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本性支出,是指取得的财产或劳务的效益可以基于多个会计期间所发生的那些支出。因此,这类支出应予以资本化,先计入资产类科目,然后,再分期按所得到的效益,转入适当的费用科目。
在企业的经营活动中,供长期使用的、其经济寿命将经历许多会计期间的资产如: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递延资产等都要作为资本性支出。即先将其资本化,形成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递延资产等。而后随着它们为企业提供的效益,在各个会计期间转销为费用。如:固定资产的折旧、无形资产、递延资产的摊销等。
区分资本性支出和成本性支出的原因
区分资本性支出和成本性支出,是为了正确反映资产的价值和正确计算各年损益。成本性支出是单位为维持正常运转而特定的、必需的支出项目,包括有关部门办理证照的工本费支出。
资本性支出计算公式
资本性支出=购建固定、无形、其他长期资产所支付的现金—处置固定、无形、其他长期资产而收回的现金净额。
资本化条件
资本化条件,是资产支出已经发生、借款费用已经发生、为使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或者可销售状态所必要的购建或生产活动已经开始。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7870133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