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社是一个什么样的机构_公司规模公司文化网站管理层发展历程

中评社是一个什么样的机构_公司规模公司文化网站管理层发展历程

基本信息编辑

中文名

中国评论通讯社

工商信息

公司类型

国有企业

成立日期

2005.6.3

人员规模

70(2005年)

经营范围

网络信息服务

其他信息

别名

中评社

总部地址

香港、北京、广州

高管成员

董事长:徐鹰、执行新闻总监:林淑玲、社长兼总编辑:郭伟峰、执行副总编辑:陈耀桂、常务副社长:周建闽

简称

中评社

中国评论通讯社编辑

主营网络信息服务的国有企业

中国评论通讯社是一家数码化网络通讯社,隶属于《中国评论》集团,于2005年6月3日在香港正式发稿,实行新闻信息二十四小时滚动播发。《中国评论》月刊(1998年1月—)在香港创立,中国评论现在已经发展成为综合性的网络型新闻出版集团。

中国评论总部分别设立在香港、北京、广州,并设立温哥华分社。中国评论由海协会会长汪道涵先生命名。中国评论旗下拥有:中国评论通讯社、中国评论新闻网、中国评论月刊、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目录

1公司规模2公司文化特性

3网站4杂志5公司管理

管理层6发展历程

公司规模

编辑

中国评论通讯社,简称中评社。是2005年5月在香港注册成立的大中华地区第一家数字化网络通讯社,已在香港、台湾、北京、广州等地建立起比较完整的新闻采编网络。2005年6月3日正式对外发稿,以深度分析稿件见长,发稿数量仅次于新华社及中央社。中国评论通讯社是两岸关系新闻中最具权威性和影响力的新闻媒体。全社编辑、记者及兼职评论人员共有70多人。

公司文化

编辑

特性

中评社是一个什么样的机构_公司规模公司文化网站管理层发展历程

连战亲笔题词:“中国评论 两岸共同媒体”

作为“两岸共同媒体”,中国评论具有如下的特性:

共构性

“两岸共同媒体”最大的特点,就是不是属于两岸那一方,而是属于两岸双方。中国评论为此形成了资源共享、平台共用、媒体共建的特点,在北京、香港、台北分别注册成立的新闻媒体,共用中国评论通讯社及中国评论新闻网的名义与平台,在编辑部协调下,分工合作采编新闻。其采编风格的统一、新闻内容的和谐、人员关系的密切,凸现了媒体的共构意义,这就是共构性。

两岸性

“两岸共同媒体”的最重要特点,就是源自两岸、服务两岸。以两岸关系新闻为传播的重点内容。促进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是“两岸共同媒体”的最重要的新闻与传播的原则立场。真正的“两岸共同媒体”,首先要能够在两岸信息交流中畅通无阻,其次要在两岸关系的发展过程中具有一定的舆论影响力。第三要引起两岸读者的高度关注。中国评论通讯社及中国评论新闻网已经初步达到了这样的要求。在两岸关系中作为新闻媒体的角色具有重要性、权威性、交流性,这是两岸性的关键。

民族性

“两岸共同媒体”的最重要政治立场,不是以哪一个党派为主,而是以中华民族为最大的“公约数”。中华民族的立场、中华民族的感受、中华民族的利益、中华民族的形象,是中国评论通讯社及中国评论新闻网的两岸三地同仁必须接受认同的,并且加以维护的。

网站

编辑

中国评论通讯社承办的中国评论新闻网目前已经成为大陆、台湾、港澳及海外最受欢迎的深度新闻网之一。

杂志

编辑

中国评论通讯社主办的《中国评论》月刊(CHINAREVIEW)是唯一能同时在两岸及港澳公开发行的中文时事杂志,是两岸有关部门、重要智库及高等院校人员必读的杂志。

公司管理

编辑

管理层

董事长

中评社是一个什么样的机构_公司规模公司文化网站管理层发展历程

连战2008年6月27日上午会见中评社高层

徐鹰

执行新闻总监

林淑玲

社长兼总编辑

郭伟峰

执行副总编辑

陈耀桂

常务副社长

周建闽

副社长

林道进

新闻总监

俞雨霖

副总编辑

罗祥喜 王平 韦民

姓名

职务

徐鹰

董事长

林淑玲

执行新闻总监

郭伟峰

社长兼总编辑

陈耀桂

执行副总编辑

周建闽

常务副社长

林道进

副社长

俞雨霖

新闻总监

罗祥喜 王平 韦民

副总编辑

发展历程

编辑

2005年5月,中国评论通讯社(简称中评社)在香港注册成立。同年6月3日,中国评论新闻网开播。

2005年9月,中评社记者作为随行记者,跟随胡锦涛主席出访加拿大、墨西哥、联合国。这是网络媒体首次随国家主席出访。

2005年12月,中评社记者作为随行记者,跟随温家宝总理出访法国、斯洛伐克、捷克、葡萄牙和马来西亚,并在吉隆坡出席了东盟、东亚系列峰会。这是网络媒体首次随中国总理出访。

2006年5月,中评社采用中国最新发布的“中文新闻信息技术”国家标准成功改造“中国评论通讯社网络新闻内容管理系统”,成为第一家采用中国国家标准的华文传媒机构。

2007年2月8日,中国评论通讯社与台湾中国时报联合举办的“海峡两岸旅游可持续发展座谈会”在北京举行,受邀的18家计30余位代表围绕如何促进海峡两岸旅游特别是大陆居民赴台旅游良性可持续发展畅所欲言,献计献策。

2007年6月,中评社组织及邀请台湾媒体负责人采访团抵香港展开为期6天的采访活动,香港特区政府各主要部门全部授受采访,这是港台新闻交流的第一次。

2007年11月,台湾中评社在台北成立。

2007年11月,“中国评论通讯社网络新闻内容管理系统”荣获第三届王选新闻科学技术奖(简称“王选奖”)二等奖。

2008年5月,中评社记者作为随行记者,跟随中国国民党主席吴伯雄一行访问大陆,并采访了吴伯雄与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会晤等活动。这是中评社记者首次随台湾执政党领导人出访。

2008年6月8日,中评社社长、中国评论新闻网总裁郭伟峰在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厦门大学新闻及传播学院主办的海峡两岸新闻与传播研究交流中心揭牌仪式暨学术研讨会上发表主题演讲,正式提出了“两岸共同媒体”概念。

2008年6月22日至29日,中国评论通讯社高层访问团访问台湾,受到台湾党政各界热烈欢迎。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主席吴伯雄、副秘书长张荣恭、文传会主委李建荣、台湾地区立法机构负责人王金平、台湾地区立法机构次要负责人曾永权、民进党主席蔡英文、台联党主席黄昆辉、陆委会主委赖幸媛、新闻局长史亚平、海基会秘书长高孔廉等先后会见访问团一行。

2008年6月27日,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题词:“中国评论 两岸共同媒体”。

2008年8月,中评社记者作为随行记者,采访了马英九就任台湾地区最高领导人之后的第一次出访活动。至此,中评社成为历史上以及目前唯一得以跟随两岸领导人出访的新闻媒体。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7870133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1)
上一篇 2022-07-16 08:48:28
下一篇 2022-07-16 09:55:39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