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根是什么_物种简介来源形态特征

菩提根是什么_物种简介来源形态特征

主要信息

中文名

菩提根

拉丁学名

Corypha umbraculifea

别名

花根、白根

分布区域

亚洲热带地区至大洋洲北部

分类信息

植物界

被子植物门

单子叶植物纲

棕榈目

棕榈科

贝叶棕属

贝叶棕

其他信息

二名法

贝叶棕

菩提根编辑

棕榈科贝叶棕属植物

菩提根属于菩提子的一种,它并不是树根,而是棕榈科贝叶棕属植物贝叶棕的种子。菩提根的表面粗糙并伴有花纹,里面白润,类似象牙白的颜色。如果燃烧菩提根,会有植物的清香。菩提根经过长时期的盘玩会变成黄褐色,表面会出现碎纹理。

菩提根分为白菩提根和黑菩提根,其产量大,价位不高,所以市场上作假的较少。又因价格低、升值空间较小,它被认为是初学者盘玩练习的佳品。

目录

1物种简介来源及记载2形态特征

3生长繁育4分布范围5主要价值

6盘玩保养和禁忌鉴别方法

物种简介

编辑

来源及记载

菩提根是什么_物种简介来源形态特征

菩提根

中国现有的贝叶棕原产印度、斯里兰卡等亚洲热带国家,是随着佛教(小乘佛教)的传播而被引入的,己有700多年的历史,仅在云南西双版纳地区零星栽植于缅寺(佛寺)旁边和植物园内。

贝叶棕的引入首先是作为一种宗教信仰的植物而栽培。其树形美观,是很好的绿化观赏植物。其叶片可代纸作书写材料,在印度和中国云南(傣族)有用贝叶刻写佛经的,俗称“贝叶经”;从花絮割取汁液,含有糖份可制综榈酒或醋或熬制成糖;幼嫩种仁可用糖浆煮成甜食;树杆髓心捣碎经水浸提成淀粉,可供食用;根的枝叶治腹泻;幼株的水煎剂可制热感冒等。

在中国傣族地区,许多佛寺里都保存着大量刻写在贝叶上的佛经,人们称之为“贝叶经”。贝叶经采用生长在云南西双版纳热带、亚热带森林中的一种贝叶棕树的叶子,经过剪齐,水沤或烘蒸后装订成册,刻写文字。贝叶经做工精细,规格统一。

字迹清淅,而且不怕受潮,不易磨损,字迹经久不变。历史上,所有的贝叶经都要统一保管在佛寺里的藏经阁(傣语称“林坦”),并严格看管。

形态特征

编辑

大型,单干。干高可达25米,径50—90厘米,叶柄基部宿存。叶掌状中裂至深裂,裂片剑形,革质;叶柄边缘具黑刺。大型花序,顶生,长可达7米,数十万朵小花乳白色,堪为世界最大花序。果实球形,径3-4厘米,棕褐色。[1]

生长繁育

编辑

播种法,种子发芽约需4个月。幼株种植后10年生长缓慢,20年后可能开花。

分布范围

编辑

贝叶棕原产斯里兰卡、印度。

主要价值

编辑

园景树、行道树。幼株茎髓可食用。古印度以叶片为重要抄经纸。

盘玩

编辑

与大多数菩提子手串的盘玩方法一样,菩提根(10张)一串未经把玩的菩提根手串应先用粗糙的布揉搓珠子表面,这样是为了清洁表面的腊层以便再抛光。大约一个星期后,换用柔软的棉布盘搓,这一步骤是为了抛光串珠。经过两个星期的初步盘玩,可以将手串自然放置一个星期,让珠子表面与空气均匀接触,使其氧化形成保护层。

手盘是盘玩过程中最耗心血的过程,手盘时手要保持干燥,避免接触水、汽等。上手一两个星期后,珠子的表面会包浆。日久你就会发现菩提根手串变得有光泽,充满灵气。盘得好的珠子有时会呈现玻璃光泽。

注意事项

经常盘玩,菩提根串珠会变脏,同其他菩提子手串一样,只要用湿棉布擦一下即可,但切忌过湿。

保养和禁忌

1)用搓澡巾用力的搓珠子表面。作用其实是清洁珠子表面的腊层和脏色以及进行再抛光,两至三天大约每天2-3小时。

2)用柔软的棉布盘搓一个星期也算是抛光这时软布表。

3)自然放置一个星期。让珠子自然干燥,同时表面均匀的和空气接触形成细密均匀的氧化保护层.。

4)开始手盘。这时的手一定是要刚刚洗过并且已经干透,汗手请不要直接盘。注意珠孔口周围一定要盘到,一天可以盘30分钟左右,一个星期到两个星期后,你可以感觉干手盘珠子的时候有挂嗒挂嗒的粘阻感,其实这时的珠子已经形成了一层薄薄的包浆。重5到6遍也就是3个月的时间,你会看到你的珠子很有灵气的光泽。

盘得好的珠子有时会呈现较强烈的反光,有些像玻璃光泽。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

如果珠子脏了可以用微微湿润的棉布擦拭几遍就好了。放置一段时间再盘玩,盘的时候珠子的所有区域都尽量盘到,特别是孔口。盘珠子最忌的就是急功近利,你只能慢慢来一个过程一个过程的来,随着珠子的变化也可以同时得到一种精神的愉悦。

鉴别方法

菩提根是什么_物种简介来源形态特征

菩提根

1、可用火直接燃烧,真实菩提根果实燃烧后呈黑色状,像木炭,燃烧时并伴有植物燃烧味道,塑料树脂类仿品燃烧则会融化,燃烧剧烈

2、直接砸开珠子,其内部会呈小空心状,成熟大珠子会有黄豆般大小的空心

3、可用烧红的针或铁丝烫表面,若能刺进去则是树脂类仿冒

4、真实菩提根珠子打磨时会伴有特殊的香气,砂纸打磨时也会产生粉尘,仿冒品则不能有上述现象。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7870133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3-06-03 08:47:01
下一篇 2023-06-03 08:49:02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