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兴工商管理学院怎么样_学校简介黄兴的历史地位

黄兴工商管理学院怎么样_学校简介黄兴的历史地位

基本信息编辑

外文名

Huang XingSchool of business andmanagement

所属地区

湖南

校训

明德博学、砺学求真

创办时间

1988年

黄兴工商管理学院编辑

黄兴工商管理学院

黄兴工商管理学院成立于1988年,位于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科教新村。自成立以来,一直依托于名校办学,先后与北京交通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湖南省广播电视大学等重点高校进行合作办学和师资培训。

目录

1校风2校徽3校训

4学校简介5黄兴的历史地位

校风

编辑

团结、勤奋、求实、创新

校徽

编辑

黄兴工商管理学院怎么样_学校简介黄兴的历史地位

学校校徽

校训

编辑

明德博学、砺学求真

学校简介

编辑

位于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科教新村黄兴工商管理学院成立于1988年,学院是由海外华人捐资,经湖南省教委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的按国际模式创办的一所全日制高等院校,是筹办中的“黄兴大学”下属的一所独立学院。

学院由原北方交通大学教授、美国奥本大学及柏林顿大学客座教授、博士生导师王毓基任院长。著名学者原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副院长张启人教授及北方交通大学博士导师张国伍教授任本院名誉院长。

学院经过10多年的稳步发展,现在学院各学科建设逐步完善,下设经济学院、管理学院、法学院、文学院、计算机学院、传媒与艺术学院、外语学院、理学院等,开设行政管理、公共事业管理、经济学、金融学、会计、文秘、对外汉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法学、市场营销、艺术设计、动漫设计、日语、英语等近20个专业,涉及工学、理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文学等6大学科门类。现在校生1800余人,另有成人教育学生1400多人。

学院发扬“敢为人先,勇于拼搏,艰苦奋斗”的湖湘文化精神,实施“人才兴校”战略,牢固树立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同时,学院非常重视教育教学科研,教师不断地在各类期刊上发表论文。

黄兴的历史地位

编辑

黄兴出生于1874年;逝世于1916年,一生只度过了42个春秋。但是他短暂的生命,却完全献给了中国近代争取民族独立、人民民主和国家富强的伟大事业。他是在严重民族危机刺激下,并接受了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之后,走上爱国、革命道路的。他的事业,伴随着辛亥革命的酝酿、兴起、高潮、成功和失败的全过程。因此可以说,他是完全属于辛亥革命时期的人物。他在辛亥革命运动中立下了巨大的、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他是中国内地第一个革命团体华兴会的创立者;第二、他在与孙中山合作共创全国性革命政党同盟会中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第三、他是辛亥革命时期武装斗争的主要组织领导者;第四、他在组建南京临时政府、创立民国中起了关键和核心的作用;第五、他在民国初年维护共和、再造共和的斗争中作出了重大贡献;第六、他有力地维护了党内和革命队伍内部的团结。

革命是奋斗流血的事业,是干出来的。黄兴一生的最大特点,正如他在给子女的家教中所书:“笃实”、“无我”。他一生无私无畏,艰苦奋斗,埋头苦干,顾全大局,终于成就了伟大的事业。所以毛泽东早年曾说过:“湖南有黄克强,中国乃有实行的革命家。”

黄兴的巨大历史功绩,决定了他在中国近代史特别是辛亥革命史上的崇高地位:他是中国近代史上杰出的爱国者和民主革命家,是辛亥革命时期与孙中山并称的领袖人物,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共和国–中华民国的“开国二杰”之一,并且在其后的维护共和、再造共和斗争中作出了重大贡献。他的丰功伟绩彪炳史册,他的高风亮节感召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因此黄兴逝世后,举国同悲,章太炎在挽联中高度赞誉他:“无公则无民国;有史必有斯人。”于右任的挽联写道:“名满天下,泪满天下;创造共和,再造共和。”张謇的挽联则兼颂他在革命中无私无畏,敢为人先的功绩与品德:“革命自是先驱者:首义总领天下先。”

也许有人会问:辛亥革命的领袖、中华民国的“国父”,不就是孙中山吗﹖怎么将黄兴也摆进来呢﹖我认为:这里面有一个长期以来就存在、现在也仍然流毒有待肃清的思想方法论问题,也就是当今人们常说的封建正统思想在作祟。在封建君主时代,“天无二日,民无二主”,人们长时期中耳濡目染,习以为常;在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延续两千余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以后,封建专制制度特别是其思想余毒仍然较长时期存在,当政者及其追随者们也总是要大树特树自己的绝对权威。这也就是在国民党统治时代长期“扬孙抑黄”的社会历史根源和思想根源。但是,辛亥革命既然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而民主革命的主要任务就是反对封建的经济制度、君主专制的政治制度和封建专制主义的意识形态。这样的革命,是要动员和依靠广大民众包括中产阶级 的,在领导革命的政党内部也是要讲民主、讲群体、讲分工合作的。因此,在民主革命中,领袖就不应也不会是一个人,而是一批人,特别是能够较长时期合作共事的一批人,即领导集团。辛亥革命时期的革命领袖,就是以孙中山、黄兴为核心的一批人,或一个集团。

让我们再从历史事实上对此进一步作些分析。无庸置疑,孙中山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他早于黄兴9年即1894年冬就在美国檀香山创立了革命团体兴中会,并于次年在香港当时尚属英国殖民地 设立兴中会总部,发动了第一次广州起义。他也是革命纲领“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和三民主义的最早创立者和阐释者。1903年8月,他就为东京青山革命军事学校的学员制定了“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入学誓词;1905年8月同盟会成立时,他又提议将此十六字确定为同盟会的革命纲领,并在随后不久的《民报发刊词》和《民报》创刊周年纪念会上的演说中,将它阐释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简称三民主义。此外,他长期在海外活动,在争取国际友人援助和筹款支持国内革命方面,也做出了巨大贡献。加以他长期担任同盟会总理职务,这些就使他无可争议地成为辛亥革命的主要领袖人物和思想指导者。但是孙中山也存在很大的局限,即他在相当长时间内,与祖国本土联系太少,与国内广大民众联系太少,与国内实际革命运动联系太少。经查,他自1895年10月广州起义失败后逃亡海外起,至1911年10月武昌起义胜利止,整整16年间,回国仅两次,居留时间总共才9天:一次是1900年8月至上海,策应自立军起义,住4天8月28日至9月1日;一次是1907年12月,与黄兴一道由越南入镇南关今友谊关,领导镇南关起义,来回5天12月4日至9日,而这16年,正是辛亥革命从酝酿、发动、高潮1905年以后 到胜利的16年。孙中山的这一巨大历史局限,恰恰由黄兴以及其他一些在国内艰苦奋斗、组织领导革命实际运动的领袖人物弥补了。

黄兴的巨大历史功绩已如上述,都是实实在在的,无可否定也无可替代的。因此历史的真实画面是:孙中山与黄兴共同组成了辛亥革命领导集团的核心。正如宋教仁在1912年9月《致北京各报馆书》中所说,“黄克强先生与孙中山先生同为吾党泰斗”。孙中山是革命先行者,革命旗帜和思想指导者;黄兴则是国内实际革命运动的主要组织领导者。二人团结协作,互相支持,共同成就了辛亥革命、创立民国的伟大事业。他们之间,完全是互补的、互相成全的关系,彼此不可或缺的关系,而不是互相分割、互相排斥的关系。章士钊生前曾说过:“无逸仙则无克强,反过来诚无克强则无逸仙。”这是非常中肯的。在这种情况下,只提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创立民国,而完全撇开黄兴,甚至排斥黄兴,“扬孙抑黄”,显然是不公平的,背离历史实际的;只有“孙黄并称”、“开国二杰”的提法,才是符合历史实际的正确结论。尽管一贯表现高风亮节的黄兴本人并不计较及此,因为他的格言是:“名不必自我成,功不必自我立,其次亦功成而不居。”但是历史应该对黄兴有个公正的结论,后人也应该给他一个公正的说法。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7870133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3-03-28 15:17:15
下一篇 2023-03-28 15:21:14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