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楼送辛渐的写作背景_作品赏析

一提到唐代著名诗人王昌龄,可能就会联想到他那首脍炙人口的《芙蓉楼送辛渐》。

芙蓉楼送辛渐二首(其一)

【唐】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芙蓉楼送辛渐的写作背景_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朋友的七言绝句。秋天吴地寒雨瑟瑟,天刚刚亮,诗人就要送别即将前往洛阳的朋友。送别朋友的同时,诗人还嘱咐朋友见到洛阳的亲友时,记得告诉他们自己依旧拥有冰清玉洁的心灵。

其实,《芙蓉楼送辛渐》是王昌龄的组诗作品,为人们所熟知的是其一,还有另外一首《芙蓉楼送辛渐》(其二)。其一描写的是送别朋友当天的情景,其二则是描写送别朋友前一天的情景。

芙蓉楼送辛渐二首(其二)

【唐】王昌龄

丹阳城南秋海阴,丹阳城北楚云深。

高楼送客不能醉,寂寂寒江明月心。

写作背景

《芙蓉楼送辛渐二首》大约写于天宝元年(742),地点在润州(今江苏镇江)州治丹徒县。

芙蓉楼送辛渐的写作背景_作品赏析

古代润州地图

开元二十七年(739),王昌龄被贬至岭南,次年遇赦北归,朝廷将他派往江宁,担任江宁丞,相当于县令的副手。虽然王昌龄被赦,但此时他依旧是谪宦,也正因如此王昌龄情绪低落。

天宝元年(742)秋天,王昌龄的好友辛渐即将由润州渡江,取道扬州,经大运河前往洛阳。

在古代水路往往是最便捷的交通方式,辛渐正是从江南沿水路前往洛阳。隋代兴修大运河,南方的起点在余杭(今浙江杭州),通往洛阳,再由北方的起点在涿郡(今北京)通往洛阳,呈“之”字形,唐代沿用陏代的大运河。后来洛阳逐渐陷落,在元朝重新疏浚运河时,通往洛阳的部分被取消,只保留了北京到杭州的部分,就是我们今天熟知的“京杭大运河”。

芙蓉楼送辛渐的写作背景_作品赏析

隋唐大运河

可能是诗人与辛渐一同从江宁出发到达润州,也可能是诗人从江宁赶到润州来送辛渐。不管怎样,都可以看出诗人与辛渐是非常熟悉的朋友。王昌龄此时还没有摆脱被贬的低落心情,遇到好友辛渐,不免又让他的情绪产生波动,他想告诉辛渐,告诉亲朋好友自己并没有因为被污告而就此自甘堕落,他想告诉关心自己的人,自己依旧光明磊落,心灵依旧透明清澈。

早在六朝宋时期,诗人鲍照就在《代白头吟》中用“清如玉壶冰”来比喻高洁的品格。唐玄宗开元年间宰相姚崇写作了劝诫子孙晚辈的一篇诫叫做《冰壶诫》,文中说道“故内怀冰清,外涵玉润,此君子冰壶之德也”。盛唐诗人如王维和李白等都曾以冰壶自励,推崇光明磊落、表里如一的品格。王昌龄在这首《芙蓉楼送辛渐二首》其一中就借用了这个典故,来表达自己的心纯良如玉壶之冰。

芙蓉楼送辛渐的写作背景_作品赏析

赏析

一说到唐代诗人王昌龄,总会让人想起他雄伟豪迈的边塞诗,王昌龄现存诗作二百首左右,大约有二十多首边塞诗,他还擅长写作闺怨诗。在唐代中送别是非常重要的题材之一,《芙蓉楼送辛渐二首》就是唐代送别诗的代表作之一。

《芙蓉楼送辛渐二首》其一是送别诗中独树一帜的诗篇,先用宏大的景色描写表现出送别友人时诗人内心的孤寂,再借与友人互相叮嘱来表达自己开阔的胸怀和坚强的性格。

芙蓉楼送辛渐的写作背景_作品赏析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芙蓉楼原名西北楼,遗址在润州西北,登临可以俯瞰长江,遥望江北。清晨诗人在江边送别北上的好友辛渐。

秋天的寒雨连绵不断,雨势之大,几乎与江面相接。萧索的秋天,寒冷的雨夜,诗人通过这些自然景色的描写渲染出离别的伤感氛围。王昌龄不辞劳苦,在秋雨萧萧的夜晚来到润州,送别好友辛渐,表现出王昌龄与辛渐之间深厚的友情。

天刚刚亮,朋友辛渐就要启程,诗人站在江边,望着随朋友远去的江水,友人的身影逐渐消失在苍茫的江面上,只留下了山的影子,就像孤单地站在原地的自己一样。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辛渐北上洛阳,诗人也有在洛阳的亲朋好友。当辛渐回到洛阳时,洛阳的朋友一定会很关心诗人的情况,诗人嘱咐辛渐要告诉朋友,自己依然内心坚定,冰清玉洁。王昌龄被贬的原因是“不护细行”,几年后他再遭贬谪,可见当时他正处于比较混乱的环境之中。王昌龄在这里用玉壶冰心比喻自己内心纯净,表现了他与洛阳的朋友之间的信任,同时也是对污蔑的轻视。

芙蓉楼送辛渐的写作背景_作品赏析

镇江芙蓉楼

《芙蓉楼送辛渐二首》是按照倒叙的顺序写作的,其二描写的内容发生在送别的前一天。

丹阳城南秋海阴,丹阳城北楚云深。

这样重叠的句式,让人很容易联想到汉乐府《江南》中的“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王昌龄在阴雨连绵的秋天,来到润州州治丹徒县,登上高楼,放眼望去,江水茫茫,阴云密布,仿佛像诗人的心情一样沉重。

高楼送客不能醉,寂寂寒江明月心。

诗人在芙蓉楼为朋友辛渐饯行,心中纵然有万般愁怨与不舍,他要保持清醒,不能借酒消愁,因为第二天一早就要送朋友离开,不能耽误了朋友的行程。但是诗人心中的情感并不因为他能够保持清醒,就可以将愁绪全部瓦解。他可能一夜未眠,在寂寥的夜晚面对着江水滔滔,内心不断翻涌。这样黯淡的景色与诗人向往光明,珍惜友情的内心世界形成了鲜明对比。这里的“明月心”与其一中的“一片冰心”是一种呼应,都表现了诗人内心的纯净与清澈。

芙蓉楼送辛渐的写作背景_作品赏析

王昌龄是一位很重友情的诗人,他写过很多送别诗和留别诗。在他写作《芙蓉楼送辛渐二首》几年后,他再一次遭受贬谪,他被贬往更加偏远的龙标(湖南黔阳)。在这里王昌龄送别一位柴姓朋友到武冈(今属湖南),这首诗里不仅表现了朋友之情的深情厚谊,并且还表现出诗人乐观开朗的性格。

送柴侍御

【唐】王昌龄

沅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首句“沅水通波接武冈”,一作“流水通波接武冈”。龙标与武冈相距不远,王昌龄把这两个地点借由沅水连接在一起。他还坦然地说自己没有离别的伤感之情,这并不是说诗人对朋友感情不深厚,而是在诗人送别朋友时安慰朋友,让朋友感觉轻松。王昌龄这样的做法更表现出他很在乎与这位柴姓朋友之间的情谊,很体贴地为朋友减轻思想上的负担。

三、四句是这首诗极为精彩的部分。龙标与武冈虽然相距不远,但也有山水阻隔,诗人却说两地云雨相同,明月共睹,意在说明与朋友虽然分别在两个地点,就像没有分开一样。这两句诗既富有浓郁的抒情韵味,又带有王昌龄独特的构思精巧的特点。

芙蓉楼送辛渐的写作背景_作品赏析

王昌龄具有敏锐的观察力,运用巧妙的笔法描写景物和抒发情感,使得他的诗作既有雄浑的气势,又有冷峻的思考。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7870133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2-11-16 11:38:51
下一篇 2022-11-16 11:41:28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