙公园“设想。

此外,主持或指导设计了云南大学“映秋院”宿舍和清华大学“胜因院”宿舍等建筑设计。

林微因简介

二、学术上,大胆创新,探索现代建筑理论

一是大胆理论创新。她的论文包括《论中国建筑之几个特征》、《平郊建筑杂录》(与梁思成合著)、《清式营造则例》第一章绪论、《晋汾古建筑预查纪略》(林徽因、梁思成)、《由天宁寺谈到建筑年代的鉴别问题》(林徽因、梁思成)、《中国建筑史》(辽、宋部分)、《中国建筑发展的历史阶段》(与梁思成、莫宗江合著)。

其中,《论中国建筑之几个特征》是首次由中国学者发表的关于论述中国建筑的理论性文章之一。首次在理论上定义了中国建筑的木框架结构体系的基本特征。

林微因简介

提出了符合中国民族主义情结的价值判断。运用当时国际上的艺术观念与方法,将中国建筑作为世界文明体系中一种独特的系统进行论述、评价。澄清了西方学者对中国建筑的曲解和误读。奠定了后来几十年间用于分析评价中国建筑的理论要点和基本框架。

二是最早关注民居建筑学者之一。《平郊建筑杂录》的“建筑意”,提出了具有原创性的中国建筑美学概念。

由她执笔的《晋汾古建筑预查纪略》中描述的民居状况,是当时最早的关于民居实物的描述之一。

林微因简介

《现代住宅设计的参考》一文,在以清一色的古建筑、文献等研究论文为面貌的著作中,显现作者的独特眼光。

林徽因在一九五三年“关于首都文物建筑保护问题座谈会”上,提出了要保护民居住宅建筑:“艺术从来有两个系统,一个是宫殿艺术,一个是民间艺术,后者包括一些住宅和店面,如何保存这些是非常重要的。”她的发言得到了重视,对以后的古建文物保护工作起到了积极作用。

三是普及建筑知识。1952年以后,林徽因当选为建筑学会理事,并任《建筑学报》编委。和梁思成翻译了《苏联卫国战争被毁地区之重建》,为国家建设提供借鉴。先后撰写了《中山堂》《北海公园》《天坛》《颐和园》《雍和宫》《故宫》等一组介绍中国古建筑的文章。

林微因简介

三、教育上,荜路褴褛,建筑事业薪火相传

一是参与创办了东北大学建筑系。1928年,梁思成、林徽因应邀来校创办了建筑系。梁思成任系主任,林徽因既当教师,又当助手。主讲《雕饰史》和专业英语,这是当时最早开设专业英语的建筑学系之一。

林徽因还参加了由校长张学良发起的征集东北大学校徽图案大奖赛,设计的“白山黑水“图案一举夺魁。

林微因简介

二是参与创办了清华大学建筑系。

一九四六年,在清华大学建筑系成立之初,梁思成赴美国考察。林徽因承担起组织工作。吴良镛先生回忆到:“林徽因虽然经常卧病在床,却能运筹帷幄,是一位事业的筹划者,指挥者。

在建筑系里,林徽因首次开设了“住宅概论”课,系统教授现代住宅建筑设计理论。某种意义上讲,这是第一代建筑理论家对中国建筑文化的核心之回归。

这两所大学建筑系为国家培养了大批建筑专业人才。

林微因简介

还要指出一点,是林徽因影响了梁思成选择了建筑事业。1924年夏,两人一同去美国学习建筑学。梁思成这样回忆:“我当时连建筑是什么还不知道,徽因告诉我,那是包括艺术和工程技术为一体的一门学科。因为我喜爱绘画,所以我也选择了建筑这个专业。”这是徽因对建筑事业做的另一个特殊贡献吧。

业内专家和朋友这样评价林徽因:

吴良镛(两院院士):“一位了不起的中华第一女建筑师,才华横溢的学者。”

林微因简介

楼庆西(清华大学古建研究所所长):“当之无愧地是我国建筑历史与理论这门学科的创始者与奠基者之一。”

萧乾(作家):“我不懂建筑学,但隐约觉得徽因更大的贡献,也许是在这一方面,而且她是位真正的无名英雄!”

卞之琳(诗人):“她是她的丈夫建筑学和中国建筑史名家梁思成的同行,表面上不过主要是后者的得力协作者,实际却是他灵感的源泉。”

林微因简介

1987年,清华大学申报的梁思成、林徽因和同事主持的《中国古代建筑理论及文物建筑保护的研究》荣获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

爱国者林徽因

“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

林徽因有惊世的才,倾城的貌,集高贵,美丽,睿智,才情于一身。并且,林家满门忠烈,林徽因有一颗对祖国的赤诚之心,其爱国情怀让人钦佩!

日本发动了全面的侵华战争后,在”黑云压城城欲摧”的战争时期,林徽因夫妇最担心的,并不是全家老少的安危,而是营造社几年来积累的大量关于中国建筑的资料。

林微因简介

经过深思熟虑后,他们将这些资料放到了天津英租界英资银行保险库的地下室。虽然后来意外大火把资料全毁,但这也是当时能找到的最安全之地。

面对战争,林徽因写信给在北戴河随亲戚度假的女儿,教育女儿要勇敢,告诉她爸妈”不怕打仗,更不怕日本人”,因此,她也要″什么都顶有决心才好”。

林徽因夫妇在北平教授给致政府的呼吁书上签了名,请求政府抗日。

可是当时政府的所作所为,让人失望之极。很快日军占领了北平。

林微因简介

日本人进驻北平后,着手笼络名人们为他们做事,很快林徽因夫妇就收到了来自”东亚共荣协会”的邀请函。

日本人已打起了他们的主意,林徽因一家只能离开北平。

外国的侵略,背井离乡的流亡,使他们身心俱疲。这时,梁思成被诊断出脊椎软组织硬化症,不得不穿一件支撑脊椎的铁疒背心,而徽因的肺部顽疾更让人担心,稍有不慎就会出现严重的后果。

林微因简介

事实上,长期的流亡生活使林徽因夫妇吃尽苦头,林徽因后来更是一病不起,几乎丧命。

如果他们接过日本人的”橄榄枝”,至少能保证健康平稳地继续学术研究。可他们连犹豫都没有,鄙夷地躲开了那诱惑的黑爪,以平安的生活和健康的身体为代价。

战争相持阶段,徽因的美国好友费正清夫妇了解到他们李庄的健康情况和窘迫状况后,多次劝林徽因夫妇去美国治疗生活。

他们婉言谢绝:”我们的祖国正在灾难中,我们不能离开她,假如我们必须死在刺刀或炸弹下,我们也要死在祖国的土地上。”

林微因简介

最困窘的时候,日军已深入中国腹地,攻取贵州直逼重庆,徽因以虚弱的身体每天高声朗读着”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和”塞外忽闻收蓟北,漫卷诗书喜欲狂”,从古人那里汲取勇气和信心鼓舞着身边的朋友和孩子。

儿子从诫曾问她,如果日本人打到四川,他们打算怎么办?徽因柔和而坚定地说:″中国念书人总还有一条后路嘛,我们家门口不就是扬子江吗?”

林微因简介

中国的文人是宁死不屈的,古有文天祥,今有陈天华,林徽因虽为女子,却绝对有中国读书人的傲骨!

不只是林徽因,林氏一家人都是爱国的,可谓一门忠烈。

我们课本中曾读到《与妻书》,作者是林觉民。林徽因的父亲是林长民,林觉民是林长民的堂弟。林徽因的堂叔林觉民,林尹民均为黄花冈革命烈士。

抗日战争期间,林徽因同父异母弟弟林恒参加了空军。1941年3月14日,林恒在成都上空驾机与日机作战不幸牺牲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林微因简介

林徽因为此写了一首诗《哭三弟恒》。

字字是情,句句是血!

弟弟

我没有适合时代的语言

来哀悼你的死

它是时代向你的要求

简单的,你给了

这冷酷简单的壮烈是时代的诗

这沉默的光荣是你

假使在这不可免的真实上

多给了悲衷,我想呼喊

那是一一你自己也明了一一

因为你走得太早

太早了,弟弟,难为你的勇敢

机械的落伍,你的机会太惨

……

弟弟,我已用这许多不美丽的语言

算是诗来追悼你

要相信我的心有多苦,喉咙多哑

你永远不会回来了,我知道

青年的热血做了科学的代替

中国的悲怆永沉在我的心底

啊,你别难过,难过了我给不出安慰

我曾每日那样想了几回

你已给了你所有的,同你去的兄弟

也是一样,献出你们的生命

已有的年轻一切,将来还有机会

可能的壮年工作,老年的智慧

……

我们没有办法想象,多病憔悴的姐姐是怎样抚摸着年轻的弟弟的照片,就像抚摸着他的英俊的脸庞。她知道,这个年轻的小伙再也不能像以前那样喊他”姐姐”;再也不能和她的一双儿女笑闹成一团;再也不能听他说要驾驶最好的飞机,将所有侵略者全部赶回老家……

为民为国,骨肉分离,一门忠烈,可敬可佩!

1934年,林徽因写下了她那首最著名的《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我说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笑响点亮了四面风;

轻灵在春的光艳中交舞着变。

……

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

是燕在梁间呢喃,

——你是爱,是暖,是希望,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谁能说,这首多情面美丽的诗歌,不是写给徐志摩的呢?

1955年,林徽因在北京去世,刚刚51岁。

林微因简介

林徽因的一生,就像闪耀着光芒的诗句;

林徽因的诗句,如同晨曦中夺目的晶莹。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7870133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3-06-28 16:18:27
下一篇 2023-06-28 16:20:36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